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晏阳初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

2019-07-16孙敏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平民陶行知生活

孙敏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广西桂林 541001)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的乡村建设运动,这是一次全国性的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运动。一些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试图通过开展农村教育实践活动以寻找拯救农村、拯救国家的出路。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实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等,本文仅就晏阳初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略作比较。

1 思想出发点之比较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教育救国”论的推崇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拯救灾难深重、民昧国穷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之心。他们认为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要实现民族复兴,教育才是唯一的出路。

“现在国家弄到这步田地,固然应该痛恨一般军阀、官僚、政客的祸国殃民,但是我们也得自怨自艾……我们不管政治,是因为多数的民众没有政治的知识,不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自身有什么关系。”晏阳初先生年少时就接受了西方教育,1918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后前往法国战场参加了青年会主持的为华工服务的工作,亲眼目睹了华工因文化程度低下而受人鄙视的情况,心里有很大的触动。1920年,晏阳初回国后即在长沙等几个城市进行了平民识字实验活动。实验中,晏阳初逐渐意识到“中国是以农立国,中国的大多数人民是农民,农村是中国85%以上人民的着落地”。教育的重点应该在农村。

与此同时,中国的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开始了改造乡村生活、发展乡村教育的活动。

陶行知早年也曾赴美留学,在哥仑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1917年回国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教授,孜孜不倦的投身于改造旧教育的实践中。经过几年的教学活动,他意识到占全国人口85%以上的农民生活最悲惨、最愚昧、最需要教育,而中国历来不重视乡村教育,即使少数的乡村学校也是“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中国的教育已经走上了歧路,“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那么,生路是什么?陶行知下了一个肯定的结论:“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1924年,陶行知在总结平民教育运动时,明确提出:“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

2 教育思想内容之比较

2.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二,三,三,四”。二是指平民教育的宗旨:除文盲,做新民。第一个三是指“三发原则”,即“发明、发现、发扬”,第二个三是指平民教育的三大方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四”是指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国人大部分不识字,对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只能冷眼旁观,患上了“聋”、“哑”、“瞎”三重病。因此,要发展平民教育,第一步就是要教会人民识字,减少中国的文盲数量。

“三发原则”是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中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平民百姓,特别是占人口85%以上的农民,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开发“脑矿”的问题。搞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就是要“发现”人民的力量,继而“发明”出开发“脑矿”、开发民力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发扬”则是指我们在平民教育中要发扬民力、发扬人格平等的精神。

“四大教育”是晏阳初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这与他对中国乡村存在的四大问题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他看来,中国农村的问题基本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愚、穷、弱、私。所谓“愚”,是指中国大多数的人目不识丁,文盲率高达80%;所谓“穷”,是指中国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贫困,在生死边缘挣扎;所谓“弱”,是指中华民族的体质虚弱,医学落后,生死存亡全由天命;所谓“私”,是指中国人民缺乏公民意识,不懂团结,不会合作。这四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任何建设事业都是谈不上的。要解决以上四个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进行相应的四种教育:文艺教育以攻“愚”,生计教育以攻“穷”,卫生教育以攻“弱”,公民教育以攻“私”。

2.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927 年起,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学校先后作了《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生活即教育》等演讲,并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此,陶行知有精辟的阐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受坏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过什么生活。

与“生活即教育”相对应的就是“社会即学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教育,社会是生活的场所,那么社会也就是我们学习的学校。同样的,“社会即学校”是由“学校即社会”转化而来的。因为后者将学生活动的范围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小的空间内,我们能学到的东西太少了。而前者则不然,它将学习的空间拓展到整个社会,“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让学生在大自然的广阔空间里翱翔,这样,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工具、教学的环境都大大增加了。

“教学做合一”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也是陶行各提到最多的一句话。“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学做是生活的三个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紧密结合的。

“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强调“行是知之始终”。我们只有吃过糖才知道什么是甜,只有碰过石头才知道什么是硬。现在学校里所重视的是书本教育,而轻视了获得知识的另一个途径——实践。殊不知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前人实践后得出的总结。陶行知先生对“做”还有一个特别的定义,就是“在劳力上劳心”。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培养劳心者,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所以一般的知识分子都只读书不务农,而农工阶级则只做工不读书。而现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要想挽救国家危亡,必须为教育寻找一条新的出路,那就是将劳力与劳心结合。

3 晏阳初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相通点

虽然二人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但由于涉足相同的领域,其思想也会有若干的相似处:

3.1 对女子教育的重视

女子教育是平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部分。晏阳初和陶行知都看到了这个问题,都对女子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晏阳初于1928年设立了妇女平民学校、妇女育才学校;1931年,设立青年妇女教育研究委员会;1932年,在西平朱谷村设实验初级女平校一所;1933年,在东建阳村设实验女校青年部。陶行知也是女子教育的提倡者,他在多篇文章里提到了女子教育问题,并专门写了《女子教育总解决》和《家庭妇女与普及教育》。针对男女同校不方便的问题,他提出了采取专办女子平民学校来解决;针对女子家务事多,不能按时来学校读书的问题,采取在家庭中多办平民读书处来解决;女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回乡教乡村里的妇女。

3.2 对教师素质的重视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知识的增进、品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那么,如何选择教师呢?如果认为小学课程简单,能识字者就可以充当教师那就错了。仅仅识字之人,不懂教学方法,没有教学经验,听众很难理解知识的精髓,所以平校教师最好由小学教师兼任。另外,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中,根据“生活即教育”,相应的,教育的内容也应随之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好的教师应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改进教学方法。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活的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3.3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边的,我们应该学什么?如果不联系实际,一头钻进书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到头来遇到实际问题时还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的真正的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地解决”。在此思想指导下,晓庄的课程设置也很有特色。晏阳初也认为,各项工作的制定必须从农民生活里找问题。与百姓生活有关的我才有必要去研究。理论若不联系实际,那么只是“死”的,对生活没有实际意义。

3.4 民众教育观

晏阳初曾多次宣称:平民教育即是民众教育。晏阳初在《关于民众教育的任务》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民众教育观。平民教育之所以称为“平”,是指平等,这里面既包括人格的平等,也包括机会的平等。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平民解决问题”。而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的过程中,屡次申言“民众的力量伟大”。在从事教育职业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训练乡村民众必须从他们的迫切问题着手,“做民众运动是要陪着民众干,不要替民众干”。

晏阳初和陶行知所进行的教育改革虽然各有千秋,但是相辅相成的。他们都避免了简单抄袭外国的教育制度,努力运用科学方法建设适合本国的教育模式。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试验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其中的许多观点对我们现在仍有着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吸取精华,灵活运用,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而努力!

猜你喜欢

平民陶行知生活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