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布其:低社交、低科技与低欲望
2019-07-17李靖越朱凡
李靖越 朱凡
2018年底,我收到了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邀请,成为入围主题展的艺术家之一。我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特殊意义,对我来说,这又是一场展览而已。
这样平静的状态可能跟荷尔蒙有关,而我荷尔蒙的起伏又总是伴随着作品的变化。我学生时代的作品体量很大,有侵略性、攻击性。比如一个巨大的睫毛,希望给人呈现更有张力的感觉。平静了之后,觉得体量、张力这些并不是必须的,很多时候在虚张声势。那个时候没有预想过自己的创作,总是在试探,到现在也是,所以威尼斯双年展还没到来,我不会去想它会是什么样子。可能到我老年又有侵略性了,荷尔蒙再度回来,来次爆发。
我没有工作室,一个人要参与整个流水线的工作,只能做自己的秘书。做雕塑是个费钱的事情,但因为我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所以可以一个人应付这些开支。只是事情不会排着队一个一个找上你,当它们蜂拥而至,会忙到连饭都没时间吃。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所有的焦虑都会在自己的心里,几乎不发脾气,因为我很清楚着急是没有用的。我还是自己的司机。一天里,我可能要去好几个工厂,都在北京周边,相隔50公里。你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度有着把握,盘算好时间,赶不上一个时间点,那之后的都会赶不上。能掌握好这些,自然会从容。
“艺术跟哲学具备同等的功能,它是古典的、精神性的。所以创作也有疲倦的时候,这种时候,你怎么召唤灵感其实都是徒劳的,我就会等一等,放一放。如此看来,我确实处在一种低社交、低科技与低欲望的状态。”
对职业艺术家来说,可能社交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我可以过不社交的生活。我不看朋友圈,也没有社交媒体,只有一个很少用的Instaaram帐号,只是单纯地觉得不需要这些东西。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我从一个学生的状态直接进入了工作室创作的艺术家状态,所以在我心里,还是比较认同有理想主义情结的一头扎进创作中的艺术家。
在创作里,引入技术有些无稽之谈,因为技术一直在更新,如何引入?我还是觉得艺术跟哲学具备同等的功能,它是古典的、精神性的。所以创作也有疲倦的时候,这种时候,你怎么召唤灵感其实都是徒劳的,我就会等一等,放一放。如此看来,我确实处在一种低社交、低科技与低欲望的状态。
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里有一件非常低科技的作品,使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我从淘宝上买来的,人工仿制的罗马柱、奶牛雕塑、假植物和假石头,都是材料低廉的东西,为了装饰而达到更美好的感觉。这种感觉很有趣,城市中出現的奶牛雕塑,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可以置身大自然,但奶牛材料的人工感又让这个感觉荡然无存。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道理,看似很近,其实都非常遥远。
是否可以被我的作品吸引,只需要一瞬间的感受。这就像是人的第一次见面,两人之间的门是否可以打开,大家心知肚明。我不会特意地去开这扇门,如果你愿意听,我就会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