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岸滩水下抛石施工技术与控制

2019-07-16范超斌

珠江水运 2019年12期

范超斌

摘 要:南通某海上通道项目,水深条件差,低潮时基底露滩,且缺乏陆上抛填的可行性,块石施工需采用水上过驳抛填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了水上过驳抛石的流程、工艺及控制,探索出低潮浅滩的水下抛石方案,积累了施工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海岸滩 水下抛石 过驳 技术及控制

1.工程概况

南通某海上通道工程,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沿海,遥望港闸与东安新闸之间,通州区小庙洪水道尾段北侧腰沙上,呈“L”形布置。总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本工程堤身主体采用袋装砂棱体+回填堤心砂的结构形式,外侧采用150-300kg的块石进行护底、40-50cm的钢筋混凝土栅栏板进行护坡,内侧采用60-150kg的块石进行护底、1t的四角空心方块进行护坡,块石量约17万方,全部需要采用水下抛石进行施工,堤身抗浪、潮能力差,袋体形成一段、护底块石和护面块体要防护一段,以降低浪、潮对堤身主体造成损失。

2.自然条件

2.1 风况

本地区夏季盛行偏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常风向为ESE向,次常风向为N、E向。强风向为NNE,极大风速30m/s,全年的大风主要集中在11、12月、1月和8月。

2.2 雾况

本地区春季雾日最多,冬季次之;雾期大部分延时约3~7h。

2.3 水文

(1)基面关系。各种基准面关系如下图所示,本次施工采用国家85高程作为潮位及高程起算基面。

(2)潮汐特征。依据吕四海洋站1969~2001年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工程海域平均潮差3.53m(国家85高程)。

(3)波浪。本海区波浪冬季以偏北方向为主,夏季以偏东南向为主,常浪向为N、NE、NW向,强浪向为NE,最大波高为3.8m;次强浪向为NN W~N向,最大波高为3.3~3.5m。全年无浪天数(H4%<0.1m)约占全年的50%, H4%>1.0m的天数为14d。

3.工程特点

因南通地区无石料供应,同时陆上运输费用高、效率低,本工程石料需从浙江省舟山市海运至施工现场,运距远,周期长;

施工现场基底标高比较高,约为-2.0~+1.5m(国家85高程),低潮时基底面为露滩状态(如图3所示),大型抛石船无法直接就位抛填,需进行倒驳,施工效率低;

工程位于无掩护的开敞海域,受风、浪、潮的影响较大,大风大潮极易造成堤身的损毁,需及时进行袋装砂堤身的防护,抛石进度要求高。

4.抛石施工要求

4.1 材料要求

本工程石料要求为坚硬耐久的自然开山石料,坚硬完整、质地新鲜、耐风化、强度高和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泥灰岩、页岩、粘土岩以及扁平、细长和已风化的块石不得使用,石料浸水后饱和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0MPa,比重须大于2.55t/m3。

4.2 技术要求

(1)护底棱体抛石断面不得小于设计断面,每10m一个断面进行测量检查;

(2)护面垫层块石抛石厚度应满足设计厚度,每10m一个断面,1m一个点进行测量检查。

(3)袋体形成一段、护底块石和护面块体要防护一段,从而使堤身受台风、大潮影响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抛石施工进度要求高。

5.抛石施工方案

5.1 总体方案

本工程水下抛石施工采用“大型石料运输船运输,倒运至小型平板驳后,由小型平板驳对标就位抛石,分段分层理坡”的施工方法,关键设备采用“3000t石料运输船+500t自带挖掘机的平板驳”组合。

对于块石的整平和抛填断面的修整,采用挖掘机进行分层分段理坡,同时及时安排设备进行补抛和调整。

5.2 抛石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具体施工流程如图4所示。

(2)详细施工方案。

①过驳施工。因3000t的石料运输船为尖底船,为避免其低潮时搁浅造成船体损坏,该船舶需要停泊在过驳点,将石料过驳至500t的平板驳船,后由平板驳船运输至现场并进行定位抛石。具体施工方法如图5所示。

②典型施工。在正式抛填施工前,宜先选择一段50m长的试验段进行典型施工,以分析水深、波浪、海流、滩面对抛石作业的影响,并测量块石在滩面成堆时石料的漂移情况,漂距试验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L=0.8×VH/W1/6

式中W为块石重量(kg);V为抛石部位的水流速度(m/s);L为块石水平落距(m);H为水深(m)。

在计算块石的水平漂距后,得以确定抛石船的最佳位置,再根据抛石船型和断面尺寸确定抛石量,结合石堆的长度和宽度确定船舶的纵移距离和横移距离。

③过程控制。抛石船舶平行于堤轴线方向驻位,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航船舶驻位于预定的位置后,施工员指挥抛石船进行抛填,边抛填边测水深,并及时做出标记,抛填量达到预先计算的所需量后,移船进行下一位置抛填。

另外,施工时要勤对水位,勤对导标,以保证抛石边线的准确性,并做好施工记录以确定下船次的定位,避免重抛和漏抛。

④整平施工。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整平作业,挖掘机通过平板驳乘高潮运至现场,平板驳驻留现场作为挖掘机在高潮位时的停靠平台。低潮时,挖掘机进行护底块石的整平与护面块石的理坡工作,不足石料部分由抛石船运输石料补充,高出的多余石料转移至坡脚。具体施工方法如图7所示。

5.3 安全保障措施

(1)开工前应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2)每天收聽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遇到大风大浪时,所有施工船舶停止作业,并迅速撤退到安全地带;

(3)所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船舶及其他施工设备证件齐全,并备有救生、消防设备;

(4)抛石船要与堤身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理坡时挖掘机站位要牢靠;

(5)大雾、大雨天气等视线不清的情况下,禁止进行抛石施工;

(6)做好施工区域及船舶位置的水上安全警示标志。

6.结语

水下抛石是海堤工程中回填块石的常用方法,南通某海上通道项目施工区水深不足,无法满足大型石料船直接抛填,同时石料的总需求量和高峰需求量均比较大,抛石进度要求高,项目所在地无石料供应,且陆上推进抛填的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水上过驳抛石在该项目上获得了成功应用。

本项目抛石施工的顺利实施,有效保障了堤身的防护,同时也积累了沿海滩涂条件下水上过驳抛石的施工经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港航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沿海港口将向海洋发展,该项目的施工经验值得在该地区及更广泛的地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先丙.水下抛石施工质量控制及质量评定[J].人民长江,2002(8):35-36,50.

[2]郝晓玲,王军.堤岸防护中抛石护脚施工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09(1):31-32.

[3]陶理志.水下抛石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J].人民长江,2003(03):15-16,20.

[4]徐君,朱建国.长江口水下抛石施工技术及全过程控制[J].上海水务,2018(0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