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的叙事

2019-07-14马文甲

雕塑 2019年2期
关键词:布鲁诺木雕形体

马文甲

【编者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9年系列国际展览的序幕是由两个雕塑展开启的。它们分别是“沉默的邂逅一一布鲁诺-瓦尔波特”和“马克·奎恩一一皮相之下”。前者是2019年3月5日-2019年5月1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的A展厅展出,而后者是2019年3月8日-5月1号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样是三层的B展厅展出,两个展览首尾相连,好不壮观!本期《雕塑》杂志专门辟出篇幅来关注这两个展览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是具有三维形式和材质感的雕塑,而更多的原因还是这两位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的当代雕塑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首先,我们说马克一奎恩对中国当代雕塑材料的实验与装置艺术的影响。当代艺术以介入当下,触碰现实为口号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而近年以身体为媒介的创作实验更弄得风生水起,貌似学术前沿的认同在青年艺术家中蔓延。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多少看到了杜尚、博伊斯、安东尼-格姆雷以及现在我们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看到的马克-奎恩的影响。至于意大利木雕艺术家布鲁诺·瓦尔伯特及其作品则在我国当代青年木雕中产生了影响。从每一届的《雕塑》杂志社发起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到“曾竹韶奖学金雕塑展览”,我们都可以看到上色木雕的创作作品,具象写实的木雕加上淡淡地施彩效果受到广大雕塑学生的追捧和喜爱。其现象使我们很容易想到日本的舟越桂和这位意大利的布鲁诺的木雕作品。

从表面上看,并置的两个展览好像都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当下性共同点,但实质上两者的理念则完全不一样。布鲁诺的木雕以高度娴熟的木雕语言和具象人物的造型能力聚焦现实人物的真实状态,更像是一种主动。他的那种近乎于在真人身上翻制成型式的、逼真的塑造能力,使人感受到一种零距离的亲切和娓娓道来式的倾诉。但是与日本的舟越桂相比,布鲁诺还是具有太多的自然主义,而舟越桂的东西具备更多的现代主义精英品质。至于马克·奎恩的现实性应该纳入安东尼·卡罗以来的英国雕塑“新一代”关于材料探索与拓展中的进程去考量。看了马克·奎恩的作品,我们似乎可以断定他的实验与探索应该是安东尼·格姆雷关于以自己身体能量为媒材的某种延伸。

雕塑一旦与具象叠加势必导致社会性和文学性的价值取向,随之关于社会学意义上的解读会成为诠释作品的主流。我们组稿的两位撰文作者均是具有雕塑家背景的理论家,作为《雕塑》杂志还是希望其研究与梳理更加貼近雕塑本身,而非高谈阔论式地隔靴搔痒。

雕塑作为人类观察世界与理解生活最原初的记录,是对立体感知维度的直观触碰。在熟练的认识观看尺度与空间后,雕塑艺术的形式探索开始形成主观系统。木,作为大自然给予人类原生的工具材料,最早的成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辅料、媒材与载体。

当木头应用于雕刻造型时,木雕工艺与木的材料属性成就了木雕艺术的特殊表现语言,也使木雕成为雕刻艺术的重要门类,代代相传。世界不同地域文化属性的民族孕育了各自独有的木雕技法与表现语言。在当代,针对雕刻语言的创造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呈现出更为活跃且富于思想张力的状态。

以当代中国雕塑教学与创作的视角去观察木雕艺术创作时,聚焦研究的“切口”尤为重要。如何理解木雕艺术创作的“手作”与这种传统材料及语言的“当代性”是个关键。当代国际艺术界著名的木雕家成为此类研究所关注的“对象”与“样本”,甚至成为“偶像”。意大利木雕家布鲁诺瓦尔伯特就是其中最为富有代表性的木雕艺术家之 。

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的个“雕刻之乡 瓦尔加迪那,如同中国的“东阳”,其地理位置在意大利、奥地利与德国的交界处。整个村子的面貌保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子,布鲁诺父亲留给他的工作室虽然不大,却是拥有1500年历史以上的古代建筑。在那里,几乎全村人都是木雕的从业者,手作工艺世代相传。从早期制作圣像到制作木质的玩具,到机械化大生产背景下制作木制玩具,而今又重新回到制作圣像的工作中来。这使得这里的年轻人开始在科技与市场发展的环境下重新思考:手工、木雕、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布鲁诺就是这个村子中无数的热爱思考的年轻人中的个。他为了实现对于木雕艺术的系统理解与创作追求,而进入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开始系统的泥塑造型学习,从临摹到写生再到木雕材料的对于泥塑习作的转化。这是欧洲美术学院教学模式中最传统的训练方式,始于500年前的罗马美术学院。在学院的学习使得布鲁诺开始关注并执着于观察当代生活中人的精神生活与心理感受,并且这切会在他木雕作品的雕凿中呈现更为富有观念与感情基调的表达。

如果从雕塑艺术的语言出发,布鲁诺的木雕在表现语言上仍然追寻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传统与古代雕塑的造型经验。而更为可贵的是他提示了我们种古老的雕刻语言所带来的当代性意义及其价值。

准确的说布鲁诺的木雕作品呈现出五个维度的特征,基本代表了当代具象雕塑与传统手工雕刻的现实价值。这种价值在充分反思“科技产能”的基础上深化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1.减法语言所形成的刻刀痕迹强化了木雕肖像作品形体的坚硬度,呈现了作品形体空间处理的流畅与视觉触感。

在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工具与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艺术创造的限制与可能。在史前那些以双手触碰和使用初级工具的加工条件下,原始艺术呈现出质朴而又富于生动意趣的模样。随着对于凿与刀制作的精良,我们对于雕刻的表达更加自由,同样伴随我们的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对于世界观察与思考的越发细腻。

在布鲁诺的工作室照片与本次展览的木雕作品肌理上可以看出,他的雕塑作品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木雕刀,以娴熟的技术,手工打造每件木雕作品。作品中木头的拼接与衔接技术仍然是典型的欧洲木雕所运用的方法。这种手作艺术在高效的批量生产的年代不仅需要告别 些经济的诱惑,同日J需要沉浸于慢节奏的琢磨与思考。雕刻作品制作中任何 刀的考量与方向面的把控都需要对于“程度”性的因素反复推敲。而布鲁诺的雕刻“排刀“的方向不仅仅呈现了他熟练的技术,同时这种赋予“方向感的刀痕提供了更为坚硬的形体塑造。坚硬的形体大多是艺术家能够更多的着眼于形体的高点空间,低点空间并不刻意挖掘而是掩埋在刀痕之下。布鲁诺创作过程中的劳作痕迹、松紧与刀法疏密相互补充,所雕刻的形体呈现出更为流畅的视觉触感。

2.人物木雕造型中的“灰色调”呈现了温度感,形成人性表达中超越知性的情感基调。

意大利的雕塑古典主义传统产生于古罗马与中世纪时期,而真正于文艺复兴时期呈现了雕塑最为富有特征与价值的表现语言。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要求艺术不能带有益惑欲望的志向,对于雕塑叙事性的要求限制了其生动性与真实性的传达。呆板与干瘪的中世纪雕塑之后成为文艺复兴意大利雕塑所直接超越的对象。意大利的雕刻艺术在细腻的刻画人体的虚实关系与律动飘逸感的同时,强调对于“灰色中间调子一的处理。落实到形体上就是丰富的形体组合與微妙的形体问衔接变化。而柔和细腻的形体处理更为适合室内展览近处观察。布鲁诺的人物木雕显然属于这个传统系列的当代呈现。在人物形体处理上仍然对于骨肉关系,与细腻的转折关系尤为重视。所不同与以往的是,他并不去刻意地整理形体的基本性倾向与体量关系,尽量的去还原模特对象所带来的形体特征。而着色处理自然会带给形体处理些更为真实与丰富的效果。他的雕刻以灰色调呈现了 种特有的形象所带来的温度感, 种对于敏锐直觉与感受力的尊重。可惜,这种能够察觉信息和直观传达情感的造型艺术直被当下信息化处理的时代所遮掩、淡忘。

3.木雕表面效果处理与颜色叠加的厚重痕迹所形成的历史包裹感

在当代木雕创作中基本上有两种创作的取向, 类是艺术家借助木头原有的形态语言和颜色质感来完成作品的表达。而另 个取向是将木雕进行细腻的雕刻而后着色处理,呈现出另外的质感与真实感。显然布鲁诺的木雕是介于两种方式之间。他的木雕既突出木质材料本身的绵柔语言和刀法痕迹,同时对于木雕表面进行颜色处理。而这种颜色处理并不是完全覆盖木质本身的颜色和质感。而是选取了白色和少量的灰调颜色涂抹在木雕表面,然后进行打磨,最后再上颜色,反复多次。这样,颜色与形体起伏的层次完全相融并且呈现出反复手工打磨的包浆感。这是手作艺术作品经历推敲,反复调整所带来的独特效果。在油画、素描以及其他艺术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处理效果。反复的推敲和玩味成为种富有历史包裹感的人文印记,雕塑也成为 种能够带来深厚意蕴的文化载体。

4.依托于文学性情感表达,介人数字技术,形成富于新的手工感

在本次布鲁诺的中国展览中,许多作品是不曾在“屏幕媒介”上所看到的,最为有特点的就是系列的用瓦楞纸叠加雕刻的人物肖像作品。这些作品是将雕刻成型的瓦楞纸层层叠罗在起,上面再包裹上不同质感的颜色或是涂料。而在其制作痕迹的观察中笔者发现,这些作品的转折暗淡且略显均匀的痕迹。应该是使用3d扫描仪扫描木雕后,将纸板叠整齐放入雕刻机整体雕刻,或是分层雕刻再叠加成人形。而这些作品并不是直接扫描的真人,因为木雕的语言仍然可以在这些“综合材料”的雕塑上找到经过概括的形体块面,而非自然形态。这使得在艺术造型方面布鲁诺对于艺术语言的处理与概括性的情感表达仍然成立。新的科技并不是用来提高精准度和效率,而是与材料相结合共同去完成种时代性的载体转换。而不变的仍是那富于情感的手工雕刻表达。在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到这种破坏力较为突出的作品呈现了个雕塑家对于艺术追求的不断拓展。同时那种经典意识与其表达语言仍然能够将技术有效的约束在文化定性的系统内。

5.雕塑展示效果中对于光线的运用呈现了意大利古典主义雕塑的典型经验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雕塑刻画细腻,富有真实的视觉触碰感,这使得其更为适合室内近距离的观看与欣赏。可见,对于灯光效果的设计也就成为至今伴随古典主义雕塑展陈的个课题。而在意大利的传统中灯光效果都是主观预设的,无论是早期的引进天顶自然光还是烛光照明,其效果都是塑造场域的静穆与神圣感。如同从室内现实中剥离出个更为圣洁的通往天堂的中间地带。布鲁诺此次中国展览在浙江省美术馆与中央美院美术馆,采用了不同的灯光效果,而共同点是对于雕塑作品经典意识的凸显与场域空灵感的营造。他在展览中对于聚焦光线的运用使得周围环境消失掉,使雕塑安静的屹立在这个世界上。而在一些灯光对于雕塑的塑形过程中,被洗墙灯照射的白亮的墙面将雕塑推出空间,呈现了逆光效果,更加的突出了作品的心理指向。

布鲁诺的人物木雕艺术对于当代具象雕塑与当代木雕创作有着巨大意义。在手工劳作与情感的记录这条艺术表达的道路上给予了我们种希望,以人文精神来驾驭技术的伦理性思考,这点对于当代艺术创作的思考尤为重要。在微观上,布鲁诺以工具痕迹与颜色效果的琢磨来处理形象叙事的基调,并以对于肖像状态的敏锐抓捕来呈现种真诚而又冷静的,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与琢磨。另方面,我们又不能盲目的借助对于经典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想象,将布鲁诺作为“某某大师来崇拜。艺术家本人所透露的文化基因与个人经验的整合,显于每个民族的艺术家身上,其具有不可回避性。分析布鲁诺木雕作品中对于文化基因、当下生存经验与精神生活的理解,且将其视觉化的路径与手段才是对于木雕艺术乃至雕塑艺术的研究者所应该关注的。

在中国当代雕塑界,美术学院雕塑教学仍以“法式”与“苏派”所奠定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为主,执迷国际化与所说的“当代成为迅速寻找雕塑“出路的艺术家的共性状态。

在信息处理迅速的当代,如何使雕塑的表现与创作能够成为最为无叫代替的提供思想、形成感觉、展现人性的方式,成为每位雕塑家的时代课题。任何艺术形式都曾在与人们生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代呈现出其最大的价值与艺术魅力。励精图治未必能够积极地创造出最为能够留在文明历史上的艺术。作为观察任何时代精神入口的艺术品与艺术家的真实思考与富于积淀感的叙事才串联起了 段文明史的炯炯华章。

注释:

1.中国浙江省东阳县为中国木雕之乡,自古雕塑技艺便世代相传,尤其精于黄杨木雕与浮雕雕刻。

2.罗马美术学院是欧洲美术学院的早期雏形之一,其教学模式为一年级泥塑临摹,二三年级泥塑写生,四年级人体组合创作训练,五年级将人体组合创作打制成石雕。

猜你喜欢

布鲁诺木雕形体
布鲁诺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你好,陌生人
木雕鱼
木雕创作随想
形体与空间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