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明清民居的批量化和模件化生产
2019-07-15张雪
张雪
摘要:明初开始发展的丁村,在明代以后成为太平县望族。丁村民居的营建是如何适应这一发展速度的。田野调查法。证明推测,丁村木结构建筑是模件化和批量化生产的结果。木材经济、坚固且易于向模件化和批量化发展。丁村木构建筑有五个层次即斗栱、开间、建筑、院落和村落,若干复杂性依次递增。
关键词:丁村民居模件化批量化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7-0044-03
引言
丁村,于1988年被列入全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北方民居的珍贵实物。北接尧都平阳,南近晋园新田,东依塔山,西临汾河,气候温和,地理位置藏风聚气。村内有40余座保存较好的民居,至今有四百年历史,建自明万历至清代末期。在金元时期,丁村尚未建村,一片荒滩。丁氏族人的兴起和丁村民居的营建历史沿革,现可根据丁氏家谱及建筑本身的题记来判断。家谱始祖为丁复,据家谱,建筑题记及发掘的三座元代墓葬中未出现丁姓,学者提出丁村民居开始营建的年代是元末明初。明初开始营建和发展的丁村,在明代以后成为太平县望族。在人丁兴旺和丁村繁盛的情况下,丁村民居的营建是如何适应这一发展速度的。
丁村木构建筑大都采用梁柱结构,建筑的重量由木柱支撑。中国木构建筑大都使用梁柱结构的原因是木材经济、坚固且易于向模件化体系发展,并且可以批量化生产。曾经木材在中国十分充裕,相比石材更易加工运输。中国常用的白柏木具有大于钢材四倍的张力和超过混凝土六倍的抗压力。丁村地理位置优越,木材充裕,这为丁村民居营建提供了前提条件。宋元时期,《营造法式》及《梓人遗制》建筑书籍完备,工种分类明确,式样,尺寸用料用工都有其参照标准,具有极高的专业化程度,建筑标准在明清时期会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标准,正是可以达到模件化和批量化的一个先决条件。丁村木构建筑有五个层次即斗栱、开间、建筑、院落和村落,若干复杂性依次递增。
一、斗栱
斗栱是木构架建筑中最复杂的部分,由斗、栱以及梁枋相互纵横交叠而成,是古代民居上精美的装饰。
(一)斗栱单元的组合序列
斗栱是一种复杂的结构构件,但是它可以根据基本的几种形式少量变形,依据各组合单元在建筑中的位置和功能,这些部件以不同的方式被组装为一体。可以看出不同部位的斗栱在同一建筑中的相似性及简单到复杂的依次递增。图1为丁村明万历二十一年3号院,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民居斗栱。可以看出不同部位的斗栱在同一建筑中的相似性及简单到复杂的依次递增。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柱间额枋上的斗栱与柱头之上的斗栱相似性极高,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柱间额枋上的斗栱祥云纹为两层三朵,而柱头之上的斗栱则为三层五朵,纹样并未变化,只是在原来基础上增多数量,并未直接放大构件。图中为斗栱简单的类型,包括一根立柱、一根平枋和一块托木,外加一个斗,一条横梁架在这个斗上,横梁的后尾伸入墙内。一组是清乾隆时期1号院厅堂斗栱。图2左图为厅堂明间斗栱,右图为次间斗栱,相比较,明间斗栱要比次间斗栱在次间斗栱基础上多加构件数量。
从图1到图2可以看出,斗栱组合变得更为精巧和复杂,但究其本质,再复杂的斗栱也只包含四种基本类型的木构件:斗、栱、平枋与斜枋。虽然每一种在不同的部位会有少量变异。例如,斗栱有数种规格,比较大的接在柱头上,斗开口的尺寸取决于棋的尺寸及数量。这些斗栱依据不同的位置和功能,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丁村3号院厅堂外檐有两种斗栱: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即柱头之上的斗栱和柱间额枋上的斗栱。丁村1号院的斗栱极为精巧和复杂,在其中能发现数种不同形式的斗栱。在1号院厅堂内部可明显看出较大斗棋并不是放大构件比例而是增加4种基本构件数量。以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有基本形制的斗栱是可以预制的,并且可以同时批量化生产的,在后期组装时再细加调整,可以说明斗栱本身具有模件化。
这些预制件中每一种都有其特定和复杂的形状,比如,与砖块相比较,这些木构件的形状就复杂得多。依据每个组合单元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与功能,这些预制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丁村1号院厅堂为例,外檐有两种样式的斗栱:一种在柱头上面,另一种比较简洁的在柱间。内檐斗栱比外檐斗栱更加精致美观,最复杂的斗栱在转角处,在一个建筑物中,可以发现多种不同样式的斗栱。
(二)斗栱的科学性
复杂的斗栱体系在木构建筑中非常必要。首先,这一体系可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侵害。榫卯结构柔韧坚固利于防震,斗棋大量节点相互摩擦可分散外力对建筑的损坏,特别是水平方向的破坏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免受雨淋。斗栱使屋顶从墙面上方延伸出来,对于容易受潮的木柱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支撑房屋宽大的屋顶,是营造者们必须要解决的结构问题之一,并且屋顶还要承受瓦片的重量。斗栱让屋顶的重量减少,且经济实用,斗栱体系用材较小,不浪费,不用大规模砍伐粗大梁木来做房屋支撑,很好地解决了房屋重量问题,并且巧妙地利用了木材资源。因为减少了长梁的需求,可以不必砍伐那么多的大树,也不需要长久等待树木长到所需要的尺寸,通过减小跨度,梁的截面可以更细,因此可以使用更小的树木,使房屋整体重量减轻,且每个部分的尺寸和重量都有减少。人们在有限资源情况下,巧妙使用木材资源,面对耗费更多木材还是更多劳动,人们选择了劳动,运用劳动和智慧补偿自然资源。
二、开间和建筑
丁村民居符合“庶民庐舍不得过三间五架”的限制,开间均为三开间。中国建筑之平面,其长边称宽,短边称深。就房屋宽面两柱间之宽,乘深所得面积称为间,间之宽称为开间。
(一)开间的不同形式
建筑本身最简单的只有一个开间,如图3镇国寺万佛堂。多数为若干开间,平面有圆形、八角形或长方形,但以长方形为多,丁村民居平面皆为长方形,如图4。开间根据象征意义和实际功能来布置,面朝南的民居可以让建筑物最大化地采光和储热,很多房屋在厅堂前加一排立柱,构成走廊,可休憩,可采光,成为天井到院落的一个过渡。图4中3号院建筑中的前檐墙设于后面一排柱子间,而不是设于第一排柱子间,就是可以让居住者在阳光正好时休憩;图5中12号院前檐墙设于第一排柱子间,是因为清朝时,丁村繁盛,人丁兴旺,为了满足当时用地紧张的需求,所以减少庭院宽度,去除立柱。根据不同时期人们需求,建筑物庭院进深都会有变化,明朝时期的丁村民居天井比例为2:1,庭院开阔,作为居住者休闲娱乐的场地,到清朝时期由于用地紧张,天井比例变为1.5:1,整体变得狭长,人们的活动场所从庭院转移到厅堂。开间进深显示出其极大灵活性,同样的平面,可满足不同建筑的需要,最大程度地结合当时环境需要。以上,可以看出开间和建筑之间也具有一定模件化关系,增加或者减少一个或一列开间都是非常简便快捷的事情,轻而易举就可以改变一个建筑物的大小,开间和建筑物即是模件和单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