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问题的思考
2019-07-16杨文刘立栋宋磊
杨文 刘立栋 宋磊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 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改变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本文就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针对性建议,以望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4-0138-02
“信息技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其为各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在逐渐增加,据调查,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比较可观,但是其就业率却是很不理想,各高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学生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学生学习后找不到理想工作,这导致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生源也出现了下降趋势。为此,寻找、创新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与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应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所表现出的问题
1)现高职院校对市场的调研活动缺乏,与企业所需的岗位要求距离较大,其教材与教学方式也基本都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不能很好地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导致其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满足不了企业与市场需求,造成学生发展不全面,就业困难的状况,使学生失去对其专业的信心。
2)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其课程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一部分院校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也做出了一定调整,但是,其方法却差强人意,要么压缩本科内容为己所用,要么就是简单的课程转变,出现了教学模式多,但无效的状况,没有本身该有的特点。导致变化无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不能达成。
3)计算机新技术更新较快,教师对其更新的技术很难及时掌握,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也成直线增长,以前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现教学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无法保证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有效的指导,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因此,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也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4)现很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育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实践课程的数量的更是少之又少,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也是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为实践课程随意安排,学生懒散、对其学习无兴趣,现很多高职院校经常因各种原因随意变动或删减实践课程,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足,逃课、请假等情况也是频频发生,院校自己的实践课程不能发挥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方式不做改变,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人才培养造成很大困扰。
5)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沟通不及时,不能根据企业要求做针对性的技能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点,其必须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在场地、设备完善的情况下才可以顺利进行,恰恰这些却是部分高职院校所欠缺的,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暴增,各院校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已有的训练场地和设备也不能满足现状下的教学要求。企业和院校的沟通也不能做到及时,导致学校不能根据现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6)传统教育理念对现高职院校影响较大,其人才培养目标和現企业需求差距明显。高职教育是在计划经济的需求下诞生的,到现在为止,计划经济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还存在一定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理论学习,对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是现高职院校的一大短板,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低下,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致使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的情况。
2 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各高职院校教师应进入企业,深入了解现企业对于岗位人才的要求,将其与自身的理论结合,整理出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更新技术,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合,以其企业需要、教师教学方法、新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可以完全符合企业需求,避免出现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2)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主,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2]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好人才培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引导,实践为主体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是现高职院校应该确立的方针,以此为前提,构建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突破其理论枷锁,逐步取得各阶段证书,让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综合性实用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
3)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是很理想,其自我约束力与基础都较差,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没用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各高职院校需转变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对教学课件的设计,网络媒体信息的应用等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让课堂不复以往的枯燥乏味,把复杂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变得简单化,让学生更加的容易接受与吸纳,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学习兴趣,让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多元化。
4)师资力量的建设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拥有一支“双师型”,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对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思。具有优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熟练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此类教师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为了打造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各高职院校应让年轻的、经验不足的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锻炼,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院校还可以聘请一些技术专家、多年的专业技术职工到课堂开展讲座和授课,与学校教师进行多方面沟通,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企业的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需求。
5)整合部分课程,调整知识结构。从培养计算机网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出发,对原有必修课程进行整合,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删减与专业教学内容中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同时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高度理解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在众多基础知识中圈定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内容,在知识传授与激发创造性之间求取平衡;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增加适应专业发展的新技术和岗位需要的课程内容。【3】整合过的课程内容可以更加直接的针对人才的培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其教材的实用性。
6)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与企业输送符合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校企双方要加强沟通,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教育模式改革,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其一,应在院校中建立实训基地,以企业与社会需求为前提,整合资源,以多个实训室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二,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走进企业,学习企业文化,更快、更全面发展。
7)各高职院校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需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为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全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改变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对其学习进行引导和辅助,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主动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8)建立灵活的考核模式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方法。首先取消过去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建立 A(过程考核)、B(项目考核)、C(实践和作品考核)、D(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方法。并且在考核方式方法中尽量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4】
9)各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毕业实践学习,毕业实践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其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必要措施。毕业实践教学通过對学生解决问题、完成设计等方式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做到再一次促进提高,将毕业实践教学成果相结合实际应用操作,从而再一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求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毕业前再升华的目的。
3 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现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各院校要重视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及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社会与企业培养全方位的实用型高技能计算机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沟通,院校要及时掌握社会和企业需求,依据现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进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以更合理的方式完成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出完全符合目前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改变现计算机专业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英魁.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3).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何同林,陈光海,冯丹.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J].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2):32-34.
[4] 张志强,邵全义.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J].计算机教学信息化,2012(8).
[5] 杨文,宋磊,赵洪光.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