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对手不是张昭?
2019-07-16南门太守
南门太守
在《三国演义》中, “舌战群儒”是浓墨重彩的一章。按照这个故事,诸葛亮到达柴桑后,见到张昭等二十多位江东谋士,凭借极佳的辩才将众人怼得哑口无言。
不过,据史书记载,张昭确实反对抗击曹操,属于“投降派”,但他只在孙权面前表达过观点,而没有就此与诸葛亮展开正面交锋。与诸葛亮有过“舌战”的,只有孙权。
据《三国志》等书记载,诸葛亮一到柴桑就去见了孙权,没有太多客套和试探,直接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起兵于江东,刘备拥兵于汉南,都与曹操并争天下。现在曹操占领荆州,威震四海。根据眼下的局势,将军只有两条出路,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不如早下决心;如果不能,何不向曹操投降?”
孙权听了有些不爽,问: “如果真如先生所说,刘备为什么不投降?”看到孙权急了,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说: “刘备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如果成不了大事,那是他命运不济,怎么能干投降的事?”
孙权一听大怒,这不是小瞧人吗?刘备是英雄,我难道就不是英雄?便说: “我不能举全吴之地、10万之众而受制于人。不是只有刘备能抵挡曹操,如果他失败了,还有我!”
诸葛亮要的就是这个,于是趁热打铁,说: “刘备虽然败于长坂坡,但手下人马加上关羽统率的水军还有万人之多,刘琦所率的江夏郡人马也不下万人。曹军远道而来,所谓‘强弩之末勢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投降过去的军民又未必心服。将军如果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备同心协力,必能打败曹操!”
孙权听了大悦,于是定下孙刘结盟以对抗曹操的战略,这是史书对诸葛亮“舌战”的唯一记载。
至于张昭,他的确与诸葛亮有过接触,但二人的关系并不像大家印象中的那样一见面就剑拔弩张,反而比较融洽,张昭对诸葛亮的印象也非常好。
张昭比诸葛亮大25岁,早已名满天下,在江东的地位也非常显要。在张昭的眼里,诸葛亮只是一名青年才俊,而不是自己争辩的对手。
因为欣赏诸葛亮的才华,张昭特意把他推荐给孙权,希望他跳槽到东吴,但诸葛亮拒绝了这番好意。有朋友不解,诸葛亮解释说: “孙权算是好领导,然而据我观察,他能重用我,却未必能让我尽情地施展才华,所以还是算了。”
而张昭之所以看中诸葛亮,除了他过人的才能,还缘于二人的特殊关系。诸葛亮十多岁时随叔父离开家乡,就此与兄长诸葛瑾分手。诸葛瑾为避战乱,之后南下江东,一开始境况不太好,后来结识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很欣赏诸葛瑾,就把他推荐给孙权,正值用人之际的孙权将他任命为长史,相当于秘书长。
诸葛瑾到江东后与张昭的关系逐渐密切,他们的祖籍都在徐州刺史部,也都是从江北南下避难来的,出身和际遇相同,大概更容易交流和理解。张昭的儿子还娶了诸葛瑾的女儿,如此诸葛亮与张昭的联系就更紧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