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转型期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现状分析

2019-07-16兰千钧

青年时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养老问题结构性农民工

兰千钧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群体。本文将对于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问题进行现状分析以及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进程提出一定的看法,我们并不要急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因为只有在良好制度的保证下,一步一步的推进城乡一体化,才有利于农村以及农民工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好农村发展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问题;婚姻问题;结构性

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进入现代型社会转型过程的加速期。在这个加速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二元社会向多元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急剧变迁,引发了经济上的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文化上的交差融合以及社会心理的嬗变。”[1]而事实上我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是建立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结构体制模型。”[2]这概念也是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准确概括,在发展不同的城乡之间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流动群体,那就是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期孕育的一个新兴劳动群体。改革开放后,農民并不局限于土地,可以流动到城市去寻找发财致富的道路,他们为我国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农村繁荣做出巨大贡献。随着时间的发展,一部分农民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城市的机会等,最后定居城市,摆脱了穷困的境地,但是还有绝大一部分人只是在城市工作,而整个生活圈子还在农村,还得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用来农业生产。正是这样使得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存在很多的问题,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两个问题,农民工群体很容易出现断代危机以及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

一、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问题

(一)养老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第一批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因为身体的原因,已经年老返乡,最牵动他们的事情就是如何养老的问题。因为对于养老的问题,他们并没有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之前在城市的务工收入大部分都用于子女教育、维持家庭生活开支以及修缮房屋等,剩下的储蓄存款少之又少,而这些存款还会因为要用来在农村社会“维系人情”,又会用出很大一部分,真正留下来用于养老的资金是相当少的,而且在面临有重大疾病的时候,会更加的脆弱。因此,只要自己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返乡的农民工都会选择继续从事经济活动,至少让自己不会有来自生存方面的威胁。并且他们一般不会去麻烦自己的子女,一是子女面对孙辈的教育压力已经很大,二是市场不景气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也十分严重。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在乡村比较普及的福利就是年满70周岁的老人可以领取“新农保”一个月100元,如果有两个老人就是200元(各地标准各有不同),这可以满足农村老人一个月的生活必需品消费,但也仅仅只是能够维持生活的基本标准。

(二)产生的原因

1.农民工自身属性导致养老保险不能很好实施

由于农民工工作具有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周期短等特征,因此农民工会不断变换工作,这样也就无法拿到一份正式的用工合同,也就不能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而且很多老一代农民工认为“买养老保险每月都得交钱,不如工资高点实在”[3]他们对养老保险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次是农民工的收入相对较低,他们面对生活和社会的压力,没有过多的钱去购买自己的养老保险。

2.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养老保险不能统筹发展

二元户籍制度赋予每个人以户籍身份,而且几乎不能改变,这就造成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而正是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和市民分离开来,让农民工成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边缘群体。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城市居民有自己的养老制度,流动的农民工又有自己特别的制度保护。由于发展的先后原因,使得城市养老保险制度更加的完善,而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很多的弊端,还在不断的发展。在这种农民工保险体制下,第一代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就业养老待遇,返乡后又要面临无业与留守的困境。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问题

(一)婚姻现状

1.未结婚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任务,就业是比较便捷的,但是对婚姻他们很多人都陷入无赖之中。由于当地就业压力和学历的问题,很多年轻人选择从事父辈一样的工作,进城务工。这样就使得在他们到达适婚年龄的时候,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及时有效的办法找到自己的伴侣。就拿笔者身边的例子表明,在笔者身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有很大一部分都不能在适婚年龄的时候找到自己的伴侣,他们大都是初中或者中专毕业,由于父辈都是从事体力劳动,且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支持孩子教育以及补贴家用,并没有很多的存款能来帮助他们支付结婚所需的成本。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光棍”群体的存在。

2.已结婚

在已经结婚的农民工群体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结婚夫妻因为家庭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分居两地以及“闪婚闪离”事件持续增多。

丈夫进城务工,妻子在家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由此带来两地长期分居,淡化了夫妻感情联系,减少了夫妻有效沟通,因此农民工夫妻长久异地分离会引起孤独感和不安全感,给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不利于夫妻关系的长久维系,最终可能导致离婚、失范行为的发生。

“闪婚闪离”是新生代农民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家庭婚姻问题,一方面他们考虑家庭的发展,选择在短时间内组建家庭,尤其是在农历新年,在年前通过相亲认识,在年后就有可能举办婚礼,并在婚后一同前往打工的地方。这样就使得两人并不是很了解对方,容易产生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的矛盾,又由于没有父辈的劝解和监督,就导致两人由于婚姻建立起来的关系破裂,最终走向婚姻破裂的结果。

因此,农民工的婚姻问题是未结婚的人很难完成结婚的任务,已结婚的人家庭关系维持又十分困难。

(二)产生的原因

1.婚姻市场中,新生代农民工不具有优势

中国社会是一个男女性别比失衡的国家,在2020年我国将会有1000万个男性在适婚年龄找不到对象,这样的现状就导致了婚姻的市场化,女性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他们有了选择的权利。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父辈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婚姻储备资金以及自己过早的进入社会,这样在学历、发展能力和资金这三个重要的指标上,新生代农民工不具有优势,在这个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这样就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光棍率的增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合适伴侣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减少。

2.农民工的流动性导致婚姻的不稳定性

正是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使得在已婚家庭中稳定性因素在降低,为了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和教育资源,男性一般会选择长期在外务工,挣得足够的钱来帮助家庭的发展。但是也是流动性使得夫妻感情十分的不稳定,夫妻关系紧张。

3.传统的婚念观的转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现代自由恋爱观念取代,是个性解放带来的进步,然而对待婚姻过于随意使得许多婚姻关系名存实亡,离婚受到的束缚也大大减少。此外,在城市婚姻观念中,将离婚看作“家丑”等负面事件的认知逐渐弱化,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工家庭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持久稳定造成不利局面。新生代农民工婚姻观家庭观明显与老一代农民工有所不同,传统婚姻观中有利于婚姻缔结与维系的观念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三、结论

不管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都是中国转型过程中的产物,穿梭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和奉献者,又是农村发展的绝对支柱。但是,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他们并不能在城市享受较好的福利政策,又不能长期停留在农村社会,因為农村经济并不能满足家庭发展的需要的,城乡二元的分割使得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

但是,在笔者看来我们并不能一味的追求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最大的一个表现就是“城市与农村的土地能够在市场中统一流通”[4],这对于农民工群体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国家鼓励他们进城去建设城市和寻找机会,但是并没有成熟的制度机制来保障他们的发展,房屋的流动会导致他们最后的保障受到威胁。其次就是对于农村老人的老年补贴政策,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由于他们并没有能力缴纳一定的养老保险,使得一个月能拿50元都成了奢望。

所以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一定不能快于制度的发展,只有在制度的保证下,一步一步的推进,这样才有利农民工的发展。并且对于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解决好农民工自身的结构性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从“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河南日报,2018.

[2]严振书.转型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09.

[3]韩俊强.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与城市融合.中国人口,2017.

[4]贺雪峰.最后一公里.中信出版集团,2017.

猜你喜欢

养老问题结构性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