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招生能治好你的专业选择困难症吗?

2019-07-16吴京晶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类浙大工科

吴京晶

这一期,我们跟两个经历过大类招生的同学聊了聊。

多多去年刚考上大学,她本来的计划是去读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却阴差阳错进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试验班。没想到在这个大类下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原本声称“绝不读工科”的她,却意外发现了工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选择了一门适合自己的专业。

小李已经是大三的老学长了,他当年靠着大类招生才擦线进了浙江大学,但由于没有提前搞清楚政策,被分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他痛定思痛,积极寻找补救的措施,最后终于跟他的心仪专业成功“牵手”。

大类招生推行以来,像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有的人利用这个途径,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也有人觉得自己被大类招生耽误,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之所以有如此迥异的评价,问题不在于大类招生本身,而在于你究竟适不适合这种方式。

不管是选专业,还是选大类,我们都希望你能在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之后,做出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

@袁多多

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2018级

当前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想学经济却进了工科试验班

Q:为什么填志愿的时候会选择工科试验班昵,这是你的第一志愿吗?

A:这个专业大类是我提前批的第一志愿,所以也算是“第一志愿”吧。不过不瞒你说,其实我当时没想过真的会被录取,因为我本来是打算学经济学科方面的专业的。

Q:那为什么不直接报经济专业昵?

A:我本科一批的第一志愿就是填的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但我其实更想去上海读大学,正好看到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些专业在提前批招生,我就试着填了。因为经济类专业分数太高,我就填了一个我跳一跳能摸得着的,没想到真让我给“摸到”了。后来分数跟我一样的小姐妹进了人大统计学专业,如果没填提前批,我应该也能去人大读经济学。提前批比本科一批先提档,所以我就跟经济学say goodbye了。

Q:所以你是误打误撞进的工科试验班,而且跟你想学的专业方向差别还蛮大的,当时有觉得后悔吗?

A:我也不知道真去读了经济学专业会是什么情况,毕竟那时候只是个高中生,对经济学也没有太多的了解,说不定读了之后也会发现跟我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就像我上大学之前觉得学工科肯定很辛苦,还跟我妈说过“绝对不会读工科”这种话,结果现在真的学了工科,发现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嗯,真香!

成绩好才能选到好专业

Q:你们这个专业大类包括哪些专业,分专业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抢手的?

A:一共有6个学院的21个专业。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有5个专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有9个专业,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有4个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各有1个专业。像电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还有机动学院的工业工程、机械工程都是很抢手的专业,分流的日寸候竞争特别激烈。而且计算机这种最热门的专业,会有一部分名额直接放在本科第一批招生,就是说他们一进来就是这个专业的人了,不过比大类招生的分数会高一些。

Q:什么时候分的专业呀?

A:去年10-11月左右先分的学院,就是大概刚进校两三个月的时候吧。具体分专业的时间每个学院都不一样,我去的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只有1个专业,分学院就相当于分专业,不需要再分一次了。像机动学院是大一下学期分专业,会综合参考高考成绩和秋季学期的绩点。

Q:意思是成绩好的先选?分学院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A:没错,成绩才是王道。分院的时候会让我们把大类里所有的学院按意愿排序,院系录取会参考高考成绩和入学考试的成绩。所以排序的时候得好好掂量自己的成绩,要是你第一志愿的学院名额被排在前面的人占完了,你就只能去后面的学院了。这里面高考成绩占比很大,入学考试的撼动能力比较小。

Q:你填报志愿的时候知道这些专业分流的大概过程和标准吗?

A:当时有在网上查过往年的政策,所以大致知道一些。可能每年分专业的政策会有点变化,但都是很微小的变化,所以提前了解一下心里至少有个底。

想了解专业必须主动出击

Q: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你的首选吗,怎么从这么多专业里看上它的?

A:是我的首选。之所以选它,一方面是因为我不太想天天写代码,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交叉学科,跟那种传统的基础生物学不太一样,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长的“安利”,分专业前我在学长那里了解了很多信息,他还给我把几个大院各专业的竞争程度排了个序,这个专业的竞争相对比较小,到时候成绩排名也会更好看。

Q:这么良心的学长从哪里找的!

A:还真是我自己去找来的。因为我们这个专业大类比较尴尬的一点是,大家第一年学的东西基本都是一样的,都是整个平台的必修课,如果你不主动去找机会的话,可能完全接触不到和以后专业有关的东西,那分专业的时候就只能蒙圈了。所以說一定要主动出击,多去找各专业的学长学姐交流,或者听听学院老师的推荐,多了解一些信息才能知道什么专业更适合你。

Q:如果再让你选一次,你还会选择大类招生吗?

A:如果大类里面有很想去的专业,那我肯定会报,毕竟会多一些机会嘛。而且填报专业大类可以让入学到很多基础技能,对每个学科门类都会有一定了解。如果不是很清楚自己以后想读什么专业的话,先报一个大类也能让你有更多时间去探索。

@小李本李

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机械与能源)2016级

当前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多亏大类招生才能“擦线”录取

Q: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大类招生昵?

A:我填志愿的时候比较迷茫,感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或者特别讨厌的专业,所以就想着尽量选个好点的学校,不要把分数浪费了。从前几年的分数来看,我应该能够得着浙大,那年浙大在我们省所有的招生计划都是按专业大类招的,一共有10个大类。填志愿之前还跟我妈一起去了高校招生咨询会,也跟浙大的招生老师交流过,老师当时建议我可以报考,如果有的大类志愿分数不够,到时候也会在我报的5个大类里面调剂。我觉得一个大类里有那么多专业,挺划算的,浙大也是我特别想去的好学校,所以就报了浙大的大类招生。

Q:一共报了5个大类,最后是被你的第一选择录取的吗?

A:说实话并不是,这个大类甚至不是我前三位的选择。我想读理工科,就排除了社会科学试验班;然后医学类、建筑类、航空航天类的专业还有比浙大更强的学校可以报,所以也排除了;我的化学成绩一般,跟化学比较接近的专业方向也pass了。这样一通减法做完,刚好剩下了5个大类。我就按兴趣和历年的分数高低排序填了,四个不同方向的工科试验班里,机械与能源方向是我的第四选择。

Q:前三个大类都没进成,竞争这么激烈吗?

A:其实是因为我高估了自己的分数,虽然说高考发挥有点失常,但按往年来看至少也算浙大录取分数里的中等水平了,结果没想到那年分很高,我只比最低录取分高一分,几乎是擦线进的,要是按单独专业招生,我肯定不会填分数最低的专业,估计直接就被刷了。所以我报的前三个专业大类分数都不够,只进了倒数第二个志愿大类,不过幸好还是进去了,现在想想还是感觉很险。

没有提前确认分流方案的“悲剧”

Q:你填志愿时有了解过当年专业分流的时间和方式吗?

A:招生咨询会的时候没想到这么多,只问了录取和调剂的问题。后来在网上查到了前两年的分流方案,也就没再打电话咨询了。我大概看了下前两年的专业分流时间,一般都是大一下学期确认主修专业,大二才分专业学习。然后是按照大一所有课程的绩点排名,排名高的优先录取。我当时还挺高兴的,觉得多了将近一年时间,可以努力提高绩点去更好的专业,谁知道还没高兴两个月就“悲剧”了。

Q:这么快就“悲剧”了,怎么回事?

A:我高考那一年浙大改革了专业分流的方式,好像是为了避免课程冲突,总之主修专业确认的时间提前到了刚进校的两个月后。刚进校就分专业,那还不是只能通过高考成绩来筛选,虽然说如果某个专业人数超了会进行面试,但高考成绩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是擦线进的,分数属于金字塔的底端,选到满意专业基本只能靠撞大运。要是早问清楚是这样分专业,那我可能就不会报了,还不如报一所按绩点分专业的学校,更适合我这种高考没发挥好的。

Q:那当时你被分到了什么专业,很不满意吗?

A:当时我在报名表上把6个专业按意愿排序,前三个专业填的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环境。我不是说过我其实不太喜欢化学吗,所以压根没想过会去读能源类的专业,當时侥幸觉得还有面试,不会只看高考成绩,前两个志愿应该能录取,第三个志愿就填了能源学院比较好的专业。结果万万没想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超员,机械工程专业满员,我在面试中也发挥得不理想,最后被分到了第三志愿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真的郁闷了好久。

“曲线救国”进入心仪专业

Q:可你现在读的专业不是机械电子工程吗,中间经历了什么?

A:因为分到的专业不满意,所以我早早就开始考虑“曲线救国”的方法。辅修、转专业都了解过,而且第一轮大类专业确认之后,还有第二、第三轮调整的机会,可以在全校的专业中选择,第一轮的那些专业如果有名额也可以继续报。不过这些“曲线救国”方法的前提,就是大一的成绩必须要好,才有机会去自己想去的专业。因为有高考成绩拖后腿,我大一完全不敢放松学习,拼命提高绩点,终于成功离开能环学院,转到了我最想去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Q: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大类招生吗?

A:应该会,要不是有大类招生,我可能根本进不了浙大。而且大类招生也给了我更多了解专业的机会,要是高中的时候你问我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有什么区别,我肯定答不上来。但是通过专业大类进了学校之后,学习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和学长学姐以及不同专业的同学的交流,都帮助我了解了更多信息,我也顺利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为它付出了努力,我觉得一切“折腾”都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大类浙大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浙大,你是我永恒的南极星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数字
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