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2019-07-15肖朝琼
肖朝琼
初中教学中,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讲授中来,就能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找到“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等价值观的契合点,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将从“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这四个方面来对本课题进行初探。
一、培养爱国情操,铸就学生灵魂
有国才有家。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公民起码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爱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培育学生爱国意识,铸就学生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与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目标之灵魂。
二、垂范敬业责任,打造人生底色
古人有云:敬事而信。《礼记》中也曾有记载:敬业乐群等。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人们在集体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
在现代的社会中,只有敬业,才能够忠诚于一件事、执着于一件事,才能够使得教师的全部精力全部投入到一件事情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对爱岗和敬业做了明确规定,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差生。不得敷衍塞责。”这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千百年来教师职业精神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根、立教之本。
三、鑄造诚信美德,指导和谐发展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顾炎武说:“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俗语也都是讲“诚信”的。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一个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失去别人的信任。相反,守信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会使人产生敬意。诚信是初中生接触社会、做人的基础。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面对不良社会环境与道德氛围对一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击,致使诚信缺失。教育现状呼唤诚信教育。
四、培养友善意识,播种仁爱种子
友善为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友好和善。友善是拉近人的距离、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很多圣贤之士都非常重视友善教育。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仁爱和友善。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也十分强调友善,主张“无辞让之心,非人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一直以来,国家对加强公民友善意识培养问题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友善”与其他11个价值观一道列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大胆创新,深入挖掘、科学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网络在线的现代化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组织学生采用专题讨论、问题探究、课堂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 合作的教学氛围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