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的特征及类型研究

2019-07-17赵宏宇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村落东北

赵宏宇,刘 琦

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0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乡村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这使得乡村空间无论是功能还是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这种变化,虽然完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村民现代生活的舒适度,但乡村空间所承载的传统技术、社会习惯和风俗文化却面临了较大问题.截至目前,住建部等部委已在东北乡村中评选出4批共32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指虽历经久远年代,却依然保存着原有村落的选址、建筑风格和空间环境,且没有明显变迁的村落.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鲜活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1].因此,本文以传统村落为对象来探索农耕文明影响下、与人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治水空间.通过对东北14个保存相对完好,且治水空间有突出绩效表现的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踏勘,发现其在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严苛的旱涝环境中都体现出较高的适应性,这正是当今海绵城市建设所追求的主要目标.然而,要实现将传统村落治水智慧应用于现代海绵城市的建设,只停留在空间结构层面的研究是片面的,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因此,本文从文化学角度研究与传统村落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治水空间,深度挖掘传统治水智慧,以实现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的传承,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2].

1 从空间文化的角度,挖掘东北传统村落治水智慧

1.1 “空间文化”

图1 空间文化的概念Fig.1 The concept of spatial culture

“空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物质体现,而“空间文化”本身就是文化的结晶,是文化的本体[3](见图1).在以人为本、传承文化的村落保护趋势下,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等学科已开始倾向“文化”方面,以社会人文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也开始研究“空间”上的问题.空间文化的研究即将空间从文化的意义上得到了传承,又将文化落实在空间中而得以延续.

1.2 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

治水空间“既是治水文化的载体,也是治水文化的本体”,具有二重性质.因此,从治水空间文化的角度挖掘传统村落的治水智慧,能够实现将具有历史意义的物质空间完整保护的同时又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避免了单纯意义上空间的复制,故将文化引入东北传统村落治水空间的研究是迫切且有意义的.

传统村落中治水空间文化是治水文化在空间中的显现和存留.传统村落历经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治水文化的不断凝练,即具有独特的本土化特征,又实现了现代城市建设所追崇的低影响开发特点,而这些文化都体现在保存完好并能有效运转的治水空间当中.本文将文化学融入治水空间的研究中,从空间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传统村落中的治水空间,汲取其价值,以期将其应用于现代海绵城市的建设.

2 东北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特征的分析

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域包含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俗称“东三省”,土地面积78.8万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8.2 %.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环境优势造就了东北地区自古以来璀璨的农耕文明.

经过4个批次传统村落评选,东北地区共有32个村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中.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卫星影像观测等前期分析,综合村落的地理区位、水旱环境、现状情况,通过多次比对,最终筛选出14个(见表1)具有极强代表性的传统村落.通过对村落的自然环境,主要灾害类型、人居环境、村民的行为活动规律等的综合分析,挖掘东北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特征.

表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治水空间调研Table 1 Survey list of the water management space from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northeast China

续表1

2.1 充分适应平原特殊水旱环境

首先,东北地区传统村落通过水资源的调蓄设施的建设来平衡其水旱环境.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性分布明显不均.夏季降水集中,春季大量积雪融化,河流开冻.且平原地势低洼,高差较小,难以依据自然地势实现雨水的排蓄.所以春、夏两季内涝多发.冬季干燥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冻土层阻碍地表水与土壤水下渗,冬季较为干旱.东北传统村落通过排蓄空间的营造,弹性的应对水量季节性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旱季有水、雨季不涝的高绩效体现.

其次,东北地区传统村落通过对空间的低技术改造来保护其地质环境.东北地区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区”之一,黑土是在东北独特的气候条件下,植被剥落腐蚀,经过数万年的变迁渐渐形成的.但由于东北地区7月和8月多暴雨,雨水冲刷力极强,造成了东北严重的黑土流失问题,目前每年以0.3 cm~1 cm的速度消失.一些传统村落通过调整植物种类、加固耕地等措施来巩固土层,对黑土流失的问题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东北传统村落的治水空间文化完全是应对东北平原自身特殊的水旱环境形成,能够用传统的低影响开发手段实现对水旱环境的完全适应.

2.2 灵活应对寒地极端气候条件

东北传统村落能够通过对治水空间的灵活调控实现对不同状态下水的处理.东北地处严寒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中面积最小、气候条件最寒冷、农业开发条件最恶劣的.不同于南方地区及大部分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水的存在形态分为固态和液态两种.冬季水的存在方式以冰雪为主,春季以后冰雪融化,水的存在方式由固态转为液态,普通的水利设施难以应对这种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但是,在东北的传统村落的治水空间增加一些调控装置,可实现季节性的功能转换,以分别应对不同状态的水资源处理.东北作为中国寒地城市的典型代表,其传统村落治水空间在极端气候环境下仍然发挥作用,能够灵活地应对温度变化所带来的水治理问题.

2.3 东北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特征总结

在应对其水旱环境及气候环境两大方面,东北传统村落的治水空间文化无论在面对旱涝两灾及水土流失的问题上,还是在环境恶劣的寒地气候问题上,都能够通过最低影响的开发手段灵活应对,并得到较高的绩效.因此,通过对东北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的梳理,对于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球的寒地雨洪体系构建,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 东北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类型的划分

治水空间文化产生与作用的主体是人,其正常运转的载体也是人.因此,本文以人为核心,自下而上地根据人的行为活动[4],将治水空间文化按功能划分为生产类、生活类、民俗节庆类、文艺娱乐类4大类进行梳理,形成具有东北地区特征的传统文化治水空间体系.

3.1 生产类治水空间文化

生产类治水空间文化是传统村民为改善生产方式,通过一系列以渠灌体系、调蓄体系为主的治水空间的营造而形成[5].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互利共生,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让自然做工,由害转利的过程.

此类治水空间文化是传统生产方式发展的基础.东北传统村落的先民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水只能不断被动地适应.随着生产类治水空间文化的发展,让人们从山区走向千里的沃野,生产方式从渔猎和游牧向农耕过渡.

以齐齐哈尔三家子村为例,其鱼骨状分级化灌溉系统及2座水闸措施可作为生产类治水空间的典型代表.通过输水渠道及水闸措施将嫩江水主动引导至农作空间,以应对不同季节的洪旱灾害.最能体现其适应寒地气候特征的就是2座水闸.2座水闸可以根据季节的变换,同时配合开启或关闭不同的水闸,以保证输水渠道的水位平衡,进而保证村落的日常生产用水.当旱季来临之时,利用水闸1的关闭及水闸2的开启,水位将会被人为的抬升,然后通过近25 km的输水渠道将水输送至每一块水田.当雨季来临时,利用的水闸1的开启及水闸2的关闭,有效避免了大量洪水通过输水渠道涌进村落(见图2,图3).

图2 三家子村的渠灌系统Fig.2 Irrigation system in Sanjiazi village

图3 水闸示意Fig.3 Schematic of the floodgate

3.2 生活类治水空间文化

生活类治水空间文化以保障村民生活安全为基础,满足村民生活用水需求为目标.通过宏观防护、中观排蓄、微观弹性应对相结合[5],保障村民的生活用水充足的同时又能规避水患的威胁.

东北传统村落生活类治水空间文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宏观通过村落功能空间的分布,来确保生活空间的相对安全;其次,与道路相结合的行洪系统有效的缓解洪峰;最后,建立弹性设施,调节水量平衡.

图4 旱、涝期坑塘体系的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pit-pond system in drought and flood period

以黑龙江富裕县宁年村为例,由嫩江到村落依次布置“护江堤——林牧蓄水区——护村坡”,形成了三级防洪体系,即“源头预防、中端严防、末端谨防”的全过程防洪体系,以保障村落的生活安全.排蓄体系则是由院内地坡——路边沟——排水渠3个层次的有组织排水体系,防止内涝发生.弹性应对方面村落内部散落有天然形成的多组坑塘,能够应对旱季缺水情况下生活用水的难题.坑塘内种植有较多的为旱作农物,如玉米和大豆作为吸水能力极强的植物.当洪水或暴雨来袭时,则顺势灌溉农田,贮存土壤水分,解决旱季缺水问题.由于江河涨水溢出河道,许多鱼顺着江水流入河道附近的洼地、土坑、草窠里.当洪峰褪去,这些落“网”之鱼便解决了人们生活需要.旱、涝期坑塘体系的对比如图4所示.这一传统民间智慧让宁年村的人们一直过着“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富裕生活[6].

3.3 民俗节庆类治水空间文化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7].治水空间作为传统村落中的重要公共空间,在运行治水功能的同时,也是村民们聚集的主要场所,久而久之,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也逐渐围绕其展开,形成了民俗活动类治水空间文化.

以辽宁省北镇市龙岗子村的蓄水单元“方塘”为例(见图5),在易发生洪涝的多雨时节,方塘起着调蓄雨水的作用,以防止洪水侵袭,在旱季则作为水源的补充,是实现水量平衡的主要治水空间.正是由于这一重要功能,方塘吸引了大量的村民耕种时挑水浇地、傍晚牵领牲畜饮水,日常生活中妇女们洗衣做饭,因此方塘是村落中最有活力的空间.进而随着村民的聚集渐渐产生了一些交易并逐渐扩大规模,在约定时间集中进行,从而发展出了集市,形成了“赶集”的习俗,并且每逢春旱村里的人都要聚集在此处进行求雨的民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图5 方塘Fig.5 Pond

图6 树荫下文艺活动的村民Fig.6 Villagers in the shade

3.4 文艺娱乐类治水空间文化

传统村落治水空间在保障了人们生活安全和生产需求的同时也营造出了村内重要的文艺娱乐活动场所,这不但实现了单一治水空间的多功能的复合利用,也为治水空间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农闲时,村民将大量的文艺娱乐活动融入生活当中,从而也就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文艺娱乐类的治水空间文化[8].

以吉林省图们市白龙村为例,院落中每栋民居前通常会种植几株果树,树下孩子们嬉戏玩耍、饭后老人下棋纳凉.而这一休闲娱乐场所正是民居中的一项主要的治水空间(见图6).多雨时节雨水通过房檐汇入院落当中,树池起到雨水存蓄的作用,果树根系发达又能保水固土.再到村落层面,戏台是文艺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戏台前的广场,广场内的水井.这一体系是在洪峰来临时主要的弹性应对设施,能够起到减缓洪峰的调蓄作用,是重要的治水空间节点.

4 结语

我国当前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多数只停留在物质空间层面[9],单一的对其进行修缮乃至重建,反而忽略了空间中所承载的最宝贵的传统文化,导致其丧失了本身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东北传统村落治水空间文化的梳理,从人的行为活动出发形成完整的治水空间文化体系,将其中所蕴含的先进理论思想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对当下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0].

(1) 发掘自身特色. 东北地区海绵城市的探索不应完全套用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法,应以东北传统村落为研究目标,其历经千年考验仍完好运行,彰显出了独特的气候适应性以及可持续性,对于寒地海绵城市建设中本土化方法探寻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2) 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传统村落中的治水空间. 改变以往传统村落“表皮式”的保护方法,强调文化与空间的关系,通过对治水空间文化的传承,建立文化自觉,达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不仅对东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起到指引作用,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寒地城市也有较大的启迪意义.

(3)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 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强调治水空间文化中人的重要性,重视人的活动对治水空间文化的影响[11].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村落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油画《村落》
大东北的春节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