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及品质评价

2019-07-17赵必迁胡斌乃古么你作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7期
关键词:青贮饲料有机酸霉菌

赵必迁,胡斌,乃古么你作

(1.四川省雅安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中心,四川 雅安 625000;2.四川省荣县墨林乡畜牧兽医站,四川 荣县 643100;3.四川省甘洛县嘎日乡畜牧兽医站,四川 甘洛 616852)

1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要点

1.1 全株玉米的收割

1.1.1 刈割时间 适宜的刈割时间是保障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前提。收获时间过早,籽粒尚未成熟,淀粉等营养物质含量低,乳酸菌等发酵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少,青贮发酵缓慢,营养损失大,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品质较差;收获时间过晚,籽粒虽已成熟但秸秆的纤维化程度高,消化率低,同时高纤维化的秸秆难以铡碎和压实,不利于青贮成功。生产中不同的种植地域和玉米品种等影响青贮玉米的具体收获时间。一般情况下,从营养产量的角度来考虑,建议用作全株青贮的玉米在蜡熟期(籽粒胚乳呈蜡状)时收割。玉米籽实蜡熟期(1/3乳线至3/4乳线)植株下部有4~5片叶呈棕黄色,全株干物质含量在30%~35%,而适宜的水分含量是乳酸菌厌氧发酵的必要条件,此阶段的全株玉米水分可以使乳酸菌的青贮发酵作用充分发挥,青贮效果更为理想。

1.1.2 留茬高度 不同的留茬高度对青贮的营养成分和产量有很大影响。留茬过低会夹带泥土,泥土中含有大量的梭菌等腐败菌,增加了硝态氮含量和霉菌污染的风险(玉米植株根部含量高),易造成青贮料腐败;另外,全株青贮玉米根部的粗纤维含量高,木质化程度高,可消化性较低,导致青贮质量较差,消化率和采食量都低。留茬过高会使全株玉米青贮的生物产量降低,影响经济效益和耕地使用效益。一般情况下,笔者建议合理的留茬高度控制在15~20cm。

1.1.3 切割长度和籽粒破碎度 全株玉米青贮的铡切长度关系到青贮压实及青贮饲料纤维的有效性。有效纤维能刺激草食动物咀嚼,促进唾液分泌,维持瘤胃pH值相对稳定,避免瘤胃酸中毒。全株玉米青贮切割过长和过短均存在不利影响。如果切得太短,有效纤维减少,刺激咀嚼不足,易发生瘤胃酸中毒;切得过长则不利于青贮压实,青贮发酵效果较差。对于全株玉米青贮来说,玉米籽粒破碎度也是影响青贮品质的重要因素。若籽粒不破碎,种皮的物理保护难以破坏,玉米淀粉不易被消化利用,玉米青贮的消化率低;若籽粒破碎过细则不利于反刍咀嚼,也会造成青贮发酵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一般情况下,笔者建议全株玉米青贮切割的合适长度为0.95~1.9cm。目前国内常规的青贮切割机械的切割长度多为1.5cm和3.0cm两个规格。选择1.5cm规格,则可降低干物质损失率,提高青贮品质。目前有相对较贵的自走式玉米青贮收割机械,其切割的全株玉米长度较短(1.0cm左右),同时对玉米籽实进行了破碎,能增强青贮的发酵效果。

1.2 贮存和取用

1.2.1 贮存 为了减少有氧损失,制作青贮必须压实达到一定的密度,减少空气残留。压实要尽快,尽量减少青贮与空气的接触时间,生产中一般每装15~20 cm厚度就用重型机械压实。青贮窖顶最好形成一定的坡度,窖顶隆起(一般高出窖墙50~100 cm),这样便于封窖压实,全株玉米压实密度以700~800kg/m3为宜。可用塑料布薄膜覆盖青贮饲料,两片薄膜的连接处应至少重叠1.0 m,膜上用轮胎等物体布满,窖面压实。全株玉米青贮一旦开始,就需集中人力、物力,刈割、运输、切碎、装窖、压实、密封要连续进行,快速地封窖密闭可缩短青贮过程中有氧发酵的时间,利于后续的厌氧发酵,减少养分损失。在封窖后要定期检查,做好青贮窖的管理工作,避免覆盖膜破损和积水。一般封窖后30~50 d可开窖使用。

1.2.2 开窖取用 全株玉米青贮开封后,厌氧环境受到破坏,酵母菌和霉菌等好氧菌恢复生长活性,分解利用青贮料中有机酸及残余的发酵底物,引起青贮饲料有氧腐败,比如有机酸含量降低、pH值升高和干物质损失增加,最终使青贮料营养价值降低。因此,青贮饲料取用应结合全株玉米青贮的日耗用量、横截面的大小来确定取料的深度。一般建议每天取料不低于30 cm深度,缩短青贮饲料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取料面要尽可能平整,减少青贮料暴露面积,减少二次发酵损失。因青贮不同部位的含水量和有机酸含量不一致(如底部青贮含水量高),可抓取不同部位的青贮料混合后再与其他饲料原料混合,减少不同青贮质量带来的营养差异。

1.3 青贮添加剂的使用 为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可适当添加青贮专用添加剂。生产上使用较多的青贮添加剂有微生态制剂、酶制剂、有机酸等。当前应用比较多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是以乳酸菌为主的发酵菌种,其优势主要是增加植物上附着的乳酸菌数量,乳酸菌发酵可快速降低青贮pH值,达到抑制腐败微生物繁殖、降低青贮营养物质损失的效果,改善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质量。酶制剂中的纤维素酶在青贮制作过程中的应用也较多,包含多种细胞壁降解酶组分,如纤维素分解酶、半纤维素分解酶和果胶酶等。这类酶制剂可破坏植物细胞壁,释放出乳酸菌发酵所需的营养物质,改善青贮品质。在青贮生产中采用有机酸对玉米青贮进行处理,可进一步改善玉米青贮品质,提高开窖使用阶段的有氧稳定性。有文献报道,采用甲酸、丙酸和丙酸钠处理玉米青贮料后,青贮料的霉菌、酵母菌数量降低,不可利用的纤维组分也降低,青贮品质得到提高。生产实际过程中,将2种及以上青贮添加剂进行复配使用效果更佳,但也要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兼顾养殖效益。

2 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评价

一般来说,青贮质量评价包括感官评价、化学分析和微生物评价。其中感官评价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区分度较低;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数量的实验室评定涉及指标多,相对耗时费力,但可定量比较,客观性较强。

2.1 感官评价 根据青贮饲料的水分、颜色、气味、质地、结构等指标,通过看、闻和手持物料等感官操作评定质量好坏,操作简单。理想的青贮料的颜色应接近作物原料的颜色,装填密实的青贮料的内部温度一般在30℃左右,温度低则青贮料越接近原料的颜色,营养保留多;若是压得不紧,封顶不严,导致霉菌繁殖,作物细胞会继续呼吸,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到60℃左右则青贮料腐败变质,贮料颜色变深,甚至焦化。在生产中可用堆肥温度计插入青贮窖表面下18~25cm处测量青贮料温度。品质好的全株玉米青贮料应具有轻微果香和酸甜气味,不刺鼻无异味。质地和结构方面,优良全株玉米青贮料应该是质地松软(手握取,放开手后青贮料能松散开来,不会形成块),水分适宜(手握紧时不会流青贮汁液,握过后手上潮湿但不会有水珠),茎叶结构清晰可辨,玉米籽粒破碎均匀。通过感官评定,可粗略区分青贮料的品质差异。

2.2 化学评定 化学评定是通过仪器分析来定量评价青贮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指标是pH值、有机酸(乳酸、乙酸、丁酸等)、氨态氮和总氮、醇类等发酵参数和饲料常规成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化学组成。pH值反映青贮厌氧发酵状况,优质全株玉米青贮的pH值应该在3.8~4.2,超过4.2则表明青贮发酵过程中腐败菌的活性较强,造成异常发酵。有机酸和醇类的含量及比例反映了青贮料发酵的程度及发酵类型的主次,乳酸占有机酸总量的比例越大越好。优良全株玉米青贮料含有较多的乳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60%以上)和少量的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20%以下),不应含丁酸,因为丁酸是腐败菌(如梭菌)分解蛋白质、葡萄糖和乳酸而生成的产物;若青贮料含有过量的乙酸、丁酸和乙醇,则说明发酵品质较差。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可反映出全株玉米青贮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程度,若比值在10%以下,则表明发酵过程良好,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少;比值大则是异常发酵,蛋白质分解多。碳水化合物和淀粉作为重要的能量物质,决定了青贮料的发酵特性和能值。优等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应不高于4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等,不含半纤维素)含量不高于20%,淀粉含量约30%。

2.3 微生物评价 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进行微生物评价,有助于了解青贮发酵状况,一般检测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梭菌和肠杆菌等几类微生物的含量。乳酸菌是青贮发酵的优势菌群;酵母和霉菌是青贮有氧腐败的菌群,是影响青贮正常厌氧发酵的主要微生物,还存在滋生霉菌毒素引发中毒的风险(一般规定几种主要霉菌毒素在青贮料干物质中的限量标准为黄曲霉素≤2×10-8,玉米赤霉烯酮≤3×10-7,呕吐毒素≤6×10-9,T-2毒素≤1×10-7);梭菌发酵产生丁酸和氨气,造成营养物质损失并降低饲料适口性;肠杆菌生成硝态氮增加潜在的中毒风险(在干物质基础上,玉米青贮料中硝态氮的安全限量一般不超过1×10-3或0.1%)。在养殖生产中,大量试验观测到,饲喂接种过乳酸菌的青贮饲料可以提高奶牛或肉牛的生产性能,这是由于青贮料中的乳酸菌进入牛消化道,发挥了益生菌的作用。

3 小结

综上所述,制作优质全株玉米青贮的关键技术主要是适宜的刈割时间、留茬高度、铡切长度,合理地使用青贮添加剂,科学地贮存密封及取用。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品质评价主要包括感官评价、化学分析和微生物评价三个方面。随着我国牛羊养殖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粮改饲”全株青贮玉米的推广种植,用全株玉米青贮来解决家畜饲养中饲草资源不足和品质较差的问题势在必行,并逐渐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普及。

猜你喜欢

青贮饲料有机酸霉菌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一生只为这一片!盛安环保将有机酸泡腾片升级到2.0版本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金银花总有机酸纯化工艺的优化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青贮饲料喂牛有讲究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吸附Cu2+的影响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