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区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现状调查——以黑龙江省H市为例

2019-07-17菠,王萍,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入学量表家庭

王 菠,王 萍,康 婧

(1.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 130024 )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吸引了广大教师、家长以及教育决策者的重视,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也不断地出台相应政策和发展措施,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如,《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011)、《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2012)以及近日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2018)。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之所以能够引起关注,主要原因是对于幼儿而言,幼儿园到小学的变迁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1]。由于小学与幼儿园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对于幼儿而言,他们要成功地适应学校的生活,必须具有一定的入学准备。“入学准备”即对幼儿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2]。且大量研究显示,入学准备水平不仅对儿童的未来学习具有预测性,而且对其职业成就、社会地位等具有重要意义[3]。因此,许多研究者围绕入学准备的内容、影响因素及其日后学习生活的表现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研究拟使用BESSI,测查黑龙江省H市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水平,以反映城市地区儿童的入学准备现状,为地方政府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项督导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首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从黑龙江省H市选取4所公办幼儿园,进而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从4所幼儿园中各抽取1个班,分别为A班22人,B班29人,C班18人,D班32人,共101名4.5-5.5岁的大班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水平评估。其中,男童46名,女童55名,分别占总人数的45.5%和54.5%。问卷发放对象为各个班级的主班教师,采用成人评估的方式,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儿童过去一周的行为表现,客观地填写问卷。

(二) 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测验法对101名4.5-5.5岁的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水平评估。评估借助BESSI工具,翻译、修订并使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是比较典型且在英国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份入学准备评估工具,在一些跨文化、跨地域、跨种族的研究中发现其效度和信度较高。当然,本研究在借鉴和运用 BESSI 对4.5-5.5岁的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水平评估时,有可能会因为文化、地域、经济、条件等而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但是,相对于其他量表而言,BESSI更为简洁,且提供了比以往评估工具更全面地学校准备内容,对入学准备的定义不仅涵盖了广泛的多维度的儿童技能,还包含了家庭支持,具体包括“行为适应”(12个指标项目)、“语言和认知发展”(6个指标项目)、“日常生活技能”(6个指标项目)以及“家庭支持”(6个指标项目)4 个子量表及 30 个指标项目[4]。 在这 30 个指标项目中包括 20 个正面陈述和10 个负向表述,这样正负并行的指标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查者的偏见(如,答卷人简单地同意全部以上陈述)。问卷要求教师依据被试儿童近一周的真实行为表现进行“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形式作答,最后分别计算每名儿童在各子量表所得分数。

(三)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本研究使用BESSI 计分系统,在子量表中得分较高就意味着有更多的问题。“行为适应”子量表中分数区间在0-12分,其他三个子量表中的分数区间在1-6分。然后,根据各个班级儿童在不同子量表得分情况,将数据标记为“绿色组”、“琥珀组”和“红色组”。具体方法为:在行为适应子量表中,儿童所得分数在0-4分范围内标记为“绿色组”;5-7分标记为“琥珀组”;8分及8分以上标记为“红色组”;在语言和认知、日常生活技能以及家庭支持子量表中儿童所得分数在0-1范围内标记为“绿色组”;2分标记为“琥珀组”;3分及3分以上标记为“红色组”(如图1)[5]。各子量表所得分数越高,说明儿童在该方面的入学准备状况越差,存在问题越多。但值得注意的是,BESSI测量所得结果,只用来证明儿童在过去几周的发展水平及入学准备状态,而非儿童当前或未来发展水平。

图1 BESSI常模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地区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描述与分析

1.儿童入学准备总体水平分析

综合四个班级的入学准备总体水平,结果可以看出,在此次评估中,儿童在语言认知方面的入学准备最为充分,平均分为0.10(0.10≤1),其中C班在此领域的准备水平最高;其次,行为适应方面,平均分为2.42(2.42<4),数据表明大部分儿童行为适应准备较为充分,存在问题较少。但在日常生活技能和家庭支持方面得分分别为0.79和0.74,虽然均低于常模1,但相对于行为适应、语言和认知两个领域而言,儿童这两个领域的准备水平不高,尤其在家庭支持方面,“红色组”儿童数量百分比为19.7%,缺少家庭支持情况明显。总体而言,儿童入学准备的整体水平较高(2.42<4、0.10<1、0.79<1、0.74<1),但各班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中C班在四个领域方面的准备均最为充分。

图2 城市地区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总体水平与常模对比分析

2.儿童在行为适应领域的水平分析

从行为适应子量表(表1)中可以看出,四所幼儿园的四个班级均呈现出较好的准备状态,共有12名儿童处于“琥珀组”,占总人数比11.8%。其中最高分为6分,最低分为0分。具体而言,A班平均得分为2.59,总体准备状态较好,但有3名儿童得5分,存在有坏脾气、不能和同龄的儿童一起玩、不尊重成年人等表现;然而,B班有6名儿童得分≥5分,存在不能耐心等待、不能保持冷静、经常中断谈话等行为表现,被标记为“琥珀组”,但B班平均分低于却于A班为2.55,从数据结果上看,B班儿童得分≤4分的人数也较多为23人,总体来看此方面准备状况较好;C班的儿童平均得分为1.61,全部被标记为“绿色组”,表明C班儿童在此方面的准备充分,未出现明显的问题;最后,D班虽有3名儿童被标记为“琥珀组”,存在不能耐心排队、抢其他小朋友物品等现象,但90.6%的儿童表现良好,被标记为“绿色组”,此方面入学准备状态较好。

表1 城市地区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之行为适应水平与常模对比分析

3.儿童在语言和认知领域的水平分析

依据语言和认知子量表(表2)数据发现:四所幼儿园的四个班级均呈现出最充分的准备状态,平均分仅为0.10。除了A班1名儿童在“琥珀组”外,其余三个班级儿童分值均≤1。其中,A班平均分为0.18,只有1名儿童获得2分,己的名字以及不能对应物品连续数到5等表现;同时,B、D两个班的所有儿童得分≤1,且均被标记为“绿色组”,说明这两个班的儿童在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入学准备很充分,未出现明显的问题;此外,从表2还可以看出,C班儿童平均得分为0分,分析结果表明该班儿童在语言认知领域准备水平最高,未出现准备不足现象。

4.儿童在日常生活技能领域的水平分析

从日常生活技能子量表(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四所幼儿园的四个班级的平均分均<1,但其高分值段的人数较多,“琥珀组”、“红色组”儿童数共计26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5.7%。其中,A班有40.9%的儿童得分被标记为“琥珀组”,说明有近一半的儿童未做好日常生活技能的入学准备,存在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不能独立使用餐具等问题;同时,在B班也有近40%的儿童被标记为“琥珀组”,有11名儿童得分超过2分,存在不能独立完成任务、需要其他人帮助照看他/她的物品等行为等现象;然而,在C班却只有一名儿童得分为2分,被标记为“琥珀组”,但有接近95%的儿童被标记为“绿色组”,表明此班儿童在日常生活技能领域准备状态良好;最后,在D班得分≥1的共有5人(“琥珀组”儿童数量与“红色组”儿童数量之和),其中1名儿童得分为3分,存在生活技能严重不足,另4名儿童主要表现为当被要求选择一项活动时,常常显得无目的等问题。

表3 城市地区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之日常生活技能水平与常模对比分析

5.儿童在家庭支持领域的水平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在此次的评估对象中,得分≥2的儿童数为25人(“琥珀组”儿童数量与“红色组”儿童数量之和),占总人数的24.8%,也就是说有近1/4的儿童缺少家庭支持或者家庭支持不足。其中,得分≥ 3的儿童数是6,相比其他领域的入学准备情况而言,家庭支持领域的得分最高,准备水平最低。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A班平均得分为0.77,有5名儿童表现出不能在家里谈论有趣的事情、不能在家中定期阅读等现象,但总体来看,有接近80%的儿童准备较为充分,获得了良好的家庭支持;而B班在家庭支持量表中,约有30%以上的儿童没有获得足够的家庭支持,入学准备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经常显得困倦或疲惫、不能守时等方面;C班数据表明,虽有三名儿童得分为2分,被标记为“琥珀组”,存在不能守时、经常不去幼儿园等现象,但总体儿童入学准备状态良好,有83%以上的儿童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然而,D班在家庭支持方面表现得问题较突出,儿童经常出现不能在家中定期阅读,不能每天按时去幼儿园等问题。其中,有1/4的儿童处于家庭支持缺位的状态。

表4 城市地区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之家庭支持水平与常模对比分析

(二)城市地区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根据性别将研究对象分为男、女两组,分别统计男童和女童在入学准备总分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运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的分析方法,比较男童和女童在入学准备总分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5,表6。

表5 城市地区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总分在儿童性别上的差异分析表

表6 独立样本T检验

分析结果表明:入学准备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0.05),并通过比较均值可以发现:男童的入学准备平均得分高于女童;在标准差方面,男童高于女童,说明男童之间在入学准备总分方面的差距较女童大。总体来说,根据BESSI评分标准,得分越高表示入学准备水平越差,因此,在此次调查评估的四所幼儿园的四个班级中,男童和女童的入学准备水平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且男童入学准备水平低于女童。

四、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儿童入学准备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片面性、不均衡性、差异性

通过问卷结果可知,4个班级的儿童在语言和认知方面大多标记为“绿色组”,并没有明显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的入学准备最为充足,而在行为适应、日常生活技能和家庭支持方面都存在标记为“琥珀组”和“红色组”的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入学准备不足的问题。这表明城市地区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具有片面性、不均衡性。这一结论与当前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对于入学准备狭隘的理解状况相符,尤其多数家长将入学准备仅仅局限于儿童个体的知识准备和智能准备,而对于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家庭支持等领域的认识不够充分[6]。仅仅把入学准备看作是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在此基础上,儿童入学准备还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童入学准备水平低于女童。

2.儿童入学准备之家庭支持水平低于其他领域

关于入学准备之家庭支持评估,研究者并没有通过跟踪幼儿家长的方式来了解情况,而是通过“家长是否守时,是否经常参与幼儿园活动,在家里有没有定期阅读的习惯”家庭支持子量表让主班教师根据各班儿童平时的表现以及对家长的了解进行判断推测。分析结果表明:4所幼儿园的儿童在家庭支持领域的得分最高、准备最不充分,个别儿童甚至在大班还不能每天坚持或准时去幼儿园,在家中也没有养成定期阅读的好习惯等,这反映出人们普遍没有认识到家庭支持是儿童入学准备的一个重要部分,未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在城市地区,虽然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研究发现很多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养育知识,投入大量时间所进行的某些家庭教育活动对儿童入学准备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些活动,例如,在家里教孩子识字和计算,甚至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7]。

(二)对策建议

1.认识入学准备重要性,科学掌握入学准备评估结果

入学准备对儿童未来学业发展具有高预测性,儿童入学准备的情况不同,往往会影响其未来的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不同的状态[8]。入学准备良好的儿童不仅能很好地胜任学校的学业要求,而且能适应学校的其他生活。相反,入学准备不足的儿童往往不能满足学校教育的要求,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业表现不良、厌学、人际关系较差等情况[9]。更有甚者,影响其未来的职业成就、社会地位等。因此,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国家、社会都要充分重视儿童入学准备,并将其纳入入学评估的重要范畴。

教师应科学地运用入学准备评估结果。入学准备评估不是选拔性测验,它的目的不在于为儿童排序,而是在于比较儿童个体与入学所需能力之间、或是个体之间能力的具体差距[10]。不能以测验的结果单纯地评判儿童的发展水平或与其他儿童进行比较。更关键的是,教师、家长一旦把在入学准备方面的基本特征中的缺陷诊断出来,教师就必须规划可以帮助儿童达到必要技能的学习实践路径。谨防入学准备评估结果,被用来推迟对某些儿童的教学,而不是推动他们更快地进入正常的教学序列[11]。

2.关注跨专业普适的一般认知能力,构建科学化的认知准备内容

儿童的入学准备既包括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专业普适的一般认知能力准备,且相关研究表明,相比于专门知识技能准备(语言、计算能力),专业普适的一般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数概念、时间感等)是儿童学校表现更加稳定和更加可靠的预测源[12]。因此,儿童入学准备更应该关注跨专业普适的一般认知能力的准备,进而构建科学化的认知准备内容。

科学化的认知准备包括形成关于语言的词汇量、词语理解方面及其同内容方面的区别的一般概念,形成儿童关于事物的量的关系,以及同这些事物的具体意义的区别的一般观念,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掌握数的概念和某些其他最简单的数学概念,均有助于儿童的学校学习。当然,进入学校教育前,还应该会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步骤的观察,会区分他们的各种属性,如,儿童的空间方位知识、判断时间流逝的技能等。例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在某页教科书右下角画一条斜线”或“组织班级活动或学生在指定时间里完成作业”。此外,影响儿童学校学习表现的关键因素还有儿童的认识活动,以及认识活动的兴趣的发展程度。研究表明,小学里在学习上感到最困难的并不是那些在学前晚期没有获得足够知识和技能的儿童,而是那些在智力上表现怠惰的儿童,他们缺乏思考和解答与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和生活情景无直接关系的习题的愿望和习惯[13]。

3.强调家庭支持在入学准备中的关键作用,明确家长角色定位

家庭支持在儿童入学准备中扮演着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可替代的角色。首先,提高家长养育认知水平,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为儿童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走出仅仅关注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课程内容准备的误区;其次,明确家长角色定位,创用家庭支持的多样化策略。研究发现,父母提供高水平支持和引导性参与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入学准备和表达能力[14]。因此,家庭支持作为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变量不可忽视。然而仅这些,还远不能完全满足家庭支持的需要,家长还需要创用多样化的过程性策略,例如,培养儿童良好习惯、提供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材料、父母积极参与、优化亲子互动模式、加强亲子阅读等都会对儿童的认知准备和专业准备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4.重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提供综合化的入学准备专项服务

目前,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工作的重点是幼儿园的大班入小学准备和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且各成体系,双向互动合作较少,图书馆、社区等参与合作的机会更少。然而,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受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政策、教育机构、社区、家庭等各方面因素。为了支持学前儿童顺利过渡到学校教育,应该不断加强学校、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利益相关主体的互动与合作,增强教育合力,优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环境[15]。例如,幼儿园和小学双向有序推进,或者实施“幼小一体化”教育,构建“幼小一贯”学校,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16]。

此外,在相关利益主体互动与合作的基础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出台入学准备相关政策与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方案,积极开展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实践探索,设立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综合化服务的专项财政[17];另一方面借鉴加拿大“入学准备”专项服务计划的经验:一是提供不同类型的入学准备服务模块,例如,监护人信息资源模块,提供游戏、营养、儿童行为、亲子阅读、对小学学习的期待等主题信息;二是为教师、家长提供“项目服务指南”以指导其如何对服务模块进行计划和评价,具体包括:教师检核表、模块月计划、推荐的评估工具以及指导建议;三是提供家庭学习资源和家庭活动建议的信息资源包,既有为家长提供的幼小衔接信息日历,又有指导家长开展的各种亲子活动建议[18]。例如,介绍幼儿园教育环境、教师、作息、学习方式与小学教育的区别;又如,指导家长实施以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为目的的亲子活动,让幼儿散步时与家长一起观察路标、一起认识店铺招牌上的汉字等。

猜你喜欢

入学量表家庭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家庭“煮”夫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入学面试
恋练有词
入学第一天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