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银行渐行渐近

2019-07-17宋龙艳

投资北京 2019年6期
关键词:牌照巨头大湾

宋龙艳

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让很多事物以新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3月底,香港金融管理局向三家金融机构授予了香港首批虚拟银行牌照,紧接着4月初义向名为Welab Digital Limited的金融机构授予虚拟银行牌照。截至日前为止,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经发出8家虚拟银行牌照。短短几月,香港涌现出多家拥有牌照的虚拟银行,使得虚拟银行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金融业的科技创新

何为虚拟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00年颁布的《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中将虚拟银行定义为,主要透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虚拟银行往往不开设分行,不以实体分行进行交易,可以有实体办事处,但交易需要通过电子的方式,主要服务对象为个人和中小企业客户。

尽管早在2000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就颁布了《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直到2017年9月香港金管局宣布引入虚拟银行,2018年2月和5月香港金管局两次修订《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在5月的《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修订本中提出,“银行、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均可申请在香港持有和经营虚拟银行”。至此,虚拟银行在香港的大门正式打开。

虚拟银行所有业务通过网络办理,效率更快,且服务和运营费率更低,具有运营成本低、放贷效率高等诸多益处。基于此,香港加大力度发展虚拟银行。香港金管局明确表示不会有虚拟银行的发牌上限,考虑业务开展之后对于市场带来的影响,如果最后市场接受度很高,而且是良性竞争的话,虚拟银行还有更多可能性。

银行业分析人士称,香港金管局引入虚拟银行一方面是因为内地没有实体网点的纯“互联网银行”发展越来越成熟,为虚拟银行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板;另一方面则是现在全球各大金融中心都在努力进行科技创新,而香港对于科技创新非常重视。这一点在2017年5月,香港金融发展局发布的一份关于《香港科技的未来》报告中曾被提起。报告中还提到,在未来十年,金融科技将会大大改变现今的金融服务交付模式,对香港至为重要。

业内人士表示,香港拥有强健的金融业务,但相对应的科技实力稍欠缺,金融科技的发展十分有限,制约着香港这个金融中心当下的发展。近两年香港对于金融科技层面的创新非常重视,虚拟银行其实承载的正是这一使命。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1月14 日的亚洲金融论坛上中明确表示,虚拟银行的落地实施“将会促进和激发更多的创业激情和价值”。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入虚拟银行是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的一个里程碑。虚拟银行除了能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和创新,更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促进普及金融。

香港金融发展局在《香港科技的未来》报告中也明确提到,香港将成为有意在区内发展金融科技公司的“降落点”,成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企业对企业(B2B)服务的市场,并成为内地金融科技公司迈向国际的起步点。

虚拟银行牌照竞逐激烈

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多国已有虚拟银行面世,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有学者预测,结合了最新金融科技的虚拟银行已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公开信息显示,有实力的传统金融机构,甚至包括一些科技巨头早已瞄上了这块“大蛋糕”。

此番香港推出的虚拟银行牌照成为内地互联网科技巨头们新的竞逐目标。据了解,首批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申请机构中,腾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小米等悉数排在名单之中。3月27日首批获得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三家金融机构之·的Livi VB Limited,为京东数科全资公司参股的一家公司,意味着京东集团如愿在香港拿到了一张虚拟银行牌照,超越了同时竞争的其他互联网巨头。此外,想要争夺香港市场的互联网公司还有百度、携程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也都曾递交申请,但未通过。

互联网科技公司涉足虚拟银行,有着天然的优势。所谓虚拟银行,就是无实体分支机构的网络银行,存汇贷的银行基础业务均通过互联网进行。在内地通常称之为“互联网银行”,阿里、腾讯、美团、小米、众安等互联网巨头也都悉数染指。由于主要以小额分散的零售业务为主,“互联网银行”可以将其视作与传统银行业务互补的一个增量市场,自然会吸引玩家涌入。

另一方面,由于业务都在线上进行,所以其风控方面需要大量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技术——这正好是这些互联网巨头们最擅长的事情,也是金融创新较为滞后的香港所缺乏的。

虚拟银行牌照为什么值得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如此费心?主要还是香港的虚拟银行牌照有着很高的牌照价值和金融国际化价值。

据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分析,虚拟银行涵盖的领域非常广,包括存贷款、理财、转账汇款、票据、结算、信用证等。香港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发展前景也很广阔,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如果能拿下虚拟银行牌照,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国际金融市场。

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其金融业务无障碍联通全球。所以,香港虚拟牌照可以在跨境电商、多市场并购、以及开展海外当地业务上对内地公司起到很大帮助。例如,跨境电商可以与虚拟银行合作,开通接收海外银行信用卡支付的端口。腾讯和阿里均已获得香港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将用户导流入自家虚拟银行,这样从支付到清算,互联网巨头们把服务跨境电商的业务全部揽入自己旗下,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从长远来看,以虚拟银行进入香港银行业之后,互联网巨头不会止步于零售银行业务,未来可能以香港为立足点,涉足海外并购和融资。虚拟银行将为互联网巨头们在海外的业务提供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不论是电商零售、还是并购融资,有了持牌银行身份,资金流动将会比从前顺畅。

另外,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申请者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是东南亚市场找到更多的机会。大湾区的机会已经写在了政府在今年2月19日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其中关于锒行业方面的政策有: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以及推动投资者开展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等等。

这意味着,大湾区内非港澳的居民们,不用去香港,也能更自由地获得港澳银行机构的金融服务,从香港银行机构获得人民币贷款,购买香港银行机构的金融产品。在这些业务上,虚拟银行与传统银行可以进行平等竞争。

内地虚拟银行有待探索

内地互联网科技巨头以及金融机构正角逐香港虚拟银行牌照,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同时也让不少人对市场更广阔的内地也充满期待。

目前,内地尚无虚拟银行,可与香港虚拟银行对标的是“直销银行”或“互联网银行”。与虚拟银行一样,“互联网银行”不设实体营业网点和柜台,没有传统的客户经理,所有业务和服务均由在线的方式处理。其中的佼佼者包括背后分别由腾讯和阿里支持的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两者均发展迅猛。

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目前内地开设虚拟银行的时机日益成熟。一方面,在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大背景下,政策层面多次提到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虚拟银行服务低收入群體和中小企业的定位正契合了相关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互联网银行”和“直销银行”发展经过这几年的探索,相关模式日益成熟,也能为虚拟银行发展提供借鉴。

不过,目前内地的“互联网银行”和虚拟银行相比,尚未具备正式的大额存单吸储资格,资金主要来源于同业银行。以微众为例,“微粒贷”80%的贷款资金来自合作的银行。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监管较为严格,尤其是虚拟银行带给传统银行以及金融业的冲击较大,因此虚拟银行在内地的落地需要长时间的探索预备期。

猜你喜欢

牌照巨头大湾
药业巨头毁于谎言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大湾区提速
机会绝不仅仅属于巨头
汽车牌照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
小黄人“三巨头”档案 Ad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