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增长有规律规避误区早就医
2019-07-17钱军
文/钱军
青少年身高管理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盲区,青少年长高的黄金期不容错过,干预早,损失就少,如果盲目等待,有可能错失良机,造成终生的遗憾。
“我的孩子在班里最矮,是不是发育出了问题?”“我当年就是长得晚,我的孩子肯定也是这样。”“我们夫妻都挺高,孩子应该不会矮的。”“孩子还没有发育,不着急。”……这些说法人们时常听到,但身高问题不是人们想的“理所当然”,它与很多因素有关。
增高重视黄金期
春季万物生长,也是孩子长高的一个黄金时期。因此,判断孩子的身高变化是否正常,把握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是关键。
孩子长高有三个黄金期:
一是婴幼儿期(出生至3岁),该时间段是人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出生后第一年可增长25厘米。这个时间段主要是营养状态和生长激素的调控;
二是儿童期(从3岁开始至青春期前),此期间,生长主要由生长激素调节,每年增长5~7厘米;
三是青春期,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长激素及性激素的协同作用,生长速度再次加快,但由于有性激素的参与,在增高的同时骨成熟也加快,导致骨骺闭合,身高增长停止。
男孩在整个青春期的身高可增长25~28厘米,女孩身高可增加20厘米左右,如果孩子每年生长速度少于6厘米,可视为生长迟缓,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儿童的生长发育虽然按一定的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也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因此身高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生长的“轨道”不会完全相同。在外部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儿童的发育过程是相对稳定的,一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现象,就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如果发育迟滞,势必造成身材矮小,而孩子身材矮小的治疗时机很重要,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终生遗憾。身材矮小的最佳治疗时机是青春期前,青春期后,生长潜能已非常有限,骨骺线一旦闭合,身高就停止生长,要想长高基本不太可能了。
身高认识有误区
要提醒的是,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容易出现一些误区。
首先是夸大遗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同样很大!遗传因素决定身高增长的潜能,环境因素决定身高增长的现实性。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孩子还没有发育,不着急。男孩变声和女孩月经初潮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有个病例:一个11周岁的女孩子,身高1.41米,本来也属于正常身高,但这时月经初潮来临,到医院一测骨龄,已经达到13岁了,骨骺已经接近闭合,错过最佳干预治疗期,没有空间生长了。
第三个误区是有的家长盲目认为孩子属于“晚长”,个子矮不着急,当发现孩子真的不长时,再到医院就诊为时已晚。
第四个误区是盲目就诊。孩子的身高较矮小时,有的家长找非专科医生就诊,从而造成误诊和错误的用药,耽误了治疗时间。如发现孩子身高增长缓慢,应及时到大医院进行咨询检查,及时治疗。
最后一个误区就是盲目治疗。部分家长盲目听信广告,盲目尝试“口服增高药”及所谓能“蹿个”的补品,不仅浪费了金钱,而且有可能加速骨骺的闭合。
为了避开以上误区,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应进行合理跟踪,要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随时观察孩子的身高变化。测量身高时,要坚持“三同原则”:同一个身高尺,同一个测量时间,同一个测量人。再根据骨龄评价结果分析儿童生长状况。
长高方法要注意
青少年想长高要留心以下方法:
首先,要积极防治各种疾病。影响青少年长高的疾病有数百种,常见的疾病性矮小有营养不良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真性性早熟、晚发性甲状脉功能低下、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有些疾病可以治疗,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激素缺乏症等可以通过激素替代治疗改善身高。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发病治疗好了身高也会有所增长。矮小的青少年需要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检查,查找病因,对因对症治疗。
其次,要注意平衡营养。婴儿应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随着孩子月龄增加,及时添加辅食,不同的生长期都应平衡膳食,荤素搭配,保证足够的热量、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
第三,要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运动能增加骨骼的血液供应,加速骨骼增长的过程。尤其是跳跃、跑绳、篮球等运动,对青少年的身高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一方面,睡觉可解除肌体疲劳;另一方面,青少年深度睡眠后,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故青少年每天要有8~10小时睡眠,以发挥最大的生长潜能。
第五,要保持精神愉快。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定期带孩子出去散心,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愉快地成长。
青少年身高管理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盲区,青少年长高的黄金期不容错过,干预早,损失就少,如果盲目等待,有可能错失良机,造成终生的遗憾。
组织学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