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啦啦操团队凝聚力的研究
2019-07-16李小芳谭成清
李小芳 谭成清
摘 要:啦啦操是一项集体项目,即使是技巧啦啦操最小团体的比赛至少也有5人,更何况是舞蹈啦啦操这样的大团体项目,作为一个集体,如何将这个团体发挥到最高水平,如何在比赛中拔得头筹,我觉得教练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训练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技巧啦啦操更是如此。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技巧啦啦操团队的凝聚力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涉及技巧啦啦操的项目特征、技巧啦啦操团队凝聚力的分析、影响技巧啦啦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的策略等几方面展开探究,旨在为我国技巧啦啦操的训练提出相应建议,让我国技巧啦啦操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团队凝聚力
一、前言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对巨大的就业和生活压力,人们为了保证生活质量不会下降,体育运动自然也成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目前高素质的人才来说,他们对于体育的理解不单单只是局限于身体行为上,更有可能上升到精神层面上,全方位的了解体育的潜在价值,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得一个诸葛亮”,这就突出团队的力量,牵引到技巧啦啦操中,即是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团队凝聚力是体现的一个团队无论成功失败,都互不抱怨,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在训练时遇到挫折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技巧啦啦操不同于舞蹈啦啦操,它有它的特殊性,简单来说,它也是一个高危项目,需要在高空中完成各种抛接、翻腾动作,还有多层的金字塔,作为尖子,需要将自己的生命交到底座的手里,底座的责任重大于泰山,尖子需要完全的信任底座,底座也得给尖子百分子百的安全感,只有这样,一个团队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才能实现集体与团队共赢的机会。
二、技巧啦啦操的项目特征
(一)技术特征
技巧啦啦操动作结构的复杂性和惊险性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这也是技巧啦啦操的魅力所在。技巧啦啦操的存在包含了许多技巧动作,体操类的翻腾、健美操的基本操化,舞蹈啦啦操的旋转、技巧类的抛接等等,都构成了绚丽的技巧啦啦操成套,其中,技巧啦啦操的核心所在,就是多人完成托举、抛接、金字塔的姿态,托举动作是指尖子由一人或一人以上做不离手的肩位和高位的姿态,它又包括多种上法和下法,抛接是指尖子由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做离开手部做空中姿态的一种做法,尖子可在空中完成各种翻腾和转体动作,但是受级别的限制,上法和下法也是多种多样,金字塔是指一位或多位尖子被多位底座结合而成的造型以垂直的姿态站立,它可根据级别来划分难度,一般至少有一层半高,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的技巧啦啦操比赛最好也就三层半高,从以上的分析的得知,要想完成各种难度动作,就离不开团队之间的协作和高度的默契感。其次是技巧啦啦操的惊险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技巧啦啦操比赛中,会有雷鸣班的掌声,惊险性的动作来自于底座与尖子的完美配合,但是对于尖子的要求会更高,它要求尖子必须有极强的平衡性和较好的体操基础,还得有顽强拼搏和敢于表现自己的意志品质。
(二)团队特征
團队凝聚力在技巧啦啦操中最能得到体现,队员之间唯一的信念就是,底座鼻血保证尖子的安全,尖子必须完全的信任底座,保证做动作的时候不失误,技巧啦啦操的成套动作至少包括口号、操化,抛接、翻腾、托举,金字塔六种元素,要想把这一套成套技巧啦啦操做到零失误、完美的展示出来,会有些许难度,它不仅需要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还需要每位成员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灵活的移动,因为在比赛或者训练中,谁都无法预测尖子在做难度动作是的一个状态,或者是底座的发力不一致问题,都会让尖子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所以,这时,必须要求底座能够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灵活的移动,只有保证所有队员的安全性,技巧啦啦操的作用才实现了它真正的作用。
三、影响技巧啦啦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
(一)项目自身的条件限制
技巧啦啦操相比于舞蹈啦啦操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舞蹈爱好者受家庭、学校的影响,可能更偏向于选择危险性较少的舞蹈啦啦操,加上技巧啦啦操本身的难度也比较大,对队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想练出一定的成绩,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技巧啦啦操属于难美类项群的项目,难度的展现是它的核心价值,级别越高,难度越大,观赏性就越强,而难度动作不是一个人就能表现得淋漓精致,它需要多人的配合才能给观众一种震撼力,比如说:抛接和托举动作需要底座发达的上肢力量和腿部力量,翻腾需要队员们较好的体操基础、核心力量和弹跳力,尖子就更不用说,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弹跳力,柔韧性、空间感,敏锐的观察力,但是这些优秀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后天刻苦的训练才能获得,加上训练的危险性,常常伴随着受伤,许多教练员也不敢上太难的技巧动作,队员们也觉得太辛苦而形成疲惫的心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阻碍了技巧啦啦操的发展。
(二)安全问题的保障
开展任何训练,教练员与学校强调的第一件事就是安全问题,特别是技巧啦啦操的训练,不要求能做多大的难度,尽力而为,安全第一,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安全得不到社会保障,学生参加技巧啦啦操的训练,是希望能在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训练队更够更加锻炼自己意志品质,可是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动作岗位的缺失无疑是给了运动员大大的一击,加之可能在运动中受到的损伤也得不到社会保障,这样一来,就大大的减少了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还有就是藏地和器材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场地与器材得不到保障,技巧啦啦操是一项集体项目,常常伴随着队员的跑位,还要做一系列抛接与翻腾动作,在完成这些动作的前提就是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练习翻腾时,就需要有弹性的体操垫或者小蹦床,而且也可以防止出现意外时,弹性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对膝盖和脚踝的损伤,再者就是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素质,由于没有专业的体操垫,运动员在做动作时害怕自己受伤诶有心理顾虑,容易出现而忘记动作或者动作变形,这都是会影响整个队伍在赛在场上的发挥,还极易出现运动损伤。
(三)训练体制的完善
有目的、有任务的训练计划,可以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技巧啦啦操的训练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难度的完成、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度,不是说一两个月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它可能需要一年、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去磨合,而且,这中间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队员 的受伤或者队员的退役,种种情况都有可能能够导致训练计划的改变。就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学校的训练计划并不是很健全,没有长期坚持训练的运动队,基本上就是有比赛了就会组织训练,而且训练时间也得不到保证,都是教练临时通知,加之学生的专业不同、学业繁忙经常就聚不到一起训练,技巧啦啦操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全队人员的高度团结,训练少了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行的,这样不仅耽误全队人员的训练,自己的训练计划也会被打破,没有保证正常的训练,在训练队学习的知识技能就会相对减少,某些队员就会出现懈怠的心情,久而久之,他们就脱离了队伍,这也是影响技巧啦啦操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技巧啦啦操团队凝聚力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从技巧啦啦操本身的项目特征来说分析主要包括技术特征和团队特征,二是主要分析了影响技巧啦啦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主要包括项目自身的条件限制、安全问题的保障和训练体制的完善。因为笔者自身的学识还没上升到一个层次,对于我国技巧啦啦操的发展提出浅薄的意见,希望能为之所用。
参考文献:
[1]2017~2020 周期啦啦操竞赛规则[S].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7.
[2]张庆如.啦啦队运动发展演进及特征表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12.
[3]刘波,宋佳慧. 技巧啦啦操底座力量与灵敏素质训练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08):27-28.
[4]赵扬,范玲.团队凝聚力对体育运动影响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 2) : 64 -65.
[5]崔立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领导行为与团队凝聚力模型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 4) : 30 -33.
[6]杜振中.南京高校技巧啦啦操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8):86-88.
[7]郑小焕.技巧啦啦操尖子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6,(36):183-184+186.
[8]熊玲.技巧啦啦操基本技术研究[J].教育教学论壇,2013(31):182-183.
[9]刘国纯,张茜.中美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比较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01):92-94.
[10]颜丽君.从2012年啦啦操世界锦标赛分析当前技巧啦啦操编排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2014,35(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