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北:城乡建设更上一层楼

2019-07-16袁麒麟

重庆与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渝北渝北区工地

□ 文/袁麒麟

在重庆乃至全国,渝北区长期领风气之先,近年来,渝北区立足“加快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十项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该区探索实践出“让城市更好看、让农村更好住、让工地更好管”三大路径,始终把服务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城乡建设成果,多项创新举措树立起城乡建设的典范。

在渝北区,人们欣喜地看到身边的可喜变化,顺应了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提振了渝北百姓对城乡建设的信心。

城市建设扛起颜值担当

春节前后,流动中国不只体现在每年潮汐般的春运盛况、络绎不绝的农民工务工潮,更体现在方兴未艾的城镇化进程中。

渝北空港新城城市建设。

以人定城,顺应百姓新期待,渝北正在新一轮发展中阔步向前!

住——2013至2017年共完成4906户、64.4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连续5年在市政府对棚改工作考核中获得满分。截至去年10月底,提前完成1037户改造任务。

行——通过抓好主干道、断头路、人行过街设施、城市立交、公共停车场等建设,渝北的城市配套设施日趋完善。2018年,统筹推进悦港大道、秋成大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7个,完成投资67.50亿元,新增道路长度20公里,建成区道路里程达到736公里。渝北区住房和城乡建委牵头制订《渝北区实施以国际临空大都市建设为统揽的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城市品质提升将全面发力。

治——盘溪河、肖家河等5个水体基本消除黑臭,并顺利通过了国家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的联合专项督查。渝北区住房和城乡建委牵头建立完善城市水体长制久清工作的制度机制和责任分工,完成5个城市水体“清水绿岸”工程方案设计工作,高标准建设流域“清水”系统、城市“生态”绿岸。

清水绿岸。

建——实施绿色建筑项目218栋、面积177万平方米,新建项目中绿色建筑比例超过90%。万科·金域蓝湾N19-2-1/02地块和龙湖中央公园F125-1地块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设计评审,香港置地F83-1地块通过“重庆市金级绿色建筑”设计评审。

管——行业监管方式不断创新,创建“智慧工地”38个,其中BIM“智慧工地”示范项目15个。在全市率先引进“三方评估”,完成78个重点项目质量安全第三方评估、35个在建项目竣工验收前第三方交付评估,有效减少质量投诉……

对标不息,提升不止,人们从这里读懂未来重庆!

智能管理。

一件件惠民实事,连缀起城市温度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人们看到,棚户区居民“脱棚上楼”,住进敞亮新居,街坊邻居们拎着水杯,聚集在盘溪河边的树荫下,下棋、健身、摆龙门阵,欢笑声伴着流水声飘向远方。

问到盘溪河的变迁,老人们来了兴致。清澈的河水就在他们眼皮底下,这一年,天蓝水清的日子多了。

百姓有所呼,城建有所应;百姓有所求,城建有所为。城市建设的卓有成效,公共服务的提质增效,社会生活的文明有序,这些都让老百姓直呼,就像“涨工资”一样幸福。

让乡愁增加宜居的味道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行走在渝北农村,随处可见干净的乡村道路、有序的民居圈舍。如今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渝北区的农村群众每每讲起乡村环境的变化,总是喜不自禁。

在渝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承载着故土的乡愁,也承载着乡村振兴的自信。该区探索出一条超越一般城镇化趋势的乡村发展之路,在“保护”和“改善”的两难中,更好地“有所为”,坚决地“有所不为”。

诗意乡村。

宜居示范。

效果,就在眼前。2018年,渝北区投资约5.70亿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区级示范片13个、示范点13个,整治提升农村旧房约8795户,创建绿色示范村庄13个,建设美丽庭院1000个。

目标,就在前方。在2019年,面上以“保洁”“排危”“植绿”为重点,点上聚焦“六沿”区域,以“八改”为整治内容,以“六化”为整治标准,继续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整治提升约1万户农村旧房。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一场攻坚战,意味着跟问题斗争、向困难进发,好比负重登山、逆水行船,需要有敢担当的宽肩膀和能成事的真本领。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昔日的农村面貌已经成为远去的记忆。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的乡村通道,鲜花点缀的游园广场,干净卫生的农村公厕,一派幽静宜居的农村新气象。

去年,3200盏新路灯照亮村民的回家路,15840棵树木扮靓乡村通道,修建人行便道约9600米、步行栈道约490米、停车场5个。

一年来,乡村变得更宜居,看得见的好日子,信得过的好政策,这不仅是福利,更能持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渝北区投入资金约5亿元,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建成统景特色小(城)镇建设完成草统路隧道口至入口鲜花大道,景同路等6条道路;完成洛碛、茨竹等2个中心场镇提档升级,完成石船青杠、茨竹华秦等9个撤并场镇综合整治。

一年来,农村环境发生质的改变,改水,自来水要户户通;改路,社社通公路、户户通人行便道;改电,用电要安全,线路要规范;改厕,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改厨,建设清洁厨房;改院,进行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改圈,畜禽的圈舍要和居住房屋分离;改房,对整治范围内的农村旧房进行整治提升……

渝北区已全面消除全区现有四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451户特困家庭实现拎包入住。同时,推进大湾镇太和村、洛碛镇大天池村、木耳镇白房村及金刚村等4个居民新村建设。

智慧工地有“最强大脑”

走进中国五冶仙桃数据谷项目,没有传统杂乱的施工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工艺样板展示区、VR体验区和技术、质量、安全绿色、智慧4个展馆;更能现场体验BIM+互联网、BIM+VR安全施工、BIM可视化管控等智慧建造新手段。2018年7月中国五冶仙桃数据谷项目还承担了中施协的“数字建造,智慧管理”的全国观摩,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智慧工地。

渝北空港新城片区道路。

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了一个形象说明:“所谓‘智慧工地’,就是要通过系统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的应用,让工地具有类似视觉、听觉、嗅觉和逻辑分析的能力,确保时时‘看得见问题,听得到噪声,嗅得着风险,想得出办法’。”

长出“眼”“耳”“鼻”, 渝北的智慧工地“活”了!

渝北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大力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构建“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辖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渝北先行先试建设了信息管理平台,开发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及手机APP,并实现与市住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市区联动。同时,通过创新运用人脸识别系统、升级改造施工现场视频远程监控系统、整合现有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加强了对全区在建项目监管的全方位把控。

智慧工地建设成效显著,但渝北区依然要把工地管理中的“智慧”进行到底——

2018年,在50个有意向建设“智慧工地”的项目中,筛选38个进行重点培育,其中应用BIM施工的“智慧工地”示范项目15个。

2019年,计划把辖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和造价2千万以上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打造为“智慧工地”,全方位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

目前,渝北区已完成市“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的人员实名制管理、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监测、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监管、工程质量检测监管、BIM施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11项“智能化应用”在建设工程项目上的落地使用。这些系统充分发挥了智慧化、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得到了明显改善,作业人员一般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治理,现场的扬尘和噪音得到有效控制,起重机械设备运行、工程质量指标等参数一目了然。

猜你喜欢

渝北渝北区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重庆渝北直播带货火热PK 新农人主播共助乡村振兴
波比的小工地
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分析及突破路径研究
如果我有剪刀手?
我是一个“女汉子”
重庆市渝北区建设航空小镇初探
热闹的工地
重庆市渝北区农民新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