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汉英翻译能力研究

2019-07-15冯桂玲

科教导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翻译能力教学策略

冯桂玲

摘 要 本研究主要以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以五十名非英语本科生的汉英翻译测试文本为研究对象,辅以对受试者的深度访谈,分析了受试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类型、错误产生原因,并结合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策略,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汉英翻译能力的培养提出策略。

关键词 翻译能力 错误类型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26

A Study on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Ability

of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FENG Guil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650221)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this study takes the C-E translation texts which presented by 50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as research object. The error types in the texts are analyzed. Reasons for the errors are explored and analyzed with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modes they have receive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suggestions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E translation ability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error types; teaching strategies

0 引言

翻譯即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是一个融阅读、理解、表达、校对为一体的复杂的语言运用过程。PACTE研究小组将翻译能力分解为六个因素:双语交际能力、语言外能力、转换能力、职业能力、心理生理能力、决策能力。在国外二语习得、对比语言学、翻译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学者也开始利用偏误分析理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或学习策略、教学策略等方面,仅有少量研究集中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汉英翻译能力实证研究。如,李晨的《翻译能力实证研究——以中南大学翻译硕士为例》(2011),张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翻译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2011),朱丹丹《运用对比分析理论提高翻译能力的一项实证研究》(2012)。学习者的翻译能力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学习者的双语交际能力。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学习群体,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研究对了解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及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包括其汉翻英的能力及英翻汉的能力。我们的本次研究仅限于研究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汉英翻译能力。我们以一百名大一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参加测试的这一百名学生至少学过七年的英语,但均未参加过CET-4级考试,他们打算参加2018年12月举行的CET-4级考试。此次用以测试的翻译文本为2016年12月的CET-4汉译英真题,参加测试的同学承诺此前未做过这份试题。参加测试的同学在三十分钟内各自独立完成测试题,且在翻译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工具书或是参考资料。为了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测试完成后,我们对十名受试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的结果将用做数据分析的补充材料。访谈主要内容:(1)他们知道的翻译方法与技巧有哪些?在测试中,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与技巧?(2)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他们如何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3)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常使用哪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翻译能力?(4)他们对当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有什么建议或意见?为了营造轻松的访谈氛围,访谈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

1.2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我们通过对受试者集中进行汉英翻译测试及对其中的十名受试者进行深度访谈来收集数据,数据的来源包括翻译文本和深度访谈记录。我们对三个班的154名同学进行了汉英翻译测试,测试内容为2016年12月的CET-4汉译英真题,测试时间为三十分钟。测试结束后,我们删除了32份未完成测试题的翻译文本,随后在剩余的文本中随机选择了5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十名文本提供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这50份翻译文本是我们的主要数据来源。访谈的内容为我们分析文本中偏误出现的原因及研究提升汉英翻译能力的方法奠定基础。

1.3 数据的分析

我们通过分析汉英翻译文本及整理访谈记录来获取数据。在进行汉英翻译文本分析时,我们以Carl James的错误分析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将文本中的错误分为了三类,本体错误、文本错误及语篇错误。为了确保分析的有效性,我们在汉英翻译文本收集整理完成后,由两名课题组成员先后两次对文本进行错误分析,再由第三位课题组成员对前两位课题组成员的分析结果进行整理,整理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再共同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分析,最终完成对文本中错误的整理与分类。这道本次用于测试的2016年12月的CET-4汉译英真题共包含5个句子,74个词语,133个汉字。在50份汉英翻译文本中,共整理出错误1553个。其中,本体错误512个,文本错误822个,语篇错误219个。本体错误中,拼写错误占75.70%,标点错误占24.30%。文本错误中,语法错误占67.16%,词汇错误占32.84%。语篇错误占错误总数的14.10%,在本次的分析中,我们未对语篇错误进行衔接错误、连贯错误、语用错误的分类整理。随后,我们整理了十名受试者的访谈记录,统计了他们谈及到的翻译方法、学习策略、教学方法等。这些统计数据将用于分析如何提升学习者的汉英翻译能力。

2 研究发现

2.1 受试者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主要是文本错误和本体错误

在整理出来的1553个错误中,语篇错误占14.10%,其余均为文本错误和本体错误。语篇错误所占比重较小,可能跟翻译文本的篇幅较小、语体特征明显有关。文本错误所占比重最大,为52.93%。语法错误与词汇错误,尤其是语法错误,是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最易产生的错误类型。大量的学者都对学习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语法错误进行过研究。如学者刘晋(2017)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翻译中产生的语法错误的类型及频度进行了研究,指出主谓不一致、动词误用、定语从句结构错误是学习者在汉英翻译過程中发生频度较高的错误类型。我们的调研结果与学者刘晋几乎一致,主谓不一致、动词连用、先行词错误是受试者出错频率最高的三种语法错误类型。在我们的调研中,受试者产生的本体错误占其错误总数的32.97%,本体错误中主要为单词的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仅占本体错误的24.30%。这说明大部分受试者已经掌握了英语标点符号系统的使用规则。由于汉英语两种标点符号系统较为接近,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对于学习者来说不是难点。学者何会敏也做过类似的调研。何会敏(2018)在对75名非英语本科生CET六级汉译英语言错误研究中,对受试者在汉译英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类型进行了统计,受试者的本体错误中主要为拼写错误,本体错误占错误总数的14.86%,这远低于了我们的32.97%。这可能源于我们的调研对象不同,我们的受试者为大学一年级的非英语本科生,他们还未参加过CET四级考试。而何会敏的调研对象为已经通过了CET四级考试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整体上强于未通过CET四级考试的学生。这也说明了学习者的拼写能力会随着语言能力的提升而提升。

2.2受试者缺乏对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学习的自觉性

翻译方法与技巧能够指导翻译实践,增强翻译的灵活度及操作性,是翻译能力的有机构成体。在我们的半结构式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所了解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很少,而且他们缺乏对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有意识学习的自觉性。在我们的一些引导及提示下,这十名访谈对象所能谈及到的翻译方法也仅限于直译、音译、意译和逐词翻译,翻译技巧仅有增译、减译。这十名访谈对象均是非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他们没有专门的翻译课程,在综合英语、英语思辨、有效交流等公共英语课程中,随着PBL教学法的推广以及公共英语课课时量的缩减,课堂上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说、写、议能力的培养,而与翻译能力密切相关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的讲解以及翻译练习在课堂中所占比例很小。课后,学生主要通过大量做CET翻译习题来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这十名访谈对象都采用了这种方式,他们大量地做CET习题,通过习题后的答案来校正自己的译文。在校正的过程中,他们通常逐句地核对自己的译文与答案在词汇、句子结构上的异同,甚少去思考两者在翻译方法上的不同。此外,他们也几乎不会去看一些有关翻译方法与技巧的书籍、论文等。

2.3受试者对目标语知识储备的不足是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文字转换过程,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异同、两种语言所蕴含的异质文化、译者的语言能力等等都对翻译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这次用于测试的是2016年12月的CET-4汉译英真题,这段文字浅显易懂,受试者能准确理解源文本的内容。受试者主要采用的翻译方法为直译,产生的错误主要为语法错误、词语使用错误、单词拼写错误。在整理出的1553个错误中,这三类错误占了77.91%。词汇量的不足、语法知识的薄弱是受试者在翻译过程中产生大量错误的根本原因。如,“婚纱”、“象征”、“危重”、“礼金”、“信封”这五个词语,完全写对的受试者仅占42%;“礼金也不能装在白色的信封里,而要装在红色的信封里。”这个句子句法结构转换正确的仅占39%。尽管译者对原文本背景知识的掌握、对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合理运用能提升翻译的质量,但译者只有掌握了源语言与目标语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才能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转换。

3 结语

翻译能力是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机构成部分。针对受试者在本次测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增强对学生英语基础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我们的调研对象均是学习英语在六年及以上的学生,但六年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在我们的测试中,学生仍出现了大量的词汇、语法错误。其次,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增加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培养学生句、段、语篇的翻译能力,并结合教学内容,将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的讲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我们也应增强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培养。

本论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非英语本科生汉英翻译能力实证研究(2014Y28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会敏.错误分析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六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2] 刘芳.偏误理论下大学生汉英翻译偏误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2).

[3] 刘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翻译语法误译研究[J].高教学刊,2017(20).

[4] 赵莹.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8(9).

猜你喜欢

翻译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注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翻译能力
高中英语学习中翻译能力的养成
浅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译英翻译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