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丹诗词选

2019-07-16

参花(上) 2019年7期

别珲春二十年重访有记三首

珲春龙虎石刻三迁后得寻记

二十年后重回珲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龙源公园寻找龙虎石刻。但几番寻找并未发现,只好带着满怀的失落和疑惑去“一眼望三国”的防川。一路上,无论是张鼓峰事件纪念馆还是最窄国土洋馆坪,都让人止不住心潮澎湃、血脉偾张,都让人坚信龙虎石刻就在前方。果不其然,待到行至吴大澂坐像前,放眼望去,远远的三国交界处,一座高耸入云的五角飞阁赫然在目——心头不由一热——龙虎亭长大了,变成了龙虎阁!而经久未见的龙虎石刻,辗转三迁却愈加岿然!

芒鞋遍踏河两岸,三番未见龙虎亭。

当年勘界屡失地,立马横刀吴大澂。

寸土不让土碑立,龙骧虎视铁骨铮。

迁民实边保家国,图们江口有渔翁。

苏日交手风云变,锈船重锁张鼓峰。

清卿像前长嗟叹,举目慨然豪气生!

巍巍高阁临江渚,翼翼五角破云层。

警世勒石血犹沸,辗转三迁志未更。

丹心岂容没荒草,重整河山有后生!

(作于2017年4月10日)

注:①珲春龙虎石刻,是清代民族英雄、金石学家、书画家吴大澂在奉命勘界时亲手镌刻并立下的石碑。石碑上,并排着两个篆书大字“龙虎”,遒劲有力,尽显龙骧虎视之气概。当年,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一八八六年,在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占的谈判桌上,会勘中俄边界的钦差大臣吴大澂据理力争,迫使沙俄重立土字碑、并对中国的出海权做出妥协:图们江口的出海权虽不能共享,但中国船只可以借道出海,俄国不得阻止,还设法收回了黑顶山地区(今珲春敬信镇)。吴大澂的战略眼光和爱国精神深受后世景仰,该石碑后来先是被迁入珲春龙源公园内以六角亭遮风挡雨,后于二〇一三年被迁移至防川风景区的五角高阁之内,并将该阁命名为“龙虎阁”。

②清卿,吴大澂的字。

题张鼓峰

张鼓峰,又称刀山。在珲春防川边境,今为中俄界山,海拔只有一百五十五米。一九三八年,日军对外扩张的线路尚未清晰,海陆两派相持不下。为试探苏军实力,七月末至八月初,日军发起挑衅,在中国领土上与苏军激烈交战,双方死伤惨重,最终和谈,“二战”战火遂移向欧洲。但张鼓峰附近的中国居民被强行迁出,吴大澂一八八六年勘界时争到的出海权也再次失去,直到今天还没有重新赢得。

百米敢称峰,万弹夷不平。

苏日初较力,共殁六千兵。

战线欧洲转,刀山烽火停。

炮偃烟未散,怆然犹在胸。

望海十余里,何日船再行?

(作于2017年4月10日)

三月初七返防川

刚登上三国交界的防川龙虎阁,就收到了二妹的祝福短信:大姐,生日快乐!这才记得,自己四十七岁的生日到了。再抬起眼睛,不觉间已视线蒙眬——这个地方,在我于珲春成婚那年,父母一起来过,只是,当时还没有这个龙虎阁,还没有这么多游人,土字碑还没有被封罩保护起来,他们被热情款待,登临的是对面的哨所瞭望塔。屈指一算,当年的他们,也就四十七岁。

四十七岁生辰日,信游未期返防川。

土字碑前路仍断,图们江里水犹寒。

忽忆双亲曾到此,当时恰同我华年!

仆仆千里为嫁女,碎碎万般求儿安。

鬒发英姿灰烬灭,丹心锥透情何堪?

此时此地皆天意,应谢严慈将我怜。

恐扰神明忙闭泪,三国一望且凭栏。

(作于2017年4月10日)

锦江木屋村纪行三首

锦江木屋村,坐落于抚松县漫江村。全村大约二三十户人家,所住房屋俗称“木榼楞”,均由木头制成:圆木垒高后覆上泥作墙,掏空后直立作烟囱,截开吊起来作灯罩,树皮一层层摞叠成房瓦,细树枝匝成篱笆,还有轱辘井、牛爬犁、手工磨坊、大火炕和院子里开屏的火鸡、房檐下火红的辣椒串儿、小路旁新蘸的糖葫蘆……再加上雪的映衬,宛如藏在长白山深闺中鲜为人知的美丽少女。相传,木屋村落始建于清代,当时皇帝为到长白山祭祖而派出人马往东北驻扎,修建驿道,但功未成人已逝,驿道搁浅,所派人马却于此地世代繁衍,使木屋文化庚继流传。后来,日本侵占东三省时,在当地实行并屯管理,即把几个村屯并到一起,分散的木屋形成了集中的村落,至今人迹未断,保存完好。木屋村隐于深山,十多年前才被偶然发现,民风极为淳朴。我曾三赴木屋村,分别有记。

戊戌狗年正月初二赴木屋村纪行

风闻初二拾柴(财)日,恰向漫江觅小村。

几度擦肩曾抱憾,三番入梦竟牵魂。

晴空朗日接天路,故道新辙沃雪村。

错落依山房列秩,相邻起脊舍连屯。

柴门尽敞迎宾客,荜户皆炊具酒豚。

进院犘观“木榼楞”,木墙木瓦木乾坤。

还兼隧木空烟筒,更有木灯醉眼昏。

稳步爬犁牛代犬,开屏比凤火鸡春。

随缘信坐农家炕,巧手草编古意醇。

走马观花嘘日半,一知半解愧遗存。

须归主灶团圆饭,暂却齐眉腊酒浑。

再度冰开风醒柳,重来木厝数年轮。

(作于2018年2月17日)

暮春时节二赴木屋村纪行

相诺河开柳醒日,迟来立夏暮春时。

清街闭牖空宅院,雪褪真颜竟不识。

敝帚虚执学洒扫,麻绳劲绕仿提汲。

幽窗闲话云舒卷,小径逡巡影漫移。

不信桃源别处有,称名又恐遁无迹。

(作于2018年5月2日)

己亥猪年正月初二三赴木屋村纪行

常忆去年初二日,木屋村里共拾柴(财)。

三唏今岁山颓瘦,却遇天公送雪来!

细腻纯洁银世界,幡天飘素地凝白。

驱车且趁时辰早,野陌恰酬耐雪胎。

玉树琼枝争粉黛,丹青水墨任人裁。

氤氲气象朦胧看,如梦如诗何畅怀。

径向林深寻故道,山村闭户九空宅。

思来应是游人少,难免停炊冷灶台。

又遇爬犁牛步稳,无寻比凤鸡徘徊。

糖葫未蘸空匝寂,徒引涎垂暗自揩。

幼犬殷殷相媚唤,隔篱悯悯尽夸乖。

临辞原地再合照,岁岁今朝岁岁拍。

(作于2019年2月7日)

日光山华严寺即题二首

日光山,在延边州图们市境内,据说那座山是每天接受第一道阳光洗礼的地方,故而得名。山上有一座寺庙,建筑非常特别,有着鲜明的朝鲜族风格。寺庙里有很多石刻的小沙弥,造型活泼有趣;大门外的“三不佛”也令人印象深刻。

华严寺印象

日光山上华严寺,朝鲜来风迥不同。

水月先师开示处,云山已过万千重。

题“三不佛”

是非烦恼如何了?锡杖明珠指路灯。

三个沙弥三道诫,勿听勿看勿言声。

(作于2018年11月10日)

两赴吉林市有题三首

初秋松花江边漫步随笔二首

之一

吹面微凉秋尚浅,漫江彻碧宇尤蓝。

浮云信手撷三片,万里江天并我还。

之二

迎风斜逆伞,借雨问轻烟。

此处松江水,可曾渡御船?

(作于2018年9月6日)

过吉林文庙

吉林文庙,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中国四大文庙”,是清朝在东北建立的第一座文庙,也是迄今为止东北最大的文庙。今日一过,虽树木凋敝、人迹罕至,但清冷静谧中倒平添了几分肃穆,似乎更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之气概。只是,令人不解的是,按例,文庙南面的照壁本是封闭的垣墙,只有本地出了钦点的状元才可辟门,而这座文庙建成时,科举制度已废,不知为何也开了高门。

南厢照壁辟高门,谁点状元拜圣人?

毓秀钟灵承一脉,空枝古庙自精神。

(作于2018年11月6日)

九台纪行三首

八台岭今昔

八台岭,恰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中间,处九台区沐石河镇境内,海拔六百八十八米,为长春市第一高峰,可谓居要道、扼咽喉,是长春“空港新城”的摇篮之地。据说当年乾隆东巡祭祖时曾登临于此,指点饮马河、目送松花江。

九台故垒八台岭,危冠长春第一高。

祭祖乾隆巡幸处,柳条编外尽萧萧。

龙荒蛮甸沧桑变,空港新城欲弄潮。

幽谷深山人尚少,蜂蝶曼舞我陶陶。

归去来兮近百年

八十七岁的大姨夫带着儿孙回到出生地沐石河镇。坐在八台岭下,看着五岁的孙儿登上了自己从来没有登上过的八台岭,与同样皓首清癯的表兄手牵手徜徉在小路上……那神情、那背影、那风那云、那所有的一切,都是何其美好,何其动人。

八台岭上云悠悠,哪片曾经照百年?

照过百年邀对坐,孙儿可似旧时颜?

沐石河畔草绵绵,岁岁荣枯也百年。

阅尽百年兴废事,并肩执手回从前。

打秋风

新苞米下来去尝鲜,是盛夏时大姨夫与九台亲人的承诺。早秋,一呼百应,组团“打秋风”。

姨丈一呼声赫赫,九台践诺“打秋风”。

院门未进香迎客,野灶烤炉美味烹。

随手小园摘秀色,举足垅亩看收成。

青纱帐里人沉醉,座上三呼始应声。

举箸迟疑样样好,精筹细划恐难撑。

殷勤相劝主人意,饕餮忘形俨醉翁。

半百初尝“粘耗子”,卅年又见杞实生。

“天天”还是从前味,一粒勾出万丈情。

酒籍情浓人不醉,耄耋三两拒何曾?

歸途屡屡寻标志,怕使再来忘路程。

(作于2018年8月12日)

济南游有记五首

稼轩生平纪

济南之行,收获实在太多。隔着时空,静对那么多优秀的灵魂,慨叹于他们的际遇,倾倒于他们的文采,陶冶于他们的情怀。能记者少,不能记者多。记得而迟迟没有落在笔下的,就是辛弃疾。念念在心,最终以生平之纪的形式成文。记得在瞻仰辛稼轩纪念祠的时候,曾有一个红红的石榴忽然从树上落下,滚入我的怀中。权作相谢吧!

生在金朝心向宋,韬光养晦二十年。

一朝聚义呈归表,匹马长驱斩佞奸。

名重两淮君主异,江阴签判始为官。

位卑不易复国志,《十论》铮铮《九议》虔。

沥胆披肝何耿烈,修文偃武岂心甘?

谏言民本强军备,“飞虎”抗金百姓安。

独树一帜不媚众,革职遭罢隐瓢泉。

一腔忠愤补天裂,满纸激昂诞稼轩。

二会鹅湖留和唱,知交朱子武夷山。

闲居弃用十八载,应诏抗金再阵前。

年过杖乡心未死,单车就道气冲天。

厉兵秣马正帷幄,政见不和又遇谗。

几度三番终再诏,忠魂抱恨殁铅山。

临终犹唤“杀贼”去,荡气回肠天地间。

自古英雄皆运舛,金戈作笔走江山。

龙腾虎掷多豪放,幸有东坡可比肩。

身后也曾蒙圣谥,“少师”“忠敏”盖棺难。

当年独葬朱熹日,曾有铿锵肺腑言。

字字读来堪自用,永生不朽何卓然!

注:朱熹去世时,由于庆元党禁,其故旧、门生无一人送葬,而辛弃疾打马而来,守棺哀悼,并写下祭文。文中盛赞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斯人斯言,令人血热泪流。在我看来,这十六字,同样恰当于辛弃疾自己。

漱玉泉边访易安

济南之行的最后一个上午,特意起早重游趵突泉,一半以上是为了再度瞻仰李清照纪念堂及其旧居。纪念堂正厅叫漱玉堂,堂前女词人全身石膏雕像温婉飘逸,两边有一副長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厅中还展列着女词人的生平及行踪图。而后院“静治堂”,则是李清照婚后与赵明诚居莱州时其府第的名字;西面其旧居,则叫“有竹堂”,是李清照与父母居汴京时府邸的名字。这样的设计,是想让词人归来的灵魂不再漂泊吗?

寻常语度八音律,婉转词吟九曲肠。

魄淬金石魂未去,来归漱玉易安堂。

大明湖畔拜南丰

在大明湖的东北岸,北水门上汇波楼的南面,有一处古迹,叫作南丰祠,是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南丰先生”的曾巩的祠堂。曾巩本是北宋时期江西南丰人,曾任齐州知府,也就是今天济南地界的父母官。以前只知道曾巩的文章“稀世有”“独超轶”,对后世影响深远,有幸参观南丰祠,才略知其治政之事。据载,曾巩在齐州不但留下了很多诗文佳作,而且推行新法、惩治恶霸、减轻徭役、改革教育,使百姓安居乐业、治下一派升平。北水门就是他在任期间修建的水利工程,杜绝了积年水患。相传,在他转任时,齐州百姓不舍,吊桥高挂不放他出城,他只能连夜偷偷启程。后世为纪念他,在北水门上修建了汇波楼,在汇波楼前又盖了曾公祠,后更名为南丰祠。今天的南丰祠,分为大殿、南丰戏楼和雨荷厅等。雨荷厅在今天,因为琼瑶笔下的夏雨荷,也许比其他更广为人知,确实是个折柳听荷的最佳去处;南丰戏楼据说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了,每天循环演出传统曲艺,可惜我们时间不充裕,南丰戏楼的戏没有听成;而大殿,则是庄严肃穆的圣地。堂前两侧抱柱上面悬着楹联:北宋一灯传作者,南丰两字属先生。里面正中立着曾巩的全身木雕像,是用曾巩故乡南丰的千年香樟制作的,十分质朴传神。我们去时,南丰祠里还陈列着“剑门老人”孙墨佛先生的书法珍品多件,耐人观瞻。

北水门前读旧记,南丰祠里仰曾公。

文章盛誉独超轶,掩却知州济世功。

治水轻徭新教育,安民实廪政和融。

花堤柳榭传佳话,城闭相留百姓拥。

马上飘然辞趁夜,汇波楼下水淙淙。

沧园一掬

沧园,离趵突泉不远,原名勺沧园,意为“沧海取一勺”,是明朝倡导文学复古的“后七子”领袖、后被尊为“宗工巨匠”并影响远及清初的文学家李攀龙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因其号“沧溟”,后人遂改此园名为“沧园”,并依照他回乡归隐时所建的“白雪楼”旧制在园里建设了这个四合院式的古典建筑。现在,“白雪楼”的匾额高悬于楼上,李攀龙的正身塑像端坐于堂前,其头上“大东风雅”的牌匾言简意赅地向人们诉说着李攀龙公认的历史文化地位;沧园的其他院落,已经被辟为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纪念馆,分为无陋山庄、藕华楼、萝月堂、瓦壶斋四个部分,陈列着两百余件大师的遗作、收藏品等,画作笔笔栩栩然,藏品件件脉脉然,十分珍贵,因其夫人幼居济南而得捐于此。在院子中间,立着一块太湖石,上面刻有“蓝已青矣”四个字,源自作为老师的齐白石先生在王雪涛画册上的题赠。抚石而立,十分感慨于为师者的襟怀和后学者的造诣。泉水何源?沧海取一勺,一勺鉴沧海。

寒门稚子读书地,巨匠宗工归隐居。

“蓝已青矣”涵气脉,一勺沧海畅清渠。

飞轩邀坐大明湖

走在大明湖畔,正值“日高人渴漫思茶”之际,忽见旗幡招摇,“与谁同坐轩”匾额赫然在目。当下有些恍然:“与谁同坐轩”不是在苏州西园吗?小小的,静静的,只能盛得下清风、明月和苏东坡。虽然不解,也慨然前往:莫负远来,相邀一坐,恰遥对超然楼,何其自在清凉!

本在西园幽僻处,何来贩水大明湖?

清风明月咸邀坐,恰对超然尽一壶。

崂山游记二首

随雨而茶

贯耳倦听风啸海,凭窗闲看浪激石。

清茶一盏桃三个,谁赐今朝共饮时?

崂山山海之居待日出

九曲八环雕龙嘴,面朝黄海倚崂山。

天蓝水碧白云弋,树绿瓴红墨燕旋。

举目长空多画卷,低头沃野遍茶园。

百读不厌两相看,斗转星移月已阑。

此刻相惜君似我,听风辗转睡难安。

合衣索性临窗坐,共待东方欲曙天。

注:雕龙嘴,是崂山脚下、黄海岸边一个小镇的名字;山海之居,是一个海景民宿的名字。

长白山纪行三首

之一

鬼斧神工大裂谷,云遮雾罩长白山。

超然几朵菇擎伞,正护苔花学牡丹。

之二

蘑菇如伞藓如毡,峡谷云端遇等闲。

造物由来偏爱我,随时到处做神仙。

之三

一周两上长白山,也见瑶池也见岚。

幻化万般皆似梦,风云三秒不同天。

杜鹃上次开漫野,苔米今来开满川。

所遇随缘皆恰好,谁说美景相见难?

立夏时节赴清乡村纪行五首

之一

清明谷雨空筹划,立夏梦成向小村。

夹道粉墙新一色,半腰雪树恰青春。

忙山闭牖无从问,谁辨回家哪扇门?

未嗅陈香楣罥艾,空听新燕垒无寻。

之二

空舍隔冬闲已久,山无暖透送泉迟。

小童不信能担水,伸手相接欲漾时。

之三

燕燕殷勤相媚好,新巢始垒故檐前。

休惭当下空白羽,且向厅堂问旧年。

之四

花方烂漫莱方好,叠翠织金立夏山。

雀跃虎伏身物外,轻摘细嗅自神仙。

之五

挎篓背筐何意气,半山力尽复筋疲。

空说隐遁武陵去,未晓陶源也渴饥。

应记奇功小火炕,舒经活络利生息。

还家早趁精神好,宏愿逢人莫再提。

(作于2018年5月)

题黄刺玫二首

如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花儿,那么,我并不希图名贵,首先选择黄刺玫。

之一

雕瓷砌玉兼凝蜡,镂雪泽脂复塑冰。

沁润宜人香气远,蓬勃向日舞姿莹。

脱胎自有柔中刺,坐骨天成叶底锋。

守志洁身焉可亵,难折枝下任人评。

之二

逢时几瓣花开早,一日三秋我自痴。

岂避风威徒窃叹,偏从刺颖觅压枝。

千蝉万复蝶无辨,左照右拍人愈迷。

黄中内润青春恰,绛袖同翻不老旗。

开卷有感三首

莫听那声《何满子》

读到《唐诗纪事》里这样的记载:“武宗疾笃……上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愤。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掩卷慨然。《何满子》是怎样的曲调呢?竟让那位孟才人一唱绝尘,肠已断而脉尚温?

长嘘古调绝尘久,暗悔此身转世迟。

竟有一声《何满子》,教人肠断脉温时。

读李白《古风》(其三)感怀

李白的《古风》(其三),起伏开合尽在字里行间,实在惊心动魄,令人心绪久久难平。且借势,习写一首七言古风。

秦王一剑六合扫,虎视雄雄诸侯来。

十二金人平兵戈,函谷从此向东开。

会稽瑯琊功铭勒,阿房宫侧砌泉台。

既已修罢骊山墓,何遣徐福向蓬莱?

秦女楼船去不返,金棺寒灰土里埋。

连弩射鲸奇若幻,一笔回锋梦陡哀。

今读古风皆历历,不死还应谢李白。

读《诗经·小雅·天保》随记

《诗经·小雅·天保》,是周宣王登基时,作为养父、老师和臣子的召伯虎所献的贺词,通篇都在强调君权天授、祈祷洪福天佑、热望太平天助。作贺之人,召氏,名虎,谥穆,又称召穆公。史载,周厉王暴虐,引发国人暴动,情急之下,召穆公把太子稽靖藏匿在家,并用自己的儿子替太子赴死。周厉王死后,他拥立太子即位,即周宣王,并与周定公一起辅佐周宣王,史称“周召共和”。他还奉宣王之命平定淮夷,其事在《大雅·江汉》中有记:“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由此可见,召伯虎不仅是个有勇有谋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罕有的忠义之士和大诗人。

人人交口赞程婴,天下鲜知召穆公。

舍子藏孤周靖立,颂祈《天保》盼中兴。

白山湖印象

未曾自负甲天下,无奈人称北桂林。

秀岭巉岩车马少,平烟旷水燕飞频。

神奇最数来时路,四绕三弯九曲深。

柳尽途穷忽迫岸,山高水渺入云村。

阡迎陌引武陵去,从此桃源世外人。

携游辽源金州红叶岭有记

看罢长白五彩绣,缘何索骥向金州?

远山秋色千般好,未有诸君共畅游。

上网搜得红叶岭,百十公里东南头。

一呼百聚趁天早,过陌转山若探幽。

“尽染”“揽枫”亭对望,芒针阔叶树分秋。

天公随手泼油画,万种深浓入眼眸。

醉里身如五角叶,随风起舞自悠悠。

(作于2018年10月5日)

注:尽染、揽枫,是岭上相对而立的两个亭子的名字。

探病有得

去医院看望病中的好朋友,相陪半日,阳光灿烂。朋友病房的窗下,蒲公英开得已成规模,向阳处的都花落成伞,背阴处的还在盛开;房檐上一群燕子似乎刚刚相聚,叽叽喳喳,往来穿梭。与朋友一起,把被子晒在阳光里,也把自己晒在阳光里了。凉亭里的木凳被晒得暖暖的,坐在上面闲看花间燕影,闲谈病里心得。朋友感叹:能顺畅地呼吸、自由地活动手脚、平平常常地吃喝拉撒睡,本身就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幸福!我心戚戚。回来后,朋友通过微信给我传来了照片:病房旁边小河中的野鸭又在竞渡了,生机跃然,喜乐跃然。

窗下花开如故旧,檐前燕语似曾闻。

闲亭日影移三寸,远岸鸭泅动两痕。

景色分明同样好,风光莫比此时新。

今从病榻抽丝茧,常谢天公点化人。

(作于2018年5月19日)

佛光岩即景

尝于闹市修禅定,偶在深山遇如来。

崖高圣祖应近在,神水莲花树灯台。

过茅台古镇有感

盐船已淡咸滋味,酒巷犹深浅品香。

赤水河边重觅渡,金坛破处正酬江。

且献共和国六十九岁华诞

天赐澄明风舞袖,地呈锦绣我吟秋。

此心愿作如花葉,片片深情沃九州。

(作于2018年10月1日)

观建军九十周年朱日和沙场阅兵电视转播实况有记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大漠点三阵,强国无病夫。

甜在舌尖思在心

闺蜜寄来农家自酿的四种蜜:荔枝蜜、荆条蜜、椴树蜜、葵花蜜。电话里,说起追着花信由南向北采集花蜜的过程,闺蜜说,看似浪漫,实则背井离乡、空山野陌,十分不易,还不如自由自在的蜜蜂呢!而“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杯蜂蜜在手,且自惜福吧!

也学酿蜜何其好?采尽大江南北春。

却道深山空寂寞,何如振翅自由身?

穿花度柳飞终日,碌碌劳劳为谁人?

蜂若可言应羡我,一杯在手养精神。

玉簪作纸志余春

夏天真的到了。树木里,绿色俨然成了绝对的主角。不仅松柏杨柳榆桦这些叶树摇曳舒展、生机勃勃,那些曾经繁花满枝的梅樱杏李桃梨,也在芳华落尽之后,再度被新发的碧叶和初萌的青果所装点,再度开始了由简入繁的里程;而各品海棠,虽然盛放在枝头,颜色却转向浅倦;稠李和丁香倒是神采奕奕的,山荆也依旧洁白如雪,黄刺玫、树锦鸡儿、红瑞木和各类忍冬次第新开,但这些统统掩映在绿色的大背景之下,跟无叶或少叶而葩的春花的姿态已经截然不同了。阳光炽热而明亮,一切都洋溢着奔放的情绪,就连香气,也在丁香和稠李的率领下变得浓烈起来,不似春天的清新含蓄。站在绿的华盖下,脚边是蓬勃的玉簪,几片落英点缀其上,仿佛在替我们惜别春天,拥抱夏天。

海棠半老山荆倦,杏蒂初盘夏木新。

恰有玉簪余地种,芳菲落处志余春。

初春友谊公园晨行

红未深浓绿也轻,寻春再作绕湖行。

偏离水鸟低飞处,总远啼莺隔岸听。

探病相赠

风物眼前君未见,小疾无奈也羁身。

常存此憾多珍重,莫欠流年好个春。

雪后过杏花园

三冬新霁后,偶过杏花园。

老树经风久,虬枝耐岁寒。

无香休落寞,有雪恣流连。

畅望芳菲日,人间四月天。

(作于2018年1月15日)

姐妹弟兄庆团圆

腊月二十五,姐妹兄弟大聚会,是小年,也是大年。

举杯辞过往,无聚枉说年。

怎奈成家各,生息自画圆。

严慈皆去后,更念共承欢。

且篡团圆日,开怀这一天。

正月初八逢雪

农历正月初八,是传说中众星下界的日子,称顺星节。老家的习俗,是要蒸各种面食的,取“发”之瑞意。

地气蒸云上,天公筛面来。

家家笼屉里,朵朵玉花开。

春雪

最是天公怜弱小,新棉恰抵倒春寒。

入窠偏厚枝疏处,化水先洇梗末端。

待到香徐花竞早,休驚碧透草出全。

当然万事皆同理,若教春归且道天。

(作于2018年3月1日)

寻春行之荚蒾如火

雪里丹红耀眼,荚蒾洗净积尘。

远观似焰如火,近看浓霜浅痕。

(责任编辑 徐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