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特点
2019-07-16杨一森
摘要:当前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高速发展,本文将对中国近几年来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进行简单系统的研究,分别阐述作为六大纪录片类型之一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热播原因。
关键词:中国 历史文化类 纪录片
一、对年轻受众的重视
在现今的文化消费语境当中,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针对年轻受众对节目做出了极大调整。首先从包装来说,当前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向着综艺化发展,慢慢摆脱了枯燥乏味的一贯形象。因此,纪录片行业开始努力包装自己的节目,把纪录片向着年轻化和娱乐化包装,开始做到寓教于乐,让年轻受众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感受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我国历史之悠久,文化之深厚。
再从舞台效果来看,针对年轻受众的改变更是巨大,之前的纪录片基本采集实景,画面的主角是物,而不是人。在《国家宝藏》前根本没有舞台一说,谁也没能想到一件文物竟可以用演员的小剧场演绎表现出来,而且其舞台效果极其炫酷,甚至一点不逊于其他主要运用舞台的舞蹈歌唱类综艺节目。这使得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特别受年轻人追捧,毫无疑问,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自从多了舞台,就多了一种表现手法。
最后从明星效应来讲,当前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越来越喜欢借用明星效应,不管是《了不起的匠人》的解说人林志玲和华晨宇,还是《百心百匠》里每集都有当红明星参与学习一项传统技艺体验传统文化,或是《国家宝藏》的讲解员用红极一时的“皇上专业户”张国立担任,以及当红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都借用了明星效应。
二、视角的“平易近人”
之前较为经典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主题大多涉及厚重的精英文化,“高高在上”的自身定位只能让观众“仰视”,这类纪录片专注于介绍或是讲故事,并没有考虑到广大观众是不是喜欢,导致收益惨淡,尽管口碑不错,收视率却是不尽如人意。大众文化作为左右文化的重要力量,精英文化面对它的冲击只有招架之力。当前的纪录片尤其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则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得不“放低身段”,选材越发地大众化,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以《行进中的中国光影》为例,片中将电影分类型进行讲解。解说词语言平易近人,解说人就像一名说书人,在给旁人认真且风趣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又如《传家本事》第二季第一集“他们的一天”中描述成都人的一天,将“掏耳朵”这一似乎难以登上纪录片“大雅之堂”的活动,记录在了影片里。片中还十分接地气地使用了成都方言,将“茶馆”描述成“家”,在观众看来,屏幕中的纪录片好像就是记录了身边发生的事。
三、突出故事性和趣味性
在保证纪录片最起码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当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一改之前“严肃”的面孔,开始和观众互动起来、娱乐起来,故事性和趣味性大大突出。如果把之前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比作一个死板的只会循规蹈矩的教師的话,那么如今许多纪录片就是一个寓教于乐受学生爱戴的有趣的教师,在向观众讲授知识的同时,加入了有趣的故事,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历史文化这么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纪录片。
以《百心百匠》为例,李亚鹏等明星参与了纪录片的录制,虽然这与纪录片定义中“不需要人的表演”看似相悖,但不得不说这样增加了传统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趣味性。比如李亚鹏学习古造纸术,住到简陋的房子里,为了亲自参与到造纸的过程中还弄伤了手。再如孙楠在西藏转山,明明自己有着严重的高原反应还要去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柯蓝学习制作夏布一丝不苟,还偶尔地搞怪更是增加了纪录片的趣味性。
四、树立大国形象和文化自信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尤其重视对国家形象的树立,坚定不移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纪录片当然要最先站出来响应国家号召,这就要求荧幕上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带有一定的主流文化倾向。
以《国家相册》为例,讲述了中国自1892年来的发展历史。摆设于中国照片档案馆的1000多万张珍贵照片,展现了中国125年的重大变化。这125年来,中国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国家相册》就像一个家庭相册,记录着中国这个大家庭的兴旺。相册一方面是给自己家人看,提高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外人展示,《国家相册》就是把中国的辉煌成就展示给世界看。这125年来,中国的进步速度令国际刮目相看,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文化、军事力量均名列前茅。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国家相册》和《辉煌中国》等主旋律纪录片一样,都是为了树立大国形象和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杨一森,男,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