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水产养殖与越冬黑脸琵鹭种群变化相关性探讨
2019-07-15曾向武林宜舟罗慧娟晁丽芳刘曦庆
曾向武,林宜舟,罗慧娟,晁丽芳,刘曦庆
(1.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 汕尾 516400;2.广州翼林生态监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003;3.广东省动物学会,广东 广州 510260)
1 引言
沿海地区开发活动导致自然湿地的丧失和退化,给依赖湿地生存的水鸟带来了严重威胁[1]。随着自然湿地的减少,人工湿地逐步成为主要的湿地类型,水鸟对人工湿地的利用也随之增加,水产养殖池塘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类型之一,因而水产养殖池塘对水鸟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1~13]。
广东省海丰县地处广东省东部,背山面海,海岸线绵长,咸淡水在这里交汇,浮游生物丰富,是天然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14]。海丰县以传统的粗放型鱼塭养殖模式为主,是中国南部亚热带地区滨海地区人工湿地的典型代表,在提供候鸟栖息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15]。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原有的粗放型鱼塭逐步被改造成精养虾(鱼)池,精养的水体没有参与潮汐吐纳,自成一体,导致了湿地功能退化,使得水鸟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制约了水鸟正常的繁衍栖息,特别是对县内的一些珍稀濒危的水鸟如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等的影响较为明显。
黑脸琵鹭属鹳形目(Ciconiiformes)鹮科(Threskiorothidae)琵鹭属(Platalea),是全球最濒危鸟类之一,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16, 17]。黑脸琵鹭仅分布于亚洲东部的沿海岛屿和海滨沼泽等湿地,对栖息地质量要求十分严格[18]。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海丰县人工养殖池塘作为黑脸琵鹭重要的栖息地,在维持种群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19]。然而,海丰县精养型水产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制约了黑脸琵鹭种群的长远发展。为有效减少精养型水产养殖对水鸟生态环境的影响,海丰县于2016年开始取缔一些非法精养型水产养殖池塘,以有利于水鸟的繁衍栖息。
海丰县自2004年发现黑脸琵鹭越冬种群以来,越冬种群在全球普查种群数量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在全球种群保护中具有积极意义[19]。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脸琵鹭越冬地区湿地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迁徙种群冬季栖息地种群数量的维持,是该种群数量增长的前提[20]。因此,以海丰黑脸琵鹭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黑脸琵鹭的种群变化与水产养殖面积波动间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掌握水产养殖面积的变化对黑脸琵鹭种群动态的影响。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海丰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地理坐标在东经114°54′~115°37′,北纬22°37′~23°14′之间。地处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2 ℃,无霜期360 d,年均降水量2389.5 mm。有海岸滩涂3340 hm2、渔塘水库6660 hm2,水产养殖以花蛤、对虾、蟹、蚝等为主(http://www.gdhf.gov.cn)。
2.2 数据收集
2.2.1 野外调查
2005~2018年在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期间,采用定点观察与直接记数法在海丰县东关联安围镇、大湖镇、公平镇进行调查,每次调查2~3 d。利用TSN841 20- 60倍单筒望远镜、1000 m长焦镜辅助记录黑脸琵鹭的数量。
2.2.2 文献查阅
在香港观鸟会网址(http://www.hkbws.org.hk/)查询2005~2018年黑脸琵鹭全球调查数据。
在汕尾市统计信息网(http://www.shanwei.gov.cn/swtjj/tjnj/list2.shtml)查询2005~2018年汕尾市统计年鉴,统计2005~2017年海丰县水产品养殖面积。
2.3 数据处理方法
SPSS19.0 软件完成黑脸琵鹭种群数量与水产养殖总面积相关性分析、构建黑脸琵鹭种群数量与水产养殖总面积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
3 结果
3.1 海丰黑脸琵鹭在全球普查种群数量中占比情况
从表1可知,海丰黑脸琵鹭个体数量从2005年的39只增加到2018年的161只,在全球普查种群数量中占比从2005年的2.64%提升至2018年的4.09 %。表明了海丰县作为黑脸琵鹭重要的栖息地,在维持种群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表1 海丰黑脸琵鹭在全球普查种群数量中占比情况统计
3.2 海丰县水产养殖总面积变化情况
从图1可知,2015年前,海丰水产养殖面积约100 km2,2016年后,水产养殖面积下降至10 km2左右。
图1 2005~2017年海丰水产养殖面积变化
3.3 黑脸琵鹭种群数量与水产养殖总面积相关性
从表2可知,海丰黑脸琵鹭个体数量与水产养殖总面积具有负相关性(p=-0.822),即水产养殖面积越大,黑脸琵鹭个体数量越少。
表2 黑脸琵鹭种群数量与水产养殖总面积相关性
备注: **.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4 黑脸琵鹭种群数量与水产养殖总面积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
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y=10.686x+154.96(R=0.822,p=0.001)
(1)
式(1)中x为水产养殖面积,y为黑脸琵鹭个体数量。
4 讨论
随着自然湿地的逐渐消失,利用人工湿地的水鸟数目逐渐增加,但人工湿地的质量取决于其生境组成结构和管理方式,可通过良好的管理模式改善人工湿地的生态功能,尽可能的减轻由于自然湿地的损失而给水鸟群落带来的影响[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丰县一些原有的粗放型鱼塭养殖池塘逐步被改造成精养虾(鱼)池,这两种相异的养殖管理方式对黑脸琵鹭种群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效果。粗放型鱼塭养殖是在沿海有淡水注入的中小型港湾、港汊内,或在潮间带较平坦的滩涂上筑堤、开沟、设闸以贮蓄海水,利用潮水涨落纳进(或投入)鱼、虾、蟹苗,进行养殖[21]。精细化养殖主要是通过人工开挖方形池,通过配套增氧机,投放饲料、药物等进行高密度养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海丰县三种海水养殖模式中,对虾主养模式单位面积环境氮、磷负荷最高,虾蟹混养模式单位面积环境氮、磷负荷次之,,而鱼塭养殖模式单位面积环境氮、磷负荷最低,均为负值,同时对这三种海水养殖模式水体中的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总氮、磷酸盐和总磷以及底泥中的凯氏氮和总磷进行了分析后,认为鱼温粗养池塘水质最好,虾蟹混养池塘次之,而对虾主养池塘最差[22]。由此可知,保持原生态的养殖方式,可以为水鸟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海丰县作为黑脸琵鹭重要的栖息地,在维持种群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表1),黑脸琵鹭种群数量与水产养殖总面积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表明随着海丰县水产养殖面积的减少,黑脸琵鹭个体数量呈上升的趋势(表2),特别是2016年后,海丰县取缔了一些非法精养型水产养殖池塘后,虽然水产养殖面积大幅度下降(图1),但黑脸琵鹭却呈增加的趋势(表1)。因此,我们认为人工水产养殖模式的不同,可以影响到黑脸琵鹭种群的发展。因而,可通过对黑脸琵鹭栖息的人工湿地的管理,以维持种群结构的相对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