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丝马迹”非马痕

2019-07-16孙晓利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丝虫灶王爷蛛丝

孙晓利

“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多数人认为“马”就是马牛羊的“马”,所谓“马迹”就是“马蹄痕迹”。连《汉语大词典》也将“蛛丝马迹”释为“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蛛丝”确实细微不易被发现,可是马呢?马可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称不上“隐约、依稀”,很难和“蛛丝”相提并论。

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叫灶马的昆虫。

灶马的学名叫“突灶螽”,属于直翅目蟋螽科。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常出没于灶台与杂物堆的缝隙中,以剩菜、植物及小型昆虫为食。它爬过的地方通常都会留下一条不太明显的痕迹,即我们说的“马迹”。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记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由此看来,“灶马”是可以简称为“马”的。“蜘蛛”和“灶马”体形相近,同为昆虫,两者并舉是合适的。“蛛丝马迹”最早出自清代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亦可写作“蛛丝虫迹”“蛛丝鼠迹”。清人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九回:“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又九十三回:“七绝一诗,拖起婚姻,有蛛丝鼠迹之妙。”此处的“虫迹”正是“马”是灶马的一个佐证。

既然灶马是一种昆虫,那为什么不叫“灶虫”呢?这和“马”的引申义相关。《说文》:“蝒,马蜩也。”段玉裁注:“凡言马者谓大,马蜩者,蜩之大者也。”又桂馥《札朴》卷九:“马蚁,蚁蛘,皆蚁之大者。”人们称其为“灶马”,可能因为它在人们常见的昆虫里个头儿算比较大的,“状如促织,稍大。”此外,还可能与人们对于丰衣足食的企盼心理有关。“灶马”相传是灶王爷的坐骑,灶台上经常有灶马的痕迹,说明灶王爷经常光临,自然预示着衣食无忧。

可见,事物名称往往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蛛丝马迹”的“马”解释为马牛羊的“马”,当然也说得通,但远不如释为灶马更合理。

猜你喜欢

丝虫灶王爷蛛丝
Task 3
Task 3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犬恶丝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灶王爷的“脸谱”
犬恶丝虫天冬氨酸转氨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分析
“捉虫”科学家
敬灶王爷的传说
灶王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