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019-07-15王玮
王玮
摘 要 目的:中小学毒品预防是毒品预防的重中之重,借鉴美国毒品预防教育成功经验及做法,对我国禁毒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实践实战单位现场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调查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现状。结果:对比美国在中小学的毒品预防教育领域的工作体系和具体做法,发现中国中小学毒品预防工作存在着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方式缺乏参与性等问题。结论:结合中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实际,提出做好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毒品预防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77
Enlightenment of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Americ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China
WANG Wei
(Department of Drug Control,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Shenyang, Liaoning 110035)
Abstract Objective Drug preven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drug prevention. Learning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of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rug control work in China. Metho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practical units. 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work system and specific pract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eld of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drug prevention work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such as lack of pertinence in educational content, lack of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so o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drug prevention; effect
當前我国的毒品形势依旧严峻,中小学由于自身心智尚不成熟,毒品知识相对缺乏,社会经验不足,更加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加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是促进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美国毒品问题产生较早,毒品预防教育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因此有必要借鉴学习美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扬长避短,以此完善我国毒品预防教育体系,做好中国特色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1美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模式
美国禁毒署(DEA)是美国负责协调禁毒工作的主要部门。早在20世8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就针对当时严峻的毒品形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毒品预防措施工作,开展了无毒校园、无毒家庭、无毒社区等毒品预防项目的建设。政府禁毒部门联合全社会社会的力量,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大体上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媒体相结合的系统的毒品预防教育体系。美国的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在预防毒品时将对人体有害的酒精和香烟并列在一起预防,强调三者的相关性。预防主体主要有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等。在美国的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中,政府给予了各毒品预防机构相关政策、制度和预算上的保障,在主流媒体上投放禁毒广告;学校根据中小学心理特点和本地区实际,对学生开设系统的反毒品课程;社区负责进行家长毒品预防训练课程和社区禁毒宣传工作;教学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课程研发;社会公益组织给予毒品预防经费保障和公益宣传等等,这些为毒品预防教育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美国的中小学毒品预防课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中小学反毒品教育D.A.R.E.课程。[1]D.A.R.E项目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长达十二年的毒品预防教育课程,满足了各个年龄段中小学毒品预防的需求。同时D.A.R.E.课程还包括由社区承担的家长训练计划,不仅教授家庭关于毒品危害、拒绝毒品危害的知识,还促进家庭之间的对话和情感交流,积极引导家庭参与到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来。
美国的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成功经验在于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2]教育内容充实具体,贴近生活实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教育内容符合中小学的理解能力及身心特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二是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中包涵了相关的家长训练方案,有助于家庭毒品预防教育和亲情培养;三是以毒品预防知识学习、良好习惯养成与建立健全的人格为目标。美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逐渐形成了内容上以社会技能训练、健康教育相结合,途径上以学校与家庭、媒体和社区早期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体系。
2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现状及问题
2.1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现状
当前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主要有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而家庭毒品预防教育层面相对较少。在学校层面,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学校毒品预防“五个一”活动,截至2016年,全国90%以上的学校开展了毒品预防宣传教育,1.5亿学生接受了毒品预防教育。禁毒委会同教育部、共青团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禁毒知识竞赛,2016年共有15万所学校共975万名学生参与网上答题,中小学毒品预防的参与度有了较大提高。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毒品概念、毒品种类和特征、毒品危害、禁毒相关法律,拒毒防毒技能等。
社会层面,国内各类媒体围绕毒品问题和中小学毒品预防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此外中小学毒品预防工作还与时俱进,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立了中国禁毒网、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平台、禁毒手机报等专业平台,中国禁毒网日均访问量超过百万,中国禁毒微信平台订阅用户超过百万,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大量播发禁毒消息。此外各地禁毒机构和公益团体,也组织了许多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例如,共青团主办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与禁毒社会服务”青年志愿者项目,福建、湖北举办了“让青春在禁毒中出彩”大型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吉林、辽宁举办了禁毒电影和大型禁毒主题晚会等。
2.2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存在的不足
中小学毒品预防工作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当前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工作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我国的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缺乏系统、长远的设计和规划,毒品预防教育缺乏性连贯性,教育内容相对单一。[3]目前,我国很多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活动时间比较集中,许多毒品预防活动都固定在每年的“6 26”国际禁毒日前后。由于禁毒宣传的时间比较集中,这样固定时间式的毒品预防教育缺乏效率,加之毒品预防缺乏阶段性的重复,接受教育的中小学很容易将学到的拒毒、防毒知识所遗忘。实践证明这样宣传时间相对集中的“运动式”毒品预防教育,效果往往很有限,很难有效地提高学生们拒毒、防毒意识,难以使中小学远离毒品危害。
其次,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方式和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普遍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在我国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中,对毒品的危害的描述缺乏科学严谨,很多时候过于放大了吸食毒品后对吸毒者身体的伤害。通过对吸食毒品的危害后果的夸大描述,达到让中小学对毒品产生畏惧心理从而远离毒品的目的。公安禁毒实践结果证明,这种“恐吓式”的教育方式不能有效地向公众传播正确的毒品预防知识,难以有效提高中小学群体识毒、防毒、拒毒和反毒的能力,还可能诱发中小学的好奇心,从而去尝试毒品。
3美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3.1加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制度建设
美国在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领域,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了毒品预防教育的合力,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而当前我国关于禁毒和毒品预防的制度建设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尚不完善,各个层面的预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衔接,毒品预防教育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地整合和利用,难以高效做好中小学毒品预防具体工作。因此有必要完善关于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方面的制度建设,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让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各个方面各司其职,参与到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中来,发挥出各部门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合力,进而做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3.2开发适宜的中小学毒品预防教材和課程体系
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都根据中小学的身心特点制定了专门的教材,并且安排了贯穿整个义务教育的毒品预防课程,使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在学校层面达到系统化和常态化。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中小学毒品预防的教材和课程设计,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只在学校的健康读本中有少量涉及,远不能使中小学获得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因此有必要针对各级别中小学的身心特点和智力水平,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毒品预防教材,使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更加制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鉴于我国各地毒情不同、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制定毒品预防教育教材以省为单位,教育部门和禁毒部门相互协作,根据本省的实际毒情和教育资源科学编写毒品预防教材和读本
3.3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联合家长力量
父母对中小学人格的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较为重视家庭教育在毒品预防中的作用,在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中科学设计了许多家庭教育训练方案,社区方面加以有效的指导,使毒品预防家庭教育有效地开展和实施。[4]然而中国的家长普遍更加看重子女在校的学习成绩,对子女的人格、品德、生活习惯的教育则较为轻视,专门的毒品预防教育更是几乎是空白。对此我们应该学习美国家庭教育的理念,引导家长改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教育观,让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要借鉴美国的社区为家庭培训毒品预防技能的经验,让学校和社区一道加强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和毒品预防知识的培训,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毒品预防教育方案,科学高效地联合家长力量,进而做好家庭毒品预防工作。
3.4关注易涉毒中小学群体,发挥同伴教育优势
同伴教育是具有相似背景、共同经历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同伴教育利用人们尤其是中小学的驱众倾向,利用同伴压力的积极因素,引起同伴们的共鸣,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為伙伴内部相互传递敏感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同伴教育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运用于预防艾滋病、毒品预防教育、预防校园暴力等,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收益。在我国存在许多易涉毒的中小学群体,如农村留守儿童、过早辍学的中小学、艺校生等等,这些易涉毒的中小学比较适用于同伴教育的方式。通过毒品预防教育技能培训,培养群体中比较优秀中小学,利用他们在同伴中的影响力,带动整个群体毒品预防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
3.5注重互动教育,创新教育方式
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教育过程中普遍注重教育者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乐趣,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前我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大多只是对毒品知识的单向传输教导,相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育预防的效率相对较低。应在毒品预防教育中创新教育形式,[5]利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引起中小学的学习兴趣,以此提升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
4结语
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复杂庞大、系统的工程,涉及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教育体系。做好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密切合作,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更需要全体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禁毒工作需要,借鉴学习美国中小学毒品预防的成功经验,构建一整套完备的中小学毒品预防体系。在全社会,尤其是在中小学中树立良好的拒绝毒品、热爱生活的风气和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C080 0910,2018YFC7405);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6BSH015);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70540982)
参考文献
[1] 朱易.美国中小学的反毒品课程[J].人才开发,2009,22(6):45-45.
[2] Gilbert J. BotvinKenneth W. GriffinTracy Diaz. Drug Abuse Prevention Among Minority Adolescents: Posttest and One-Year Follow-Up of a School-Base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J]. Prevention Science,2001, 2(1):1-13.
[3] 蒋凌月,蒋凌燕.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6·27”工程为背景[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31(06):112-116.
[4] 倪彤.中美中小学禁毒教育模式浅探及比较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8):153-155
[5] 蒋凌月.新形势下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实证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22(01):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