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
——基于2007-2017年中国知网750条期刊数据分析∗

2019-07-17李文清

关键词:舆情思想研究

李文清,何 晗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6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内部各类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产生和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上以“高校网络舆情”为篇名的期刊论文的分析,揭示学界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探索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未来趋势。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国内比较权威的数据库——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高校网络舆情”为篇名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期刊论文,共检索到913篇。剔除英文类、重复性、纯报道型、报纸、访谈、会议等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后,最终筛选出有效文献750篇。

(二)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使用文献计量法与知识图谱分析法。首先,采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特定数据,并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其次,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剔除无效数据;再次,用基于PYTHON语言自建的自然语言分析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聚类和共现分析;最后,将数据分析结果和EXCEL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1.数据采集

本文以“网络智能采集系统/RYC-SAPOMAS-S”为工具,采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高校网络舆情”为篇名的期刊论文。

2.数据统计

运用EXCEL对期刊论文的篇名、作者信息及支持论文的基金项目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出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历年文献发表数量、高被引文献排名以及发文量较多的机构排名。

3.数据清洗

合并关键词中的同义词,即合并含义相似的关键词;合并关键词中的包含词,即合并具有包含关系的关键词。

4.数据分析

运用基于PYTHON语言自建的自然语言分析软件分析清洗后的数据。首先,统计关键词词频,通过高频词寻找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其次,分析共现高频关键词,通过共词矩阵和共词可视化网络图寻找研究热点之间的关联度;最后,聚类分析关键词,寻找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主题分布。

5.可视化展示

运用基于PYTHON语言自建的自然语言分析软件和EXCEL统计工具,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二、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一)历年文献量

依据相关文献量的年度统计,可从时间维度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状况。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年度文献量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历年文献量分布图

2007年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即汤力峰和赵昕丽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上发表的《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这篇文章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特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3]。

此后,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并呈逐年递增态势,这一态势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网民数量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2007年处于互联网发展的Web2.0时代,互联网体系由原来自上而下的少数人集中控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网民共同参与,网络舆论的力量不断壮大。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持续增加并超过美国。2009年,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社交网站活跃,“人人网”打开了在校大学生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分享和沟通交流的先河。2010年,微博上线,用户量迅猛增长。2012年,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增长迅猛,一方面,微信、微博等移动客户端井喷式发展,拓宽了舆情传播的渠道;另一方面,热点舆情事件较多,例如钓鱼岛与南海问题,激起了大学生在内的网民们热烈讨论。2015年,“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开始主导社会舆论议程,其覆盖人群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社会热点曝光和发酵的主要阵地。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的500件社会事件的统计表明,其中44.4%的事件由互联网披露而引发公众关注[4],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增长速度为历年最快。

(二)高被引文献

期刊论文的引用率可以反映该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截至2017年12月底,被引次数排在前8的文献如表1所示,其中被引次数在100次及以上的文章有3篇,被引次数在50~100次的文章有5篇。在排名前8的高被引文献中,有3篇发表在思想政治教育类刊物——《思想教育研究》和《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表1 高被引文献分布表

由表1可知,被引次数最多的期刊论文是刘燕和刘颖2009年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被引139次。这篇论文是最早阐述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文章,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概括为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创造和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形成过程的迅捷性[5]。

被引次数排名第二的是杜坤林2011年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发表的《“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被引132次。这篇论文是最早研究在“微时代”中,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演化规律和重大舆情的快速干预机制的文章[6]。

被引次数排名第三的是曾润喜和王国华等人2009年在《情报理论与实践》上发表的《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被引110次。这篇论文指出要预防和干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需要构建三级工作体系、两级报送体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舆情工作队伍,形成快速收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与及时反馈的快速响应机制[7]。

笔者不一一赘述被引次数排名第四至第八的期刊论文的具体内容。作为近十年来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领域中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其观点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这三大领域。

(三)论文所属机构分布

通过对论文所属机构的统计,可以发现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机构,如图2所示。

高校是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主阵地。从数量上看,发表论文10篇及以上的机构有10家,其中发文量最多的福州大学有16篇,南京邮电大学有15篇,燕山大学有14篇。福州大学之所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文章,是因为有众多科研项目的支持。比如,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1年重点课题“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闽政研2011-A7)、福州大学2011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课题“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研究”(JA11044S)、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2JDSZ2033)、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研究项目立项(JA13073S)等。南京邮电大学、燕山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等高校拥有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丰硕成果,同样缘于具有一系列高校网络舆情相关的科研项目做支撑。

图2 论文所属机构分布图

(四)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

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词频,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750篇有效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共得到原始关键词2 580个。通过数据清洗,去掉包含词、同义词之后,利用基于PYTHON语言自建的自然语言分析软件对清洗后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本文选取关键词词频阈值≥7的关键词,列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前21位。如表2所示。

由于本文研究主题为“高校网络舆情”,故不在表2中显示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的频次与排名。排名前10的分别是:引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管理机制、网络舆情监测、新媒体环境、自媒体时代、应对机制、预警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学者们最关注的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其次是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

表2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频次,排名)前21位

(五)构建共词矩阵

为了展示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对已提取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将词频阈值≥7的高频词生成21∗21的共词矩阵,如图3所示。

当两个高频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时,表明两者存在共现关系。例如,矩阵的第3行与第2列的交集是44,说明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同一篇论文中共同出现过44次。由于本文的研究主题为“高校网络舆情”,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关键词都存在共现关系,故矩阵中不显示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情况。

(六)构建共词可视化网络图

关键词的共词可视化网络图把词频与共词矩阵所要表达的数据及关系图形化,用于反映研究热点的整体特征。在共词可视化网络图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关键词,圆圈的大小反映关键词频次的多少;两个圆圈之间的虚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存在共现关系。为了使数据关系的整体特征更加明晰,本文只将词频阈值≥7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高校网络舆情”处于整个共词可视化网络图的中心位置,与其他所有关键词都发生联系。处于比较边缘且圆圈面积比较小的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微博、意见领袖、大数据等多出自于近期文章。目前,研究者对处于边缘且面积较小的关键词研究较少,但是这些关键词恰恰代表着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未来方向和趋势,值得研究和关注。

图3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共词矩阵

图4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关键词共词可视化网络图

三、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

(一)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热点

根据文献计量学理论,若某一关键词在特定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则该关键词所反映的研究主题就可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统计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关系是识别研究热点的有效途径[8]。利用基于PYTHON语言自建的自然语言分析软件对排名前21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六大研究主题: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特征、高校网络舆情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相关群体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媒介以及其他研究(见图5)。

图5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热点聚类

1.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提出了新要求。学者们围绕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带来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学界普遍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另一方面,一些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削减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9]。荣燕指出: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切入点、资源和新的教育途径,积极健康的网络舆情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检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10]。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影响,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积极向上的网络舆情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和凝聚力,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为网络犯罪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沃土,网络舆情多元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不断提高[11]。“在意识形态交识、价值观多元、网络空间混沌的现实情况下,自媒体网络舆情迅猛且影响广泛,若放任自流则后果不堪设想。”[12]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工作理念,丰富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净化网络舆论环境[13]。

2.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机制的研究

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从高校网络舆情队伍建设的角度,周永杰等学者指出应建立多级舆情收集队伍,培养一支优秀的意见领袖队伍,建设网下应急事件处理队伍,同时加大硬件投入来提升技术以打造高效网络舆情检测系统[14]。从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角度,陶宇炜等指出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含义、要素、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模型,建立网络舆情信息互动反馈体系[15];李景升、黄华龙指出构建六位一体的处置机制,即多维采集机制、别类分析机制、应急预警机制、报送反馈机制、三次干预机制以及研判防控机制[16]。从协同治理的角度,赵扬指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必须协同攻关、综合治理,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机制、交流机制、应急机制、协调机制与保障机制[17]。尚俊杰、霍晓丹立足于舆论领袖角度,采用量化和质化的混合研究方式,结合高校网络舆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需要舆论领袖的力量,应注重与舆论领袖的平等沟通;主动培养舆论领袖,把握话语权等观点[18]。也有学者提出运用大数据的方法,通过动态监测多平台网络舆情数据建立舆情数据库,深入分析舆情数据,及时发现高校潜在舆情风险,形成多层面数据库匹配的舆情处置预案[19]。

3.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研究

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呈现出快感化存在、情绪化表达、负面化影响的特征[20]。由于大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信息素质较高,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突发性、复杂性、情绪化与利益相关性强等特点[21]。有学者指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带有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及载体本身的特征印记,如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及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22]。在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信息载体和传播途径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媒体的交互性、分众性、引导性和非线性传播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形成更加迅速、内容更加复杂、取证更加困难、更具备煽动力的特点[23]。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呈现的特点为网络平台泛在化,终端移动化和智能化,舆情主体间构成“强关系”网络,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内容更加多元,其发酵和演化速度更快,舆情信息图文并茂,碎片化特征明显,舆情传播有一定的封闭性,“圈群效应”逐渐显现[24]。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为宣传效果放大、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内容更加丰富[25]。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还存在网络舆情发布人、传播者身份识别困难等特点[26]。梅明丽与宋寿飞利用新华社舆情监测平台对2017年1月至11月高校网络舆情进行了整体监测,归纳总结出高校网络舆情波动与时间呈线性相关、爆发点不稳定,舆情应对越来越难、舆情传播联动性越来越强的特点[27]。

4.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要深化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净化高校网络生态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另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道德同样具有一定影响[28]。唐东升通过对广西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政治理想、思想素质和价值取向具有潜在的、深层次影响的结论[29]。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学者指出高校网络舆情出现一些新的挑战,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和演变规律发生变化,高校管理者的舆论主导权有所削弱,学生意见表达存在“群体极化”现象,舆情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更加复杂,这些都加深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难度[24]。还有学者指出高校网络舆情催生了网络政治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加快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分化[30]。

5.高校网络舆情相关群体的研究

与高校网络舆情关系最密切的两个群体:网络舆情参与者——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者——辅导员与高校“意见领袖”。网络舆情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要扮演好“信息接受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播者”的角色,积极研判、引导高校网络舆情[31]。高校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既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组成的“意见领袖”,也包括以少数学生骨干为主要力量的“意见领袖”。有学者指出“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发挥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32];也有学者指出引导高校网络舆情需要重点关注“意见领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努力及时发现、培养有能力的学生成为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学生“意见领袖”有效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发起者、推动者和旁观者的思想和舆论,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正面方向发展[33]。

6.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媒介的研究

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辨识能力不足和社会阅历尚浅,多数大学生尚不能有效辨别信息的真伪,更不能准确预测信息传播引起的严重后果。新媒体的交互性、分众性、引导性和非线性传播的特点迎合了民众关注民生、表达民意的诉求,这使得新媒体的出现引起了网络舆情的轰动[34]。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热点形成的重要推动者。微信朋友圈具有社交“圈层化”、舆论场中心弱化、信息传播面聚焦化、成员关系稳定化等特征,给高校网络舆情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35]。由于门槛低、评论和转载及时且不受空间限制,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之一。到目前为止,对微博舆情的搜集、核实、梳理、分析、预测、引导等难度较大,因此在《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研究——以政治敏感信息的监测与引导为例》中,姜嬴等提出引入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在源头上对高校微博舆情进行控制[36]。

(二)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未来趋势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路线已较为明晰,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将有迹可循。目前相关研究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研究范式有待更新,二是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视角有待丰富,三是目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因此,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未来趋势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借助信息科技,促进研究范式的转换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文献研究法、规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需求。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迫切需要借助信息科技,其中以大数据的研究方法最为典型。因为大数据“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37]。高校作为国家网络安全治理中的一个端点,理应纳入全国大数据建设的框架之内。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Web2.0时代以来,大数据技术发展迅猛,其具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分析、可视化的技术优势,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研判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大数据技术侧重于信息的挖掘与预测,能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应对产生巨大影响,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提供重要依据。高校应加强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建立大数据网络舆情实验室、培养网络舆情技术人才以及加强与校外舆情研究机构合作。同时,高校管理者需要学会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工作。如何借助大数据之力,更好地助力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是今后高校网络舆情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

2.运用多学科理论,丰富研究视角

根据前文研究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已有研究存在视角单一、内容重复度高等问题,结合其他学科或者运用其他视角的研究比较少。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强化网络意识,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编制《高校师生网络素养指南》,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因此,今后的研究要不断与时俱进,根据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建设健康向上网络空间的要求,综合运用情报学、新闻与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运用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运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等学科研究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技术条件。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学生、学校、网络等诸要素,深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律,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机制。

3.运用系统思维,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体系

依据前文的研究热点可以看出,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举措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既有关于引导机制、管理机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等理论和宏观层面的研究,也有关于学校、老师、学生等实务和微观层面的研究。通过对前文的研究,不难发现: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研究呈现碎片化、零散化的特点,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并且学术界局限于从整体上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研究,而对于具体的某一类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例如校园暴力类、校园事故类、意识形态等类型事件的系统归纳与总结则较为匮乏。不成体系和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帮助有限,所以科研工作者应以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各种类型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既要从宏观层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整体框架,整体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特征,也要从微观层面深入研究学校、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等不同角色应对具体舆情事件的有效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具体应对策略,从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体系。

四、结 语

近年来,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在研究数量与质量、广度与深度等方面有了阶段性进展,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需要借助信息科技转换研究范式,运用多学科理论丰富研究视角,借助系统思维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体系,达到解决现实问题和回答理论问题的目的。

猜你喜欢

舆情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消费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