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税收政策改革与国企发展的相互作用探析

2019-07-14国网北京大兴供电公司冷钊漪

中国商论 2019年3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财税财政

国网北京大兴供电公司 冷钊漪

财政管理是一个国家、企业发展的核心部分,我国的财政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税收管理体系。税收是经济管理最为重要、有效的手段,通过合理划分税种、税率,实现经济上游管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通过改革,发现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基于问题为导向提出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应对策略。

1 财政税收政策变动影响分析

首先是税收体制,我国财政收占全国GDP的比重较小,虽然近几年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但从我国经济总体来看,并未取得显著的效果。影响财政税收,其很大原因与粮食价格有关,为了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国家对粮价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间接影响了粮食产生的税收价格。此外,证券交易也对国家财政税收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股票交易具有非常大的波动性,通过证券市场产生的税费也呈现着动态变化的倾向,难以做到有效调控。此外行政收费项目的变化,也对国家税收造成一定的影响,政府职能部门难以做到有效控制。

其次是国家近几年采取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控手段,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整财政税收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随着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改变,财政收入也随之变化。部分特殊区域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相比常规地区的经济管理方式,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更好的促进某一地区的发展,通过调低税率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较好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1]。

2 财政税收管理现状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获得充足的税收,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体制的局限性,过于集中的财政收支,使得分税执行难以执行,从而出现了个别地区税收分配不合理,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平稳发展;其次是管理失位,部分税务管理人员缺乏税收管理积极性,从而导致偷税、漏税等现象发现,对国家税收收入造成极大的损失;最后是财政预算、税收核算体系不够完善,由于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从而资金分配不合理,加上预算监督覆盖面窄,没有形成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督,难以发挥财政预算的效果。此外,财政核算过程出现虚假核算、人为干预等情况,过于混乱的财税管理,影响了税收计算的准确性。

3 财政税收政策对于国企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应对方案

国有企业是我国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改革,有助于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达成财税改革的战略目标。因此国企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由于历史与体制的原因,国企多年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机制性矛盾相互交织,出现市场营销体制以及市场经济要求的矛盾愈加突出,加快财政税收政策改革,促进国企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2]。

3.1 财税改革对国企发展的促进作用

财税政策改革为国企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扩大投资、启动消费和增加出口三个方面入手,实现拉动内需,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国企改革和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实践证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国有企业脱困创造良好条件。

布局分散、负债率高、发展资金不足是国企实现更大发展的阻碍,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国企实现良性发展。鉴于此,进行财税改革,不再沿用减税让利的方法帮助国企脱困,而是对国企进行战略性重组,调整其发展规划,支持国有企业转型和升级,从而形成合力的企业经济布局,科技创新机制。通过财税改革,帮助国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竞争环境,为国企提供竞争相对公平的发展平台。

对于国企的改革和支持,重点将工作放在企业重组、技改贷款贴息、分流下岗职工、分离企业社会职能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为国企创造平等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划拨一定的资金用以支持国企专项改革内容,帮助国企在新的外部环境下生存。

(1)健全财务管理水平。

财税体制改革也直接、间接的影响着国企的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促进国企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强化涉及税收的业务管理与审核,从而改进国企传统被动缴纳税收的情况。对于大型国企而言,庞大的业务量与巨大应缴税额,对于国企的财税信息收集和整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在财税改革的背景下,国企没有改革自身财务管理的部分,那么就不能有效落实税收征免的新政策,不能有效使用和处理财务信息,使得税收、财务管理出现一定的漏洞,为企业财会人员违法违规操作提供可趁之机。因此国企在财税改革的形势下,改革自身财务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管理效率,细化各业务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率,实现财务动态化管理。确保财税改革,带给国有企业重要价值反馈[3]。

(2)促进财务信息化管理。

随着国企经营规模、业务覆盖面增大,加之税收体制的改革,提高了国企财务管理的难度。面对繁杂的业务类型,以及业务产生的庞大数据量,传统的国企财务管理方法已不适用新的财税环境。应采取新的措施,切实提高财务信息的搜索能力,保证搜集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基于此要求,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是促进国企改革的主要手段,依靠发展较为成熟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在企业内部搭建财务信息网络,使其覆盖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如原料采购、生产管理等。这个财务管理体系,采取规范、标准化的录入模式,将业务产生的信息置入财务管理体系中,为财务信息利用创造条件。财会人员能够从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中检索业务所需信息,将进行的业务信息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优化业务流程。同时在此系统中,加入最新的财税改革信息,以此指导工作人员按照最新财税政策处理业务。

系统覆盖大型国企的各业务流程,实现自动、手动采集、存储、归类业务信息,利用数据库技术,能够生成和统计财务报表,依照国家最新的税收征管政策,优化应税方案的预算。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有效弥补了国企内财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缺陷,利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模块,更加准确地计算应税金额,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正确性。

(3)健全国企财务监管、审核机制。

对于大型国企而言,其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区,涉及的业务量、覆盖面广,这为总部监督子公司的财务运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实行严格的税收征管监督和审核机制,从而保障相关工作有序、高效执行。采取职权分离的财务监管体系,辅以领导责任制,强化对分公司的财务监督和有效威慑,同时借助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力量,评估监督对象的财务管理现状,科学、合理评估财税缴纳现状,以此发现财税管理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4]。

3.2 财税改革的应对措施

(1)宏观层面认识税负问题。

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了激活国企的发展潜力,采用“减税让利”的方法。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减轻国企的财政负担,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采用减税的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企的财政负担,但是在财税改革没有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没有从宏观的层面看待国企税负问题。国企实际税负比统计结果,在GDP的所占比重更多,两者数据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若是采用减税的方法,排除国企发展的障碍,那么应从宏观的层面看待税负问题,根据企业所处地区的经济情况,分析实际税负与统计数据之间的误差。根据国企的行业特性,制定针对性强的减税策略。

(2)深化国企体制改革,建设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财务管理部门是国企的核心部门,长期行使着财政职能,通过它协调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企业能够有序发展。针对财务管理部门配套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需要根据财税改革的要求,深化改革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首先,基于财税改革的要点,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从而有效与国家出台各项财会制度衔接,实现国企经营机制转换,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密切配合,实现两者互相规范、促进。其次,加强关于税务、国资等部门联系,理顺各部门与国企的职能关系,明确国企与各部门之间的主管、配合作用。企业的财务部门与税务部门频繁接触,为了确保前者执行统一的税务政策和标准,协调好国有企业的发展指导,明确界定财政、国资部门分工协作范围。最后,根据最新的财政税收政策,整顿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财会质量,以此促进国企完善财会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国企存在冗员、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为了确保国企改革不会影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好国企上述问题,稳定好经济发展大局,建立完善、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养老等问题,减轻国企的负担,为改革、发展创造优良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财税政策改革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是一次发展机遇。通过最新财税制度,改进企业内部的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监督。国有企业也要在政策的扶持下积极变革,主动适应政策,把握机遇,从而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财税财政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探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税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