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9-07-15孟繁慧李漫

科教导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教学实践高职院校

孟繁慧 李漫

摘 要 “经济应用数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现学生教育培养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经济分析能力的重要科目。但是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应用数学”课程教学难以达到专业培养要求,影响了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应用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情况出发,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角度探究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经济应用数学” 教学实践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11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Economic Applied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NG Fanhui, LI Man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0028)

Abstract: "Economic Applied Mathematics" is a basic course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chieve studen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cultivate students' economic analysis ability. But at present,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students' mathematics foundation is poor,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are single and so o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 Applied Mathematics"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requirements, which affect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conomic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Economic Applied Mathematic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conomic Applied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e; reform strategies

0 引言

高職院校设置“经济应用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利用简单的数学工具,观察、分析、解决管理和经济问题,进而实现对符合生产、管理一线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在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矩阵等知识学习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同时课程构建不尽完善,从教学理念到实践方法更多的是延续应试教育模式,割裂了经济分析与数学应用之间的联系。针对此,学校、教师应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推动“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

1 转变教学思想

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已经难以满足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此,在高职“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设计中,学校、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思想,一方面从学生主体出发,根据高职生的客观实际设计经济应用数学内容,如多数高职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薄弱,难以使用复杂高难的数学分析,在课堂参与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能力不足等,学校应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经济应用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根据职业教育特色,推动课程实践改革,在课堂中重点引入经济模型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 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在“经济应用数学”改革中应明确教学定位,深入分析“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培养中的意义,并从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发展等角度设计教学培养目标。在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经济应用数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的经济管理问题分析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学校、教师应从知识角度,指导学生掌握经济管理问题分析中必备的数学工具,如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矩阵,线性方程组,线性规划初步,随机事件与概率等;从能力角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实现经济管理问题的初步分析;从素质教育角度,促进学生逻辑思考、抽象思考、创新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实践的载体,是提升学生数学应用素养的依托。“经济应用数学”不是简单的“经济学+数学”,而是在经济应用基础上的学科融合,是数学学科应用价值的有效体现。根据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第一,依据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建立以经济应用为主导的知识结构。根据高职经济管理经济与管理学中所涉及的数学分析来看,学生的数学知识构成包括函数、极限、极限、积分等。数学知识本身存在严谨的逻辑性与层次性,只有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才能够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问题分析的工具。注重教材模块化设计,在“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内容构建中,应根据经济管理问题分析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分块,明确各模块的主干知识,并贯穿在经济管理问题分析始终,强化学生的经济数学应用意识。

第二,根据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培养需要,适当调整教材知识存量,以及知识难度。“经济应用数学”不同于高等数学,如果单纯按照高等数学的知识存量与难度开展教学,有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管理问题分析过程中很少用到,且知识难度较大,影响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基于此,学校在教学内容构建中一方面要从教学需求出发,根据经济管理问题分析中必须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完善教学内容,以奠定学生的经济数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精简知识内容,如对于微积分部分的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函数知识主体,为学生简化证明、推导等过程,简化知识学习过程,着重强调知识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第三,注重数学知识与经济管理专业的契合点。“经济应用数学”课程的关键在于利用数学分析模式解决经济管理学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中,任何偏向于数学学科,或者偏向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倾向,都是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应在经济管理的背景下,分析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结合边际、弹性、最低成本、最大利润问题等经济学知识,分析函数的应用,让经济学与数学形成相辅相成的状态,推动学科融合,体现知识应用价值。

第四,合理选择“经济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辅助资料,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体现经济应用数学的人文色彩。“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枯燥的数学知识以及经济模型分析,还应该包括,经济数学发展历史,趣味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家小传等,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从简单有趣的经济模型分析中体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拓宽学生的经济数学知识视野。

4 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在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第一,情境教学。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或者企业运行管理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具有情绪色彩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感知经济管理现象,在体验与分析中,运用数学知识,实现对经济应用数学的探究。例如在函数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总成本函数与平均单位成本等经济学模型,为学生提供企业某经济变量分析数据,并指导学生根据多种相关因素探究其中的函数关系;在函数模型分析中表明企业某一阶段总成本与平均单位成本变化,并对企业未来的成本控制以及投资方向做出预测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知识学习的立足点不再是枯燥的数学,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因此,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分析、逻辑与运用能力。

第二,问题驱动。问题是课堂构建的必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利用问题建立联系,形成教师问、学生答的基本模式,但是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学习,难以获得强有力的学习驱动。针对此,教师应调整问题教学方式,一方面结合课程知识,设计问题驱动模式,指导学生在层次化问题的驱动下,逐渐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来,提高自主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出经济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互动讨论完成问题的解答,以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利用特定案例指导讨论、交流,完成自主学习的一种开放式学习方式。在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社会经济现象,企业经济管理中提炼素材,形成案例,以供学生分析探究。例如在分段函数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企业的利润函数作为案例,即利润L为企业生产并销售Q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R减去生产成本C,函数表示为L(Q)=R(Q)-C(Q),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L>0,L<0,L=0三种情况确定企业的盈亏情况,其中L=0为企业的“保本点”或“盈亏分界点”,根据函数企业制定生产、销售以及成本管理方案。

第四,信息教学。在现代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在“经济应用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涉及到数学模型的动态变化,单纯依靠理论分析与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体会到经济管理中各因素之间关联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利用专业软件为学生构建动态分析模型,例如在微积分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绘制微积分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函数、极限等知识在解释、构造微积分中的作用,在模型的直观观察中提高学生动态分析能力。

5 完善考核评价

考核与评价是教学实践中检验教学目标实现效果,反馈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在高职“经济应用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调整传统以考试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坚持学生主体,根据能力本位要求,对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课堂参与以及知识应用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即设计层次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进行重点分析,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将学生纳入到课程考核中来,引导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反思学习过程,教师则根据多元主体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6 结束语

总之,“经济应用数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目前“经济应用数学”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分析管理、经济学相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针对此,学校、教师应积极推动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推动经济专业与数学理论相融合,奠定专业基础,实现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 冯国勇.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经济应用数学与会计专业教学融合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95-96,127.

[2] 曹桃云.基于数学建模视角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3):48-50.

[3] 李忠杰.高職数学中趣味教学法实施的范例及效果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5):183-186.

[4] 刘振云.基于高职教育目标定位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24):104-105.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教学实践高职院校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