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播媒体与豫剧艺术的关系
2019-07-16郑力源葛亚文
郑力源 葛亚文
摘要:豫剧艺术的发展跟传播媒体密不可分,或支撑其前进,或迫使其改变方向,尤其是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具有河南本土特色的豫剧电视娱乐节目,促进了豫剧艺术在21世纪初又一次蓬勃发展。《梨园春》中擂台的竞技性在满足了广大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又将传统的豫剧艺术呈现给观众,呈现出雅俗共赏的奇特景色。
关键词:豫剧 媒体 《梨园春》
一、娱乐化豫剧与多限制化传播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17世纪上半叶),是在河南周边地区盛行的小令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地方戏曲艺术发展而成的。据现代研究人员考证,古都开封及其周边乡县是豫剧艺术最早的诞生地。据碑文、《杞县志》及成书的《歧路灯》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河南地区梆子戏已经广为流传了,但中原地区广大,不同地方的方言会有不同,分为祥符调(开封及其周边地区)、豫东调(商丘及其周边地区)、豫西调(洛阳及其周边地区)、本地梆(豫东沙河流域)。
而此时的媒体行业(报纸、杂志等)在中国依然是官方传递政治信息与国家意志的内部通信工具,被称作邸报。在西方虽然最先改进了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术,并且在15世纪记录了哥伦布航海的壮举,但是当时的报纸也只是用于记录大事发生,直到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兴起,报纸这种传媒工具才成为平民接受信息的工具。
《杞县志》记载“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罗罗、梆、弦等类。”这句话表明了梆子戏是脱胎于宗教,在庙会、祭祀、集会的时候,以节目的形式出现,人人都喜欢的娱乐形式。显然这也证明了萌芽形态的豫剧主要的功能依然是娱乐,并且以世俗化的形式出现。而东西方的传媒工具,此时依然是奢侈品,豫剧作为地方曲种并不能享受这种高端的信息载体。
在豫剧已成形并且流传的清朝乾隆年间,此时是封建王朝的辉煌顶点,世间的风气是喜好高端与典雅,而豫剧生长在河南的乡间,并持续在民间传播。语言也是正统的汉族语系,曲调充满了河南地方特色。相比较同时代的京剧——徽剧,其生长在安徽地界,但后来却一分为二,即平民化的弋阳腔与文人化的昆腔,分别满足了高端与通俗的需求。《杞县志》记载“尤鄙恶败俗、近奉宪禁”。由此看来,此时的豫剧比京剧显粗糙与世俗,不为官方喜爱,又是在河南这一郑卫文化之地,传承郑卫之风,而古文人(官僚阶级与贵族阶级)尤其鄙视郑卫之音。河南又是汉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豫劇语言脱胎于河南方言。于社会审美导向、政治需求、统治阶级的爱好而言,豫剧只能在河南地域流传。
那么此时的豫剧艺术是如何传播的呢?据李玉莲所著的《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来讲分为三级:表演者、创作者与改编者、评论者。在没有具体、固定、广泛的传播媒体渠道的时候,人们的审美趣味会受到地域文化、统治阶级的兴趣、地理条件的限制。而豫剧的受众被限制在了河南及其少量的周围地区之中。在清朝,京剧的改编创作受到了鼓励,出现了如孔尚任等的剧作家,白话小说出现了如金圣叹等的文学评论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京剧与白话小说的发展。但是豫剧行业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扛旗帜的人物,只限于少量的班子在河南地区游走教学及表演传播。
二、功能化豫剧与官方媒体
经过了明末至清末的近200年时间,豫剧已经在中原大地上打出了一片名声,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与演出的路子,如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公兴班。而此时的媒体行业(报纸)也已经向大众化、民生化发展。二者有了初期的合作——1917年《河日报》评述了当时老三班之一的义成班,“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益向平民转化的媒体(报纸)同日益向高端化、艺术化转变的豫剧开始了融合。媒体需要豫剧来填充自身内容,而豫剧不可避免的商业化需要搭乘媒体的东风。但是这其中也有缺陷。
待到1918年,冯玉祥主政河南,其重视豫剧的社会作用与对底层人民的舆论影响作用,于是对数百名演员进行收编,将豫剧变作“服务社会”的工具。此时媒体的软弱性体现出来了。在欧洲诸国媒体受报业资本家的控制,而欧洲诸国多为商业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更将资本主义的逐利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西方媒体注重销量,更加关注民众的娱乐需求与文化需求。但是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主义与民主主义的过渡时期,封建思想依旧影响着当时绝大部分民众,大部分民众依然存在着盲目相信的特点,再加上当时中国的识字率虽然提升但是也极为有限,关于汉语的去留问题也是当时的热点话题。所以娱乐性和说教性并存、拥有广大受众的戏剧成为官方注重的力量,河南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封建势力存在相当大的影响力,政治的特殊性——外国殖民势力几乎没有入侵河南,地理的特殊性——处于第三级阶梯属于交通便利的平原但是并不是入海口,历史的特殊性——历史悠久,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诸如以上的原因,豫剧得以乘借官方媒体的东风,以宣传者的身份流行于中华大地,其间诞生了许多经典著作,如《涤耻血》《伉俪箭》《克敌荣归》等。
直到改革开放前,河南豫剧的身份从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到两岸交流的联系人,再到宣传政治思想的宣传员,一直以教化功能为重,凭借官方的交流会、慰问演出、样板戏的东风,整理以前的旧作并且不断进步创新。比如《朝阳沟》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例子,其内容与思想上是呼吁人们参与劳动、抛弃封建守旧思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其创作手法上,运用了反调的手法,《朝阳沟》的诞生也说明了豫剧艺术的政治思想宣传教化功能。
三、现代化媒体与新时代豫剧
改革开放后,豫剧表现出了整体衰落的趋势,但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等豫剧大家依然凭借专业实力与艺术造诣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河南艺术研究所的戏曲理论研究者也做过市场调研,发现豫剧依然有很大的市场,但是由于没有自己独特的媒体传播途径,大部分依然凭借口口相传与政府宣传的传播方式,大部分新兴媒体(广播、电视、电影等)受市面上舆论影响,认为豫剧“观众萎靡”“无人看戏”。1994年河南电视台抓住机会,开设了河南的明星栏目《梨园春》,一举将豫剧推向了全国人民的眼前,豫剧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自己的固定、流畅的传播途径。《梨园春》的成功在何处呢?
(一)娱乐化。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戏曲家们开始更加关注戏剧的娱乐作用,开始强调关注观众的心理,开始关注舞台布景、演员动作、灯光等。《梨园春》更是采用了主持人而非报幕员的形式,采用年轻、靓丽、活泼的庞晓戈与成熟、严肃、稳重的倪宝铎,其二人一静一动、一老一少很容易吸引观众注意力,尤其是庞晓戈清新亮丽,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二)平民化。《梨园春》的舞台上除了评委是专业豫剧演员之外,许多来参加的演员并非专业演员,只是喜爱豫剧的普通老百姓。如2000年度擂主张艳红,她是一个平凡的母亲,独自抚养着8个孩子,不仅满足了观众对豫剧欣赏的需求,更加满足了观众对演员德艺双馨的要求,通过竞技比拼与评委的专业点评,加上当时新颖的观众投票制度,使得每一位观众都有切身参与感。豫剧借助《梨园春》这一媒体,将自身与百姓的距离无限缩小。
(三)时尚化。首先,《梨园春》通过竞技式的比赛形式,将演员放在舞台上来比拼,正符合观众娱乐的心理需求,从古罗马角斗到奥林匹克体育竞赛,比赛这一形式自古以来都紧扣着人们的竞争心理。其次,《梨园春》添加了栏目口号“戏曲也疯狂”、向社会征集漫画LOGO等创新举动都表明了《梨园春》要将“土”和“古朴”的豫剧现代化、时尚化。
四、豫剧与《梨园春》的未來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智能化手机正在取代电视的功能,短视频正在取代电视栏目,成为新兴且便捷的娱乐消遣方式,借助电视这一媒体兴起的豫剧热正随着电视而没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韩国、美国、日本等娱乐业高度发达国家的电视文化正在占领中国市场,中国电视综艺向其学习、模仿,使《梨园春》雪上加霜。但是面对国外媒体文化的入侵,我国大力开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宣传,引导娱乐消费者重新重视传统文化,戏曲便是其不二之选。其能满足人们对音乐文化的喜爱,又具有服装文化消费者对复古服装艺术这一潮流的喜爱,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的韵律美与故事美。
总之,如今的媒体以便捷、精简、迅速为主,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政府对文化的导向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我们不妨重新温习豫剧的传统佳作,重新学习最古老、最中国的豫剧,以现代精简的思想,采用传统的写作手法,重新研究新时代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新民众文化消费心理,保持其通俗的本质,创作出有现代与历史交融之感的新豫剧。
参考文献:
[1]焦瑞.对豫剧当代传承模式嬗变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4).
[2]武强.河南豫剧剧目之历史考察[J].地方文化研究,2013(04).
[3]郭可俭.豫剧起源新探[J].中国音乐,2007(04).
[4]陈国华,潘薇.河南省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豫剧为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01).
[5]卢焱,蒋愈红.《梨园春》的传播学思考[J].广播与电视,2003(09).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DCY2017007;指导教师:陈薇,王俊霞)。
(作者简介:郑力源,男,郑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学;葛亚文,女,郑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