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完也曾杯具
2019-07-14黄薇
黄薇
神父和教士在文艺复兴时期往往成为讽刺揭露的对象,而作为天主教神权威严的象征,巴黎圣母院也不免被人揶揄。
法国著名作家拉伯雷在其代表作《巨人传》中,用戏谑荒诞的手法,几乎把有关宗教的一切神圣事物都嘲笑遍了。于是巴黎圣母院遭遇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尴尬一幕:主人公之一卡冈都亚国王将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摘下来当马铃铛,还骑在圣母院的钟楼上,痛痛快快地撒了泡尿,一下淹死了26万余人。
到了18世纪,宗教和教会更是遭到彻底否定,法国作家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对其黑暗腐朽的一面给予无情揭露。这样的历史一幕注定到来:18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雅各宾专政时期,巴黎圣母院的主教堂被封闭,政府禁止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1789年7月15日,国民议会和市政府的成员们来到巴黎圣母院,欢庆前一天攻陷巴士底狱,这象征着新时代的到来:封建专制政体被彻底推翻。
1793年,巴黎民众涌人巴黎圣母院,将他们认为是历代法王的雕塑砸碎殆尽。也就在这一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这位18年前在巴黎圣母院举行过加冕典礼的国王,似乎并未得到圣母的祝福。巴黎圣母院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掠夺,处处可见移了位或砍了头的雕像,唯一的大钟幸免于难,没被熔毁。之后巴黎圣母院改为理性圣殿,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重还宗教之用。1801年7月,拿破仑与教皇签订协议,在法国恢复宗教信仰,承认天主教是“大多数法国人的宗教”,于是巴黎圣母院停敲了10年之久的大钟重新奏响。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选择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他不像历代国王一样让教皇亲手加冕,而是有点迫不及待地从教皇庇护七世手里取过冠冕,自己戴在头上,
这一“果敢的举动”让革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崇拜不已,他原本以此动作为草图,不过权衡再三后最终画下那幅著名的油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典礼》:画面上已宣告成为皇帝的拿破仑正在给皇后约瑟芬戴上皇冠。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感叹巴黎圣母院的破败凋敝, “或许快要从大地上消逝了”,由此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人们都希望修建当时早已残旧不堪的圣母院,自发组织募捐,最终引起当局对圣母院现状的关注。1845年开始,由当时的建筑天才欧仁-维奥莱公爵主持全面的修复计划,工程一直持续了近20年,从雕像、排水系统、窗戶、门墙到大厅屋顶皆重新改建,巴黎圣母院重焕光彩。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这座历经沧桑的大教堂一直屹立在巴黎的心脏,倾听历史时急时缓的心跳:无论是1944年8月欢庆二战胜利的巴黎解放纪念典礼,还是法国几任总统戴高乐、蓬皮杜、密特朗的葬礼追思弥撒,都在这里举行。
历史的厚重与巴黎圣母院相得益彰,它曾见证法国历史的纵深起伏,也聆听过无数人的祈祷,没人愿意巴黎圣母院就这样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