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虚拟化妆技术的“悦己”化妆APP设计

2019-07-15杨梅薛明明

设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

杨梅 薛明明

关键词:虚拟化妆 APP 界面设计

引言

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各种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手机软件完成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事项。女性不仅是智能手机APP的首要活跃用户,且对于手机软件的依赖程度也远高于男性,这直接影响应用市场产品属性顷向于女性的需求及习惯,更多互联网创业者瞄准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爱美可以不分时间场合,几乎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可以引发女人对美的话题。尤其是目前美颜相机、美柚等类似女性专用软件的火爆出现,更是引导了女性对手机APP市场的占领。爱美、爱拍、爱晒、爱购物是女性独有的特点,女性的化妆行为不仅是单纯追求外在形象的美化,更可以认为是构建自我形象的认知,实现自我价值需求的外在表现,由“女为悦己者容”过渡到“女容者为悦己”。本文以“使你变得更美”为出发点,以手机APP化妆软件为载体,紧跟时尚步伐,掌握潮流的动向,并且通过大数据以及相关用户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提供更智能、更有效的建议,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机化妆软件的应用性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将数字图象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和网络并行处理等融合起来,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是将计模拟生成一个三维虚拟环境,用户可以通过一些传感设备,感触和融入该虚拟环境,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特征。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商业移动互联网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用户对移动应用服务的需求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虚拟化妆的技术应用就是其中之一,如美图秀秀、变脸大咖、魔漫相机、激萌相机等软件,收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和使用。

随着手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数字化妆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受到女性用户的热烈追捧。所谓的虚拟化妆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化妆方法,即不使用任何化妆品和化妆工具,只需触控手机就可以使用应用程序的相关功能来达到美容效果。在虚拟化妆的影响下,人们使用手机程序对图像一键式美容,成为照片中的完美主人公,但这种虚拟化妆实际上只是改变了图像,借助虚拟化妆彰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仅存在于照片中的假象,对本人并没有任何影响。

二、“悦己”化妆APP用户群体特点解析

女性通过化妆可以修饰脸部瑕疵,改善面貌肤色,这种化妆行为正是对自我认知的—种表现,赋予女性满足感,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从而增强自信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女性化妆行为已经不单单是追求生理上的满足,更是通过化妆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确立用户群体。之所以选择大学女生为目标人群的原因如下:

1.随着年龄和自我意识的增长,女性越来越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表。该现象从初中就已开始,到大学尤为明显。在大学校园里同学问的互动非常频繁,每个人都捌巴美的—面展现给他人,并且作为大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使自己变美这件事情上;2.大学女生在校园中不断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的冲击并保持相对积极的接纳心态,乐于追赶潮流;3.在这一时期的大学女生身心方面并未完全成熟,易于对喜欢的事物产生追随和购买欲;4.大学生群体即将面临进入职场的压力,大学女生的化妆行为也展现着当前大学女生對自我职场形象的认知和初步设计。

(二)调查研究。APP的重要目标^群为在校大学女生,以山东科技大学的在校女大学生(大—至大四)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她们对化妆行为的熟练程度、对掌握化妆技巧的渴求度以及购买化妆用品的消费情况。以下数据皆来源于2018年5月份在山东科技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公发放101份,并回收101份,有效问卷为100%。在随机抽查的101位女大学生中,大四学生所占比重最大,大三学生次之。其中有66位同学认为女大学生化妆非常有必要的,仅有3位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图1为女大学生化妆意愿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年级不同对待化妆行为的态度也稍有不同,21.3%的大一大二低年级女生认为化妆等面部消费可有可无,但只有8.5%的大三大四高年级女生也这么认为,不难发现从大一学生到大四学生,对化妆的偏好程度是逐渐上升的。因而得出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现实社会需要的增多,女大学生对形象资本的投入日益增加,对化妆也她愈发重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会化妆的女生中,掌握两种及以上妆容技巧的占27%,而73%的女生只会画一种妆容,其中有88%的女生希望掌握更多的化妆技巧。她们在面试、工作和逛街约会时会特别注意化妆的质量,她们认为这是一种有教养懂礼貌的行为,同时好的妆容可以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具体原因及数据,如表1:

在提出利用数字虚拟化妆技术,在手机APP上看自己不同的化妆风格之后的效果,用一款手机软件就能实现一对一化妆教学的想法后,大多数女生都感觉很新奇,并且90%的女生表示非常乐意尝试这款软件。并且提出了一下需求点,如表2:

三、基于虚拟现实显示技术的APP设计

(一)设计定位。对于一个没有化妆经验的人来说,挑选适用自己的化妆品是件麻烦事。一股做法是去化妆品专柜试用,这个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专柜用品试用装为多位顾客提供使用,存在安全卫生问题;二是化妆品多样且繁杂,每次跑去专柜试用实属浪费时间。一套妆容完整地在脸上实现并非是在几分钟内能够做到,要寻找到个人喜欢和适合的妆容效果就更费时耗力了。数字化妆技术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手机软件虚拟现实显示技术轻松实时看到不同化妆风格后的自己从而做出正确妆容选择,避免耗时又不卫生的试妆过程。APP内还配合每一种妆容的化妆步骤、化妆品推荐、化妆工具推荐以及皮肤护理等知识,让使用者从化妆小白养成美妆达人。化妆达人也可以上传自己的原创化妆手法及技巧,分享讨论。即使不学化妆步骤,也能通过数字化妆技术将各种妆容搭配,在手机中看到不同风格的自己。

(二)确定用户需求。解决你的化妆烦恼,是该软件的唯一痛点,是核心。从这一痛点出发,不断细化、优化分析,做到小而精。以“简单易用性”为设计原则,从“想要感受什么”、“想要成为什么”两个核心问题出发。“想要感受什么”即通过这款软件,可以让用户看到不同风格妆容的自己;“想要成为什么”即通过这款软件,可以让用户学习掌握不同的化妆技巧,并且可以一键下单自己喜欢的美妆用品。

化妆可根据不同的空间分为生活化妆和艺术化妆。生活化妆包括日常淡妆、工作妆、晚宴妆、舞刽女、夜店妆等,艺术妆主要包括写真化妆和舞台化妆、明星仿妆以及一些角色扮演类妆等不同形式。对化妆场合的需求表明了一个人在特定领域中的角色期望,因此根据不同场合的化妆需求提供不同的教学。首先利用手机前置摄像头高效快速地捕捉人脸特征,将选择想要的妆容效果通过手机屏幕显示出来,同时可以调节妆容浓度合适后进行技巧学习或者拍照储存。另外,可以在妆容完成后进行测评以及用品下单。

(三)界面设计。大学女生年轻且充满活力,喜欢追随潮流,针对这一人群的APP界面设计需要绚丽的色彩搭配以及活泼可爱的图形设计。

1.对设计界面主体及风格把握。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用户对色彩的感知更加敏锐,不同色彩搭配的界面效果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合理的色彩搭配不仅能增加设计的层次感、丰富度,更能满足用户心理需求。针对于大学女生的设计自然要有其特征和喜好,例如可爱、温柔、性感等關键词。女大学生为年轻群体,“自由、青春、活力”是这一阶段女性特有的情感词汇,主打色调为玫红色,给人带来兴奋、积极的心理感受,具有很强的女性色彩性;在搭配时选择同色系颜色,做到视觉统一,增加色彩层次感。整体风格应为青春活泼、颜色鲜艳,美丽、青春、时尚、浪漫,也是每一位女性对自己期望的状态。

2.LOGO设计。在图标设计上,选用樱桃的卡通少女形象,温婉圆润、亲切可爱;底部是放射性的光芒背景,给人感觉青春活力的体验;左下角是口红与化妆刷小标志,体现APP的针对性理念;整体色调为温馨可爱时尚的玫粉色,给使用者带来温柔的感受。小樱作为卡通吉祥物,也为其设计了许多生动的表情,增添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与陪伴性,如图2。

3.操作界面设计。精心设计的界面使用户能够以简短有效的方式完成操作。允许用户轻松访问信息和简化操作是设计的首要任务。为解决这一问题,“悦己”化妆软件在设计时便创建“化妆小白”角色模型,“选择合适的妆容——妆面学习——妆面测评——购买下单”是“化妆小白”最直接真实的需求,软件使用流程也谨遵此主旨。如图3思维导图,在此流程中模拟女性在化妆品专柜的真实试妆过程,创建具有众多可操作性的试妆情境模型,同时具有隐私性、快体验性,提高女性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运用简单清晰扁平化的信息框架结构,采用拍摄界面之前的点聚式导航菜单按钮,如图4。保证用户每时每刻观察面部虚拟妆容变化;使用有趣的图形化操作按钮,增加用户浏览体验使用时的生动性;除此之外界面跳转动效、声效交互也与整体设计主题相一致。在女性特质分析的基础上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元素应用到界面设计中,使其在操作过程简洁明了易上手,引导用户进行本能操作,图5为整体风格效果。

总结

大学生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大学女生化妆行为、化妆意识也更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以大学女生为主要调查对象,研究分析其需求点,进行针对性的虚拟化妆APP设计,帮助用户快速体验面部妆后效果及掌握化妆技巧,帮助用户提高自信和自我认同感。悦己APP帮助大学女生进行外观上的美化,她们通过化妆辅助个人不同社会角色的扮演,能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形象,符合社交礼仪的规范。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界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方法
新媒体界面设计对当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启示
基于博物馆APP界面视觉艺术元素的探究
介于多设备时代下的界面设计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性
任务驱动法在《界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