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粤飞:设计行业期待方式方法上的改变
2019-07-15王粤飞
非同空间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ADC)会员、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l)会员、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创始人之一、学术委员王粤飞多年来全心致力于平面设计事业,并竭力推动中国平面设计向高层次发展。1992及1996年,王粤飞联合国内设计精英共同举办了两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该展览第一次遵循国际专业评比规范,成为中国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纪录。在经济特区平面设计处于空白的时期,王粤飞为深圳南方制药厂设计了著名的“三九胃泰”包装及“999”集团形象。本次访谈中王粤飞与本刊分享了对设计行业过去四十年的总结及对未来的展望。
《设计》: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的第41年,在这70年中中国设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请您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谈一谈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时间节点和事件。
王粤飞:如果说八十年代初中国的美工们被洋人洗脑,是一个被动阶段的话,那么九十年代初的平面设计启蒙运动是自我觉悟的产物,是一个主动阶段,是一群有着“设计救亡”志向的青年,急欲改变中国设计现状所引发的思考与革命,是中国设计师学习世界的历史必然,是专业道义上的自觉行动。这场运动,以1992年《平面设计在中国》展为落地标志,(Graphic design in China)它开启了第一个遵循国际规范有国外评审参加的全分类美术指导比赛,以学术的名义结束了“装潢美术、实用美术”的时代,为“平面设计”在中国安身立命找到了入口。
评价《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它揭开了中国当代设计史以平面设计为先锋的时代开端,它完成了自身的三个任务:
第一,由民间机构发起的全分类平面设计比赛,开启了国际评审规范赛制。
第二,设计师职业化时代的到来,个体设计师开始独立创业,行业雏型形成。
第三,唤起大批年轻设计师汇聚旗下,催生了中国第一个民间平面设计师协会成立(1995年)。
今天的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仍然是中国最活跃的设计组织,今日的GDC《平面设计在中国》凭借自己的独立品行、独立思想置身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改革潮流之中,探讨设计改造社会、改变生活,鼓励原创,荐拔新人,表彰设计把握未来的实践。并以不断修善GDC形制、赛制来证明《平面设计在中国》是最优秀的专业设计比赛。
《设计》:您曾谈到“一个优秀设计师应该具备‘国家品质和‘个人品质的同构”,多年后的今天,您对这两个品质是否有新的诠释?在您看来,做一个好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工作中如何继续学习?
王粤飞:二十年前,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承认标准在西方,今天,你还会这样想吗?
我们仍然需要这样一种品质:设计内容出自中国文化的显著品质,其设计带有强烈的个性和个人修炼,这种地域文化的显著品质被个性所理解,变成了极少遇见性的个人主张,这就是国际观众所在乎的东西。西方的评判标准也许变得被动,但在图形创造的认同方面取得了共识。
《设计》:品牌的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您十几年前通过设计成功塑造的品牌案例,成为业界范例。您认为,通过设计的介入来塑造品牌,需要设计师具备怎样的功底,做足哪些功夫?
王粤飞:“市场”是设计师第一生存战场。我至今仍然否定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我只是一个设计师。设计师解决别人的问题,而艺术家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满脑子里只有市场、品牌、传播技巧。而且,我必须尊重上述要务。换句话说,你也可以叫“妥协”。虽然不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因此我要了解洗头水和葡萄酒的消费市场;我要知道,什么人喝红茶,什么人喝绿茶……这不需要什么样的功底。当你这样去思考了,企业领导人才会觉得你是一个可信任的人,才会耐心地听取你的设计叙事,才会把“大单”让你去做。
企业视品牌为生命。企业从上到下为产品推广注入设计的技巧,借助设计师的力量,对设计有很强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计师必须跟上企业的节奏。中国市场化道路进程非常短暂,品牌之路根据时代变迁在演变,需要设计师把握其中的基本特点。
《设计》:请提出一个您认为当下最值得业界讨论的话题并抛出您的观点。
王粤飞:这些年来,设计受到“死亡”的威胁,一直在开疆拓土,扩大自身的版图。我们一直奉行的研究以設计美学为基础的平面设计似乎已经塌陷,出现了一种以社会化主题为研究对象的设计浪潮。过去,我们强调视觉、图形、文字、色彩,研究对某一传播某一物质的解决方案。而今天的设计呈现出更广泛的形式,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设计介入生活、介入城市、介入社会主题的解决方案。社会化主题设计有两个特征:一,不再以设计审美为优先,以洞察生活品质、城市便利、社会矛盾为关注点。提出合理配置、合理叙事的解决方案为目标;二,设计引向“无委托”设计,主动发掘社会矛盾、城市热点、民众关心的生存问题成为设计项目新的可能。当然。设计在其中并没有沦落,它们承担着为叙事进行图解的优秀表现。
本人乐见设计扩大自身的版图,如果情况属实,倒是有一件事情值得设计师们欢呼。设计师们不再为设计审美差异感到惶惶不可终日。设计行业需要改变,特别期待是在方式方法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