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的审美本质看视觉文化下的架上绘画艺术
2019-07-16李璐
摘要:就广义的视觉艺术而言,形象表达是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艺术家的创作心理直接影响到将其思想贯穿于作品的全过程,并将这种思想的产物呈现给观赏者。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其所具有的审美功能不言而喻,因此成为其作为艺术作品表达方式的本质性特征。本文将从当下艺术审美方式的变革,探究传统架上绘画的当代效用。
关键词:艺术 审美本质 架上绘画 图像
“审美的问题是贯穿在整个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可以说,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属性。”①我们每个人对于美与丑都有自我的认知,就像米其林三星厨师做的牛排与我们日常品尝的牛排,在色泽、摆盘、创意、构造以及更深层的分子料理、甜度、辣度层面的差异,是我们能够通过味蕾和眼睛获取的直观感受。美感的获取亦是如此,是我们对于日常生活存在视觉上的必然感受,这种感受就像听音乐作品能否感知到希望或失望的气氛那样直接。
视觉艺术不同于听觉艺术,其所具有的形象特征是我们进行视觉识别过程中首先考量的问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下的视觉艺术已不再像传统意义的架上绘画那样,必须通过笔触的形成、色彩层次的分离与聚合以及形象的个性来審美;平面效应、裸眼3D、魔幻视觉等成为今天我们关注视觉艺术的热词,那么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在当下社会如何紧跟时代?如何引领大众从精神与技术双重层面建构传统的观赏过程?
一、对当下艺术审美方式的解读
古往今来,对于传统的视觉艺术,特别是绘画的发展,专家学者研究颇深。就架上绘画而言,“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凝聚了画家智慧与经验的画作,成为我们接触历史、接触本真艺术内涵的渠道之一。作为视觉艺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无声地告知观赏者何为艺术思想、艺术创作以及艺术精神,同时可以使研究者通过对作品的近观,进一步加深对艺术创作思想与认知的观照。
漫长的艺术史告诉我们,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开始的雕塑、油画创作,从具体的对“人”及“人性”的思考出发,逐步介入有关“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比例”的数字几何研究,并从此生成了有关审美过程、审美意象、审美态度的认知。人创造了陪伴人类成长的艺术,艺术之于人而言,是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的精神生活,且这种精神生活永恒地陪伴着人类。
当下,人的思想是虚空的还是丰满的,我们无法评价,但就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态度与方式而言,却发生着极大的变革。艺术品都具有审美功能、教化功能,抛开其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不说,仅审美功能一个方面,在当下的社会就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读图时代、通信时代、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阅读浏览方式已从纸介质到达了虚拟介质,尽管是科技进步的结晶,但也从另一方面降低了人所必须具有的阅读能力,从而带来许多“阅读困难”。关于视觉审美,依据人所接受的教育层次、经济实力和经验阅历的不同,出现了多种分支,且只有其中少部分人还能走进美术馆,近距离观察来自艺术作品的、精细的笔触,以及来自艺术家的深沉思考。
二、架上绘画之殇
融媒体时期下,装置、行为等艺术普及开来,绘画相对不被关注,使得绘画一度陷入低潮,“绘画死亡”“艺术史终结”的声音愈来愈强烈。但是,架上绘画凭借其不可替代的特征获取了在艺术史上继续存在的通行证。所谓“绘画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图像的冲击,而是在人们视觉疲劳下与传统的架上绘画再无共鸣,艺术家们由原来广泛地描绘现实生活美和创造艺术美的具象形式转为抒发内心审美情感的多样表现方式,架上绘画最初的意义被变更,艺术家们则认为是大众对图像的消费过剩,其实也未必认清了本质。
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艺术家预言架上绘画将退出艺术舞台。但事实上,架上绘画并未从历史中消失,尽管它被忽视、被抛弃,认为早已过时不再是主流,尽管其较媒体艺术而言并没有优势,但“如果艺术作品没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如果艺术作品只是其他物品中的一种物品——那么(从逻辑上说,无论何种情况),绘画和雕塑的氛围也将随之消失”。②架上绘画正是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特征,终将站在美术的前沿,不会消失也不可能消失。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情感连接是不可能被机械工艺所取代的,艺术作品时间上与空间上的独特性、艺术创作的唯一性不可替代。
三、架上绘画的当代效用
架上绘画出现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承担着传播、记录、愉悦的视觉功能。最重要的是由艺术家手工绘制而成,正如陶瓷、雕塑等传统艺术,已超出装饰、实用等意义,成为证明手工不可替代性的艺术载体。绘画这种最为直接的手工操作,是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所稀缺的工作方式,其珍贵性不言而喻。艺术创作于手随心,听命于艺术家内心的直观感受表达,艺术作品记载着艺术家与画面的共鸣与互动。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运用材料、色彩、技法,加入天然的感受力来进行创作,笔尖扫过画面时的丝滑、粘连;画面色彩的层层渲染;从线条的构图到色彩的布局,这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触是其他机械工具所不能替代的。架上绘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不但要完成基本叙事、记录等功能,也是艺术家作画背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其审美特征除了艺术的实践外,每一笔都包含了艺术家感情的投入,即“情感性”。在艺术家的眼里,画面所表达的不仅是对物体对象的再现,更多的是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情投入,除了符合人们审美标准之外,也需要展示时代特征的作品,而这其中的韵味,便是绘画的魅力所在,也是架上绘画的独特之处。
一部艺术作品,就像艺术家的“孩子”,倾注的是艺术家全部的技与艺,在我们一味追求时效性的历程中,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被忽略了,进而也就忽略了对艺术作品进行精神分析的过程。前文所提及艺术作品的唯一性与独特性,理应建构于我们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认知,而通过虚拟状态所获知的有关艺术作品的一切信息,有时会显得极为苍白,就像音乐作品的乐谱永远只是纸张,只有当其进入到排练与表演程序才能称得上音乐作品。
架上绘画并没有消亡与终结,或者说不可能终结,因为人类智慧的凝聚与沉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下生活在高速发展社会中的人们,首先要满足物质需求,在这样的需求能够满足的情况下,精神生活变得尤为重要,因而架上绘画所传递的有关艺术家的本真创作意图及其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当下的深刻思考,必然会影响观赏者的眼球,从而使画面的观赏群体重新走入架上绘画的世界。
艺术之美,源于历史、变于当下。当我们审视人类艺术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时代,人的思想同社会思想一道,构筑了深邃的精神世界。而当精神世界反映于艺术创作时,人的思想则需要通过色彩、笔触、层次、结构等要素被反映出来。如果说视觉艺术最为接近人,那么作为传统的架上绘画则是那最能够打动人心的视觉艺术,并能够使人心得到抚慰,使人所具有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并使审美过程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注释:
①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②(英)布莱顿·泰勒:《当代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徐建融.传统的兴衰[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4](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璐,女,硕士研究生,文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