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连长的“脱贫攻坚战”
——记信阳市科协驻陡山河乡扶前湾村第一书记黎伟

2019-07-17

农家参谋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阳市全村科普

黎伟,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人,1977年12月出生,1992年12月入伍,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获“71960部队三等功”两次;2006年转业至信阳市科协,历任信阳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科普部部长职务,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先进个人”称号,多次被河南省科协表彰为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2015年9月6日,黎伟受组织选派,到新县陡山河乡担任扶前湾村第一书记。自此,他带着组织的重任,扎根基层,默默耕耘,带领扶前湾村广大干部群众走在通往小康的道路上,一干就是4年。

扶前湾村位于陡山河乡西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2公里,全村辖12个村民组,26个自然湾,人口308户1040人,其中贫困户65户264人。“八山一水一分田,进村不易出村难”是当时扶前湾村的真实写照。

黎伟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街道上买了一辆旧摩托车,用来走村串户、收集民情。一路骑行,黎伟被眼前景象惊呆了,道路破败、田地荒废、房屋坍塌,人们异样的眼光更是透着怀疑:“这个黎书记不过是来镀金的,混履历、走过场罢了,哪能和我们一条心,为我们办实事?”村里萧条的样子和群众的质疑让黎伟骨子里那股军人的狠劲再次苏醒: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勤走访,深调研,厘清发展思路

黎伟深知“战事未启,情报先行”的道理,那辆从乡里买的二手摩托车就成了他最忠诚的伙伴。

到村的前两个月,黎伟什么事也不干,就是到处走访,查病因、找穷根。路难走,雨靴就成了他的“作战靴”;话难懂,村主任就成了他的“指导员”,田间地头、村头树下、农民家里成了黎伟的情报站。全村12个村民组,26个自然村,65户贫困户,逐组逐湾,挨家挨户走访到位。

通过两个月的潜心调研,黎伟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找到了扶前湾贫困群众共性的致贫原因。之后,他与乡党委、乡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针对扶前湾村实际,拟定调研课题,形成了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并制订了《扶前湾村整村脱贫规划》《扶前湾村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划制度,提出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为扶前湾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忙“输血”,促“造血”,狠抓产业扶贫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黎伟决定利用身为科协下派第一书记的优势,用科技帮助贫困群众富能强脑,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

村里有部分贫困户想发展养殖业,但因不懂技术而心存顾虑。为坚定乡亲们的信心,黎伟联系了信阳市农林学院的6名养殖专家到村里现场授课,手把手教,同时建立专家服务机制,让专家和贫困户、普通农户结对子,指导农户发展养殖业。同时,黎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先后4次到潢川县、西峡县等地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考察调研,最后按照全村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不同,重点打造了三大片区产业发展基地。

一是依托东部佑青家庭农场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与南阳西峡县食用菌种植基地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香菇、平菇、黑白木耳等种植业,并争取到信阳市科协拨付精准扶贫项目启动资金7万元用于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大棚;二是依托南部易小寨家庭农场山林、水塘面积较多的优势,发展淮南黑猪、本地黄牛、本地山羊等特色养殖业;三是跨村流转土地,在柳林河村落流转了100多亩土地,依托金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芡实种植产业。

2017年年底,全村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大棚已达到10个,带动贫困户11户39人;养殖业出栏40头牛、80头猪、207只羊和4000多只土鸡土鸭,带动贫困户29户112人。目前,芡实种植产业已发展成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净利润每亩50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10户36人。贫困户尝到了甜头,脱贫信心大增,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养殖规模,并带动更多群众发展养殖业,形成了滚动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陡山河乡白沙关村圆黄梨种植基地的发展壮大,黎伟功不可没。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的现代农业理念,黎伟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学者举办研讨会,向周边农户提供林果业市场信息、咨询、技术指导、销售及管理等服务,实施梨树整形修剪、黑地覆盖膜、配方施肥、疏果、套袋、秋施基肥、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手段,发展圆黄梨产业325亩,形成了一条“产加销、研学旅”的完整产业链,带动白沙关村30余户贫困户通过种植特色果业顺利实现脱贫增收。

铺银路、架金桥,完善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为改变群众出行难的现状,黎伟多方奔走,四处“化缘”。争取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70万元,修建桥梁2座,完成村组道路硬化20.5公里,全村12个居民组、26个自然湾实现了“组组通”硬化,使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外面的东西进不来、村里的产品运不出去”的行路难时代。

黎伟善用基础设施建设这把“金钥匙”。四年时间,扶前湾村新修塘堰12个,解决了农户农田灌溉的问题,建设8个水井、铺设水管6.6公里,解决了820人的饮水问题,安全饮水覆盖率100%。协调电业部门投资资金改造农村低压电网,解决了全村308户1040人的用电难问题。积极从市政局、县扶贫办协调45万元资金安装太阳能路灯103盏,解决了12个村民组夜间照明。投资70余万元完成上、下前湾两个村民组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任务。已建成500余平方米的科普文化广场一处,105平方米的舞台个,健身器材10套,配备了标准化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数字资源室、多功能教室及篮球场,配套建设公厕1所。为扶前湾村群众通往小康之路修好了银路,架设了金桥。

兴科普、重教育,圆梦贫困学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得知村里有5户贫困户孩子在新县高中读书,因家庭经济困难有辍学打工填补家用的想法时,黎伟3次到河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寻求支持。在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帮助下,这5名贫困生与香港普明善缘基金会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签订“我的科学梦”行动计划帮扶协议。从高中起,每个学生每月资助500元伙食费,并报销全部学费,持续到考上重点大学,并报销全部学费和伙食费。

同时,经过协商,黎伟和香港普明善缘基金会共同组织美国哈弗大学2名大学生、香港大学1名大学生、东南亚世界联合书院1名大学生来扶前湾村进行捐赠和支教,让村里的孩子开拓了视野,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2016年,黎伟促成教育系统和信阳市科协的跨界联合,通过线上线下的公益平台,投资30余万元,建成中学科技馆,填补了陡山河乡中小学无科技馆的空白,让当地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科学、体验科技、增长知识。同时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

2018年10月,在信阳市科协的支持下,投资40余万元,在陡山河乡槐店村建成远教科普广场,旨在整合农村科普信息化服务手段和内容,依托强大的专家团队,通过PC端、APP、微信、热线、微博、精准科普推送系统、中科云媒等,为农民搭建实用技术学习平台、远程教育平台、即时信息查询平台、农村电商创业平台、专家在线服务平台等,按照“有网络、有场所、有终端、有活动、有人员”的要求建设。让农民享受到科普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实惠,解决农村科普和农业信息化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扶前湾村贫困群众除兜底的3户6人外,其余64户264人均已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2%。

扶贫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致富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黎伟脚踏实地、以干求成、以干求胜,用勤劳智慧的汗水,培育了全村脱贫攻坚的产业大树,带领扶前湾村民通过科技搭建的金桥,为下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信阳市全村科普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全村唯一收件人
信阳市
科普达人养成记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Beam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