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综述

2019-07-15李晨阳

科教导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研究者群体班级

李晨阳

摘 要 本文就我国学者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类型及特点、造成的影响和管理策略等几个方面的观点加以综述,以便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学生 非正式群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90

A Review of Student Informal Groups

LI Chenyang

(Normal College of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44)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views of Chinese scholars on the cause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informal groups, their impact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order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is issue.

Keywords student; informal groups

班干部、少先队、共青团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组织在群体分类上一律属于正式群体,针对这类群体的管理的已经有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进入21 世纪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于其相对的非正式群体,班级中几个关系亲密的朋友聚在一起,不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学习亦或是为了娱乐甚至是为了扰乱班级秩序,但从群体分类的角度来说,这类群体我们称之为非正式群体。目前无论是出于进行班级管理还是为了更好的对群体中的成员进行教育,非正式群体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将就研究者对非正式群体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1 关于非正式群体概念的界定

关于这一名词,最早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管理学家梅奥在对公认的研究中提出的,即著名的霍桑实验。他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由人们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的群体,这种群体与正式群体相对应,有着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我国众多学者针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一开始也是大多数集中于工厂工人,直至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些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开始将目光集中学校中学生间的非正式群体。目前来看,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人员从不同的着眼点入手所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例如以下几种:

中国大百科全书,从群体形成的基础和其内部结构上对其进行了定义:“非正式群体只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標,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1]

宋艳从群体形成的原因上进行了界定,她认为“所谓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是指存在于小学班级中,由学生以共同情感与兴趣爱好等为基础,在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无正式规定的小群体。”[2]也就是说,她认为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一个相同情感和共同爱好的集合体。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老师在她的《教育学原理》一书中,从是否有组织规范这一角度将其定义为“在学校教育生活中没有或缺少正式组织规范、教师也没有正式介入的一类学生群体。”[3]她将教师没有介入纳入到了定义中来,由此可见叶澜老师认为,学生的非正式群体的主导权在于学生。从形成的价值基础来界定,还有的研究者总结出“小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小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价值观念而自发地组合在一起的同伴团体。”[4]

由此可见,目前对于这一名词尚未有一个一致认同的解释,综合各种定义,笔者认为,非正式群体即是成员以相近的价值观念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明确规定和等级地位的群体,这个群体区别于班级中的班干部,学校中的学生会等正式群体。除了以上列举的集中定义,还有从成员数量上进行定义的,有从与正式群体相对比而给出定义的等等,不同的定义角度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有补充,这也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为以后我们可能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义奠定了基础。

2 关于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的研究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宋艳和黄志林等人从低中高三个年级着眼进行研究,在低年级阶段,双方都认为兴趣爱好和生活距离远近起着决定影响;在中年级这一阶段双方都强调性格品质的作用开始显现,宋艳认为,“进入中年级,学生适应了小学生活,交友的范围也逐渐扩展开来,因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群体的占总人数的 39.8%,性格品质占 36.1%。”[5]由此可见,虽然这一时期兴趣爱好起决定因素的仍然占有大部分,但是,除了相同的兴趣爱好以外,由于相近的性格品质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并且直到高年级性格品质仍然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双方的观点在高年级开始出现分歧,相比于宋艳认为性格品质仍然是主要原因,黄志林等人提出,高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并特别的提出了开始注意“智能互补”即“他们已开始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也深知自己的矩处,他们开始注意与那些正好能弥补自己短处的同学接触,一旦成功即成为互补型群体。”[6]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学生群体开始向理智型发展他们的行为也逐渐的更加与成人社会接近。

从年龄方面来看,黄成志在《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教育》中指出,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11-13岁的少年主要是由于外部行为相互吸引;14-16岁的青少年更加渴望友谊,他们的结合有更强烈的交流情感和认识的需要;17岁以后的青年更注重质量。”[7]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分析》中,李文芬认为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学生的需求层次有关“包括基于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基于归属、尊重的社会需要,基于自我实现需要。”[8]上述两人大都认为,非正式群体的组成是与学生的自身的某种需要相结合的,正是由于这种需要的产生才进一步促使了学生开始结合,进而形成这种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这种从低到高的层次发展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一定的相似点。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一共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最低的是生理上的需要即维持生活所必须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基础的需要。第二个是安全上的需要,第三个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即人们需要相互之间的关心和照顾。第四个是尊重的需要,最后一个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这五个需要是像阶梯一般从低到高逐步提升,后一个需要的出现以前一个需要的满足为基础。

唐秀丽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分析的比较全面,包括学校方面其中有教师的态度、同学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环境,除此之外还有家庭方面、社会方面和自我情感心理方面。[9]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对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的研究涵盖了各个方面。整体来看,从低中高三个年级着眼,分析不同阶段的形成原因,从年龄特点来总结非正式群体所形成的原因;个体来看,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自我意识的觉醒等方面归纳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环境来看,家长关系比较好,住所相近也都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一些原因。不过到目前为止和定义一样,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总结出不同的形成原因,所以这也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特点

吴玉莲在《论班级管理与非正式群体》中依据形成原因,将非正式群体分为对抗群体、舆论群体、娱乐群体、老乡群体。[10]而更为普遍的分类则是将期分为积极、中间和消极三种类型。李明蔚和黄成志便采用的是这种分类,只是黄成志把最后的消极型群体称为落后型,但具体内容大同小异。还有的学者提出了“破坏型”。相较于破坏型,消极型和落后形群体的成员他们的目标与班级目标不一致、精力过剩,但行为尚未越轨也没有破坏活动。而破坏型群体具有明显的与班级有利害冲突,缺乏正确的道德观、行为具有破坏性,干扰正常活动的开展等特点。[11]这种按照群体的努力方向进行分类的方式,也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即使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按照积极、中间、消极来进行分类。

除了以上分類,江宏从群体中成员的特点以及群体形成的方式入手,将其分为爱好型、情感型、反抗型。[12]吴康宁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从“单向受体”角度分析了班级非正式组织中的四大类群体“即受欢迎者、受忽视者、受孤立者、受遗忘者”。[13]将人际关系作为分类的基础,在众多研究中可以说是别具一格。

郑德光在《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一文中对群体特征的总结相对来说比较全面,“是以某种利益或爱好为基础,以个人感情为纽带;核心人物是自发形成的“非官方”人物;组织内部讲义气,有较强的自卫性和不成文的规矩”。[14]毛伟雄将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作对比,认为相较于正式群体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被动形成的具体组织,“非正式群体的特征是非制度化的、自发的、较无形的组合体,人数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群体成员的心理倾向性和行为,在中学生中群体内部的感性作用要大于理性作用。”[15]还有研究者认为,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升高,群体的牢固性逐渐增强不易解散。

综上所述,不同的研究者划分的依据条件不同的,得到的类型也不尽相同。关于群体特点基本得到认可,包括以感情为纽带,有自己的领导者,但领导者总是自然形成或是因为有独特的才艺或特殊的魅力,有不成文的规矩且群体内部成员必须遵守具有较强的排他性。

4 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及管理策略

在众多文章中,研究者们基本都是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例如:徐密桃从对成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既具有可以开拓视野,培养追求知识的动力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容易玩物丧志、随波逐流、玩物丧志等消极影响。[16]而其他的研究者虽然表述不同,但基本内容与其相似。不过,高春方、姜娴只着眼与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二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非正式群体对成员的影响,分别为凝聚作用、控制作用、互助作用、信息作用、准备作用。[17]和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促进班级的正式群体向好的方面积极发展,起一个辅助作用,另一方面也会阻碍班级的进步站在班级体的对立面。

针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均提出了不同的管理办法。从管理者的角度、从群体形成原因的角度、从群体成员构成的角度等等。李灵莉就从管理者的角度聚焦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提高管理者的自我意识,其次缩小管理者与非正式学生组织之间的距离,包括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最后是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技巧。[18]

于颖提出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独特的提出了促进不同的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交流学习。具体实施为,先安排“非正式群体”见面会,各个群体在班级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所属的群体;其次是举办交流会,主要是展示自己群体的文化;最后是总结会,帮助各个群体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适时提高。[19]相比于其他研究者多指出宏观策略上的方法,谢文湘则创造性的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她认为教师在对待群体的错误行为时要做到:冷静、得当、及时、得法;为了帮助群体缩小与班级体的距离要做到“四心”,即:信心、细心、关心、耐心。[20]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言中指出,要培育新时代的“四有教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笔者认为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在对待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学生群体时,也应该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细心,关心和细致的耐心去对待。除此之外,刘金广针对学习较差的后进型非正式群体提出“降低坡度,匀速前进”的原则,具体为:放、半放、收。[21]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取得了颇丰的结果,从概念的界定、形成的原因、类型特点到对策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尤其是一些学者能够从独特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吴康宁从“单向受体”的角度分析了群体的类型,相比聚焦整体刘金广从具体的后进型群体着眼给出了具体的策略。但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概念的界定、形成原因的探索上等等,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论。而且这些研究也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少在实际中应用的反馈。但在教育研究中,首先应当做到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也是众多研究者均持有的观点,在这一前提下结合策略指导进行具体操作,促进非正式群体与整个班级体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未来相关研究所应该予以注意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72.

[2][5] 宋艳.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2013(10):32-35.

[3] 叶澜,杨小微.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邓琼亚.班级非正式群体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J].四川教育,2014(10).

[6] 黄志林,乐秀峻,陆青萍,冯志祥.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特点简析[J].上海教育科研,1988(06):34-35.

[7] 黄承志.浅析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教育[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8(01):52-53.

[8] 李文芬.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增刊1:81-82.

[9] 唐秀丽.小学高段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教育策略研究[J].才智,2017:78-79.

[10] 吴玉莲.论班级管理与非正式群体[J].理论观察,2002(04):105-107.

[11] 李明蔚.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透视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0(3上):132-134.

[12] 江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1(02):15-18.

[13]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81-288.

[14] 郑德光.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J].57-59.

[15] 毛偉雄.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1988(03):14-17.

[16] 徐密桃.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管理[J].教学教改.119.

[17] 高春方,姜娴.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德育[J].42-43.

[18] 李灵莉.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沟通[J].教学与管理,2001:25-27.

[19] 于颖.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其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7(01):71-72.

[20] 谢文湘.浅谈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162-163.

[21] 刘金广.试谈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后进型非正式群体教育的策略[J].山东教育科研,1992(03):22-24.

猜你喜欢

研究者群体班级
班级“无课日”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