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洗桶企业场地污染调查与分析实例
2019-07-15常光远
常光远
(江苏金信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江阴 214431)
1 引言
随着江阴市城市规划的调整及工业企业逐步迁入工业园区,原有的工业用地逐步开发成其他用途,场地污染可能给后续开发或利用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危害到居民健康[1]。金属洗桶企业主要从事处置(清洗)含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化工废弃物等包装桶,在其处置过程中涉及原桶堆放、清洗、固废堆放等环节,都有可能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意义重大。本次针对江阴市城郊结合处一清洗金属桶的企业搬迁后的土地开展相应的调查检测和分析。
2 场地概况
该厂区地块原先为荒地,占地约11200 m2,将作为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来开发。金属桶厂于2002年建厂,主要从事处置(清洗)含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染料、涂料、有机树脂类废物、废酸、含酚废物、含醚废物、废有机卤化物废物包装桶等,是一家危废经营单位。2015年停产搬迁,原场地建筑包括:办公楼、清洗车间、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池、固废堆场和绿化空地等。本次调查期间,该厂区内相关设施已全部拆除,所有车间已空置。
3 目的和原则
3.1 场地污染调查的目的
按照国家四部委《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保部《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对该项目地块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了解现阶段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状况。
3.2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场地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浓度和空间分布的初步调查,为场地环境管理以及下一步可能需要的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提供依据。
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工作,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可操作性原则: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经费等,结合现阶段场地实际情况,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4 工作方法
运用我国现有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2]、《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3]、《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等污染场地调查和评估技术规范,以及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适当参照国外成熟的场地环境调查规范与场地污染评估标准,来组织实施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
4.1 调查与评估方法
4.1.1 调查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手段,对场地历史利用情况调查与分析,了解场地是否受到了污染。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收集关于场地和场地周边当前和历史土地使用状况的信息,作为评估场地是否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基础。该场地东侧为河道,西侧为居民区和农田,存在场外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可能性较小;南侧和北侧为其他企业,根据其生产状况,周边企业的污染迁移至金属桶厂场地内,从而对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2)收集并分析现场所在区域的基本环境状况信息。该场地位于江阴南西郊,长江南岸,离长江约3 km,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2~3 m(黄海系统),属长江三角洲区的一部分。根据多年资料,本地区年均气温15.2 ℃左右,平均气压1016.5 hPa,年均降水量1040.7 mm,平均相对湿度80%,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东。本地区泥盆有少量分布为紫红色砂砾岩、石英砾岩,向上渐变为砂岩与黑色页岩的交替层,顶部砂质页岩含优质陶土层,地质基础较好。水系沟通较好,因港闸调节作用,除在汛期排涝利用退潮开闸向长江排水外,一般情况下由长江引水。
4.2 确定调查范围制定监测计划
对资料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因素制定场地环境监测计划,确定调查范围实施监测。
4.2.1 调查与评估范围
本次场地环境调查范围为场地边界以内(包括场外对照点),重点关注资料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阶段识别出的疑似污染区域。监测对象为土壤和浅层地下水。选择Metals 13、TPH、VOCS、SVOCS作为本次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因子,监测频次为一次采样监测。
4.2.2 监测计划制定
通过访谈和现场踏勘了解到可能存在如下潜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因素。
场地内废水处理区域,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和建筑设施损坏可能导致附近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污染。
场地内原辅料仓库,各类清洗剂、油漆等原辅材料储存过程中包装桶破损等可能导致附近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污染。
场地内毛桶仓库,回收的各类废桶在存储、转运过程中不当操作和破损泄漏等可能导致附近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污染。
场地内生产车间,废桶清洗过程中“跑冒滴漏”可能会导致附近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污染。
场地内固废堆场,其固废堆放过程可能会导致附近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污染。
5 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5.1 布点原则和方法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 系统(网格)布点法结合专业判断法,在主要生产区域、毛桶仓库、危废堆场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1600 m2(40 m×40 m网格),在办公楼、空地、绿化等区域采样单元面积不大于6400 m2(80 m×80 m网格)进行布点。本次调查共在场地内设置9个土壤采样点和9个地下水采样点,还在场地上游无干扰区域设置了一个土壤和地下水对照点。
5.2 采样
5.2.1 土壤采样
采用Geoprobe双套管直接推进技术采集土壤样品。对于每个土壤监测点位,根据现场情况分两层进行采样。分别采表层土壤(0.1~0.4 m)、深层土壤(将0.4~6.0 m段中采集的土壤样品通过PID土壤气体检测器进行监测,选取PID读数最高的样品用作实验室分析)。监测井的深度应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相对厚度来定,至少在浅层地下水埋深以下2 m,但不穿越浅层地下水底板。
5.2.2 地下水采样
使用Geoprobe钻机的中空螺旋钻来进行监测井土孔钻探作业。土孔钻探深度为5 m。地下水监测井深度和滤水管长度由现场工程师根据地下水初见水位及地下水季节性变化决定。滤管位置应该能够监测潜在的低密度非水溶性有机物。取样前应当对采样井进行清洗,并经过24 h稳定。
5.3 样品分析结果
经过删选,本次调查累计送检21个土壤样品(含1个对照点样品和2个土壤平行样品)。分析方法详见表1。
表1 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
经分析,所有样品分析结果无超标数据,数据达标率100%,无超标点位。另外,对照点污染物浓度基本都介于样品整体检出浓度范围中偏低水平,可以反映本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本底情况。
6 结语
根据本次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结果和场地水文地质特点,结合现场检测、PID土壤气体检测以及场地现场感官等综合因素,确定该金属洗桶企业原厂址地块土壤、地下水环境状况,均未超过相关参考标准限值。土壤和地下水健康风险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不需要进一步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该场地风险可控,不需要开展修复。
结合上述调查结论,建议在场地日后的使用和开发过程中,通过以下手段进行风险管控:一是尽量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尤其是场地涉及开挖等措施时,应该加强人员的劳保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和雨靴等。二是本次调查场地性质目前规划为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在当地政府开发前用于该企业仓库或对外出租,若在当地政府开发前该场地用地规划进行了调整,需根据新的规划重新评估该场地调查结果是否满足新规划的用地性质。三是如场地开挖过程发现土壤及地下水有污染迹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开展进一步的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以明确场地土壤的具体污染程度和范围,以指导后续场地开发利用工作,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