APP下载

水资源利用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评《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019-07-18

人民黄河 2019年7期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环境

李 妮

汪党献等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8486451定价:35.00元

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环境间的关系,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是针对水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的专业图书,该书分为十个章节,针对流域层面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基于面向人类—自然耦合的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体系,利用多学科综合技术和复杂系统整体论观点,提出了能够完整地描述经济社会系统、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关系的数学模拟模型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针对黄河水资源问题与特点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该书不仅仅可作为水利科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管理及规划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关心水资源问题的读者参考使用。

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使得如何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关系成为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一书提出,水资源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中最具敏感性的控制因素,任何水资源规划,特别是流域水资源规划,都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发展背景,立足于大系统进行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问题研究是必由之路。为了突出社会自身系统化的特性,社会经济发展不得以短期内牺牲环境及破坏生态为代价,应统筹规划,协调区域经济、环境及水资源三者间关系,逐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并且将协同发展观念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合理评价发展状态及发展过程。

水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要秉持科学性的原则,特别是所构建指标体系应真实准确反映水资源的使用情况,探究水资源使用与环境经济发展间联系,搭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环境管理机制。同时,构建的指标体系自身涉及面较为广泛,决定其所设定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助于全面反映水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之间的关系。此外,水资源使用及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客观上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以搭建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为切入点全方位分析系统动态化的特征及特点,明确主流发展趋势及变化状况,尽可能做好数据信息收集工作,实现量化处理数据信息的目标。该书提出的基于水资源系统多过程整体模拟模型及调水工程评估技术,从时间(水文系列、水文补偿、规划水平年等)和空间(受水区河流系统水力联系、不同调水配置方案等)进行整体评价;从多系统角度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评价。

水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所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以提升经济水平为前提,高效、合理使用各种资源,这对于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及突出生态环境舒适性及稳定性等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周边城市或地区间的相互支持,制定可持续性发展政策应立足全局发展,及时把握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机遇,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自然环境是限制城市发展规模的主要因素,如气候特征、植被条件、地质分布状态、水资源容量及地形地貌等。除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外,可持续性城市规划必须纳入自然环境因素,充分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笔者结合《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一书,认识到水资源利用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间关系密切。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一旦环境品质下降,则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妥善处理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以保护水资源及大环境为前提条件,全方位分析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的发展现状,制定具有针对性及地域特色的治理方案,确保城市规划基础性工作有序开展,促使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相融合,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水资源利用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水资源(部级优课)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探讨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