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藏汉翻译文化视角中的词组译法
2019-07-16贡保才让
贡保才让
摘 要:自从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人们有交往以来,翻译就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一个词与词的搭配组合,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任意更换。汉语和藏语中只有一个意义的某一个词,字面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在句子中,汉语相搭配的,译成藏语就不一定能搭配,因此翻译的过程中正确处理词的搭配是确切表达愿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翻译;文化;语言;词
一、翻译综述
从字义层面上来说,“翻译”两字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按《辞海》的解释,“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亦指做翻译工作的和人。在日常口语中,“翻译”作名词时,不仅仅可以指人,还可以指物——指翻译作品或译语,如“这篇翻译不错”。但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不是翻译的词性,而是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交际翻译的属性问题。
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翻译是:“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许钧在《翻译论》一书中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由此可见,翻译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活动之一。看待翻译,单一的某种理论或观点是不够的,也不应偏听一家之言,翻译的外延十分宽泛,包括着不同语言间的翻译及语言变体间的翻译和语言与其他交际符号的转换。
二、文化的概念
当今世界,文化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但对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人们似乎还没有达成一致,因为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定义竟达到两百多种。目前人们比较喜欢接受的定义是著名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到了,文化即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在我国古籍中,文化指的是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方式等。在西方,对于文化比较原始的定义包含有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活动,英语culture 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人造自然”。 到了近代欧洲,英国19世纪的人类学先驱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e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的现代定义,并将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①
文化的定义之复杂体现出文化表现形式之多样,文化对生活渗透之充分,如果不能敏锐地感知文化的特征,必然会对通过翻译传达文化内涵造成损害。当许多个人学习掌握了一种不同的文化,这些个人的整体所代表的文化总体也就吸收了新的文化因素,获得了发展。
文化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一个环境,我们的思想和语言、精神与行为都无受到它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人们很久以来就对文化进行过各种各样的讨论,而“文化”这个词也就成为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
三、翻译与文化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也涉及到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王佐良先生曾说过:“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他(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他指出译者除了需要对原文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之外,还需要培养深厚的文化意识,因为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不仅如此他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他在寻找和原文相当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做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文化因素是翻译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四、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每一代人都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扬弃和更新,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在文化发展的历史中,语言作为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工具,是一种最初始的文化。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精神文化所涉及的习俗与制度、观念与思想都通过语言的总是驾驭储存,语言因此是民族历代智慧的积累,是一个文化的结晶体。著名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ohn Lyons)曾说过:“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②学习语言是掌握和继承前人文化的基础。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类学家萨尔(Sapir)在其《语言论》中曾说:“语言有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个群。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语言的底座就是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承载和传承文化最主要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纽带,因此文化与翻译具有天然的联系。语言反映文化,为进入一种文化提供通道,并在许多方面构成一种文化的模式。
五、词组的译法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之一,语言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称为同义词。词义完全相同,在任何语言环境里都可以相互代替而效果完全一樣的,是等义词。等义词在语言中实际并不多,翻译时只须“一对一”地直译,即可表达原意。词义基本相同,但在同一语言环境里却不能相互代替,或者代替了效果不一样,这样的同义词又叫近义词。语言中近义词比较多,翻译时常常需要选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一)词义范围不同的近义词译法
有些近义词所指的虽然是同一事物,但有的所指范围大,有的所指范围小,各不相同。
例如“战争、战役”是一组近义词:“战争”指双方军事斗争的全过程,范围大;“战役”指战争的一个段落,范围比较小。
(二)词义使用范围不同而出现的近义词的译法
有些近义词虽然在意义上相近,但在使用范围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例如“爱戴、爱护”是一组近义词,但它们的使用范围不同,“爱戴”只能用于人,而且只能用于下对上,用于上级的人,“爱护”可用于人,或可以用于物,所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关系来作不同的处理。
(三)感情色彩不同而出现的近义词的译法
有些近义词的基本意义虽然相同,但其包含的感情色彩却不同。有的词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或某种现象表示肯定、赞许的,含有褒义,叫褒义词。有些词却表达了人们对事物或某种现象的否定、贬斥的,含有贬义,叫贬义词。还有些词不含褒贬义,没有特定的感情色彩,叫中性词。在翻译这种词的过程中,要对原文的具体语言进行分析,确定词语的感情色彩来加以表达。
汉语“影响”一词是中性词,翻译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进行翻译。
(四)词义轻重不同而出现的近义词译法
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词义轻重的不同,或者说分量上的差异,这也是表达语言分寸的手段之一。
例如“优良、优秀、优异”这一组近义词,都表示肯定赞赏的意思。但比较而言,“优良”的语义较轻,“优秀”的语义较重,“优异”的语义最重。
六、结语
翻译虽然直接面对的是两种语言,但它所处理的却是博大精深和相似与差异并存在的两种文化,理解是汉藏翻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我们在翻译任何内容,首先要精读原文,掌握好原句所要表达的内容,汉语中的某一个词和藏语里的某一个词,字面意义相同但在句子中与汉语搭配,译成藏语就不一定能搭配,所以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译文词的搭配。
注释:
①顾嘉组等,语言与文化 [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3
②Lyons,John (1968),Semantic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参考文献:
[1]王恩科,李昕,奉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周季文,傅同和.汉藏互译教程,民族出版社,2007.
[3]巴桑多吉.汉藏翻译教程,民族出版社,2006.
[4]姜倩,何刚强.翻译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
[6]白靖宇.文化与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李建军.文化翻譯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8]仁增,完么东智,吉毛草.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