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报告
2019-07-14曹立生,张昊,王琰等
前 言
中国商业联合会开展年度“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发布活动已经十六年了。在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的支持和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协助下,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对宏观经济和商贸流通行业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多次讨论。今年的专家评审组组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则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高级经济师傅龙成共同担任。
参加本年度评审和研讨的专家除两位组长外,还有: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研究员丁俊发,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刘海飞,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姚力鸣,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依绍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教授王晓东,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赖阳,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研究员王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谢莉娟,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邓立,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标准工作部部长李祥波,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高级经济师曹立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苏有余,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吴颖,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助研、博士张昊,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博士张玉静,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副总裁林诗慧,副总裁、华北地区首席代表李涛,高级研究经理李晓怡、研究经理梁詠玑,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郁迪、副秘书长杨金龙,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总裁唐韶娟,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曾令同,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胡斌,中国商报社记者冉隆楠、蒋永霞、王琰。
2019年1月20日,“2019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北京主办的“2019年驻华使节与商贸企业家新年对话会”上向与会代表及在京媒体发布。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专家的评述报告撰写制作“2019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英文报告”,同期向香港及海外媒体和商界人士发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热点一消费品市场稳定创新提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更加突出
2018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坚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防范和化解风险,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消费稳中提质,稳中升级。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7%,增速比2017年同期减缓1.6个百分点;出口(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7.9%,增速比2017年同期减缓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增速比2017年减缓0.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比2017年同期放缓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同比加快0.1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比2017年同期提高了13.5个百分点。
在投资和出口增速回落的环境下,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的意义和作用更为突出,同时在居民服务性消费比重加速上升的大趋势下,实物商品市场增长幅度趋缓。中央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并扩大消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消费品市场高质量发展。创新、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体验、便利、品质、绿色,所有这些既是商业发展的新理念,也是市场活跃繁荣,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与潜力的亮点和热点。总体上看,今年消费品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稳中创新、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1~10月份,社会性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9834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2017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65318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2017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451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2017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276064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2017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实现33769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2017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虽然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2017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主要是受汽车类商品增速回落明显的影响(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如限购限牌),居民主要日常生活消费品则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1~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0.6%,增速比2017年同期回落 6.9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率为-0.07个百分点,比2017年同期减少0.82个百分点,扣除汽车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 %。
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由于基数的扩大,增速有所回落,但增长速度仍明显快于实体店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也继续提高。1~10月份,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实现54141亿元,同比增长26.7 %,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长19.5%,比上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今年前十个月,网购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3.7%,比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5%,比上年同期提高 3.5个百分点。
实体店面对网上销售平台的竞争以及消费者新的需求变化,加快转型创新,优化商品结构,提升品质,运用大数据,增强体验,加快融合,逐渐呈现趋稳向好态势。1~10月份,实体店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1%,虽然增速比2017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但7月份以来增速保持在6%以上,呈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包括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等在内的限额以上单位实体零售业态零售额同比增长6.6%。其中,限额以上超市、便利店、折扣店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3%、12.3%和6.1%,增速分别加快1.2、0.1和2.7个百分点;专业店增长8.6%,增速比实体零售店的平均增速高2.0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脱贫人群的不断扩大,促使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增长速度。1~10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快于城镇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特征不断增强。
为满足居民消费多样化、多层次化的需求,以及业态、模式创新,以方便社区居民消费为特点的小微零售店、便利店、餐饮店发展迅速,成为活跃市场、拉动消费的亮点和热点。1~10月份,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户,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0.4 %,均快于商品零售总额和餐饮总收入增长速度;占商品零售总额和餐饮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0.3%和77.7%,分别比2017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向小型化、便利化网点倾斜的特征逐渐凸显。
今年来,消费升级是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表现为,消费者对品质的提高和升级类商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如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1~10月份化妆品类同比增长11.4%,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10.4% 。
消费品市场物价温和上涨。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7%,但6月份以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水平呈加快趋势。
2018年下半年以来,尽管由于美国实行贸易单边主义,中美出现贸易摩擦,我国经济增长压力有所加大。但在国家出台稳增长,防风险、扩消费等一系列措施后,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消费品市场5月份以后虽然增速有所波动和减缓,而同比绝对额是持续增长的。预计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左右。
2019年,中国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确定因素,面临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问题和压力,但随着我国实行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将加快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发展势头。预计2019年我国GDP增长6.6%左右。
中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十四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决定了消费在稳增长、调结构、换动能、提质量、防风险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展望2019年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环境,消费稳定增长的基础稳固,技术变革的因素增多,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预计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
201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中央已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以稳定实体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从而为居民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条件。2018年10月份,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已经实施,众多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为2019年消费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新的助力。
2018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求:“积极培育重点领域消费细分市场,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显然,这些方向性的政策指导及消费扶持政策,将有力促进消费的稳定持续增长。
2018年11月,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商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实行更高层次开放、扩大进口的重大宣示和行动。从2018年7月1日起,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已进一步降低,2019年我国日用消费品的进口量将会明显增加,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对国外商品的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使相当一部分外流购买力回流,进而扩大国内消费。
2019年,消费市场创新消费特色将更加突出,经营业态、商业模式、消费体验、服务功能、营销创新等将异彩纷呈,小微店铺也将进一步扩大发展并充满活力。《电子商务法》的实施,还将促进网上零售和实体店的公平竞争,并推动两者的结合。服务性消费升级势头也将继续扩大,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并带动相关商品消费的稳定增长。
(执笔人 曹立生)
热点二《电子商务法》正式出台,网络零售法律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引人瞩目,其增速与规模都已居于世界前列。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含商品和服务类)达62785亿元,同比增速为27.0%。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电子商务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快速渗透,成为了一种极具活力的新型经济形态。与此同时,网络销售中的无序竞争、虚假促销、监管乏力等方面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自2000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一号提案”以来,呼吁专门针对电子商务制定法律的声音日益高涨。2013年底,中央财经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牵头组成了起草组,在此后五年的制定过程中,《电子商务法》经过两届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三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吸收了多方意见后,2018年8月终于获得通过并正式颁布。该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电子商务法》从法律层面对国家、企业、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在电商领域中的各自行为角色作出了明晰的界定,阐述了相应的法律关系,并对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为各类经营者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该法的一个重要立法原则。例如,《电子商务法》规定:“国家平等对待线上线下商务活动”。同时,该法对电商经营者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税务登记,以及依法纳税、提供发票等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意味着,过去由于监管缺漏而给电商带来的“隐性福利”,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实体店的不公平竞争将不为法律所允许,流通全行业的竞争将更加规范、透明、公正。
《电子商务法》也体现了电商发展新形势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例如,规定电商对竞价排名内容标明“广告”,是对此前电商诱导消费行为的回应;要求电台平台区分标注自营、非自营业务,并就自营业务依法担责,意在防止自营电商通过内部经营实体划分来规避责任。特别是,《电子商务法》作出了允许消费者关闭根据其兴趣爱好和习惯给出个性化推荐,以及用户注销时立即删除该用户信息的要求,对于保护消费者隐私具有积极意义。《电子商务法》还规定,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方面,电商平台未尽到对第三方的资质资格审核义务,或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造成消费者损害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考虑到此前仅《食品安全法》在食品领域规定了“连带责任”,而其他很多领域尚无法律规定,《电子商务法》的这一表述对于许多食品以外的经营内容也具有“从无到有”的开创性意义。既兼顾了行业现状和执法实际,也为法律实施以后依据未料情况进行修订完善留下了空间。
作为针对电商的专门法律,《电子商务法》充分体现了调整线上平台交易关系和总体上商品交易竞争关系的特殊要求。电子商务通常采取电子化支付手段,其交易合同主要通过自动信息系统订立,销售的实物商品一般都需要经过快递方式送达。针对上述特点,《电子商务法》对电子支付及安全管理、合同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推定、快递送达交付规则等均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商品、服务提供者以及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针对基于互联网信息的购买决策中,其他用户的使用评价信息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因而也是厂家和商家重点“做文章”的地方,《电子商务法》要求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并禁止电商平台经营者删除消费者评价,从而遏止商品评价方面出现的不正当竞争,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依据。再者,针对平台电商在竞争过程中要求入驻商家只能“二选一”的现象,《电子商务法》规定了平台经营者不得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其本质是在电商领域衔接《反垄断法》,反对排除竞争行为。另外,《电子商务法》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也将减轻损害和责任承担的规则推进到了更为具体、细致的层面。
对《电子商务法》的热切关注,还涉及跨境电商的一系列规定。2016年出台的跨境电商“新政”明确了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货物”性质,并就通关和税收等内容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其初衷是弥补过去这一方面制度的缺陷,提高交易的效率和便利化程度。然而,检验检疫机构对一些途径进口商品按照“货物”要求验核《入境货物通关单》的要求,已成为“新政”落地的障碍。现实中,许多跨境电商企业从境外批发商采购,甚至直接在零售店“扫货”,因而难以取得品牌商或生产商提供的原产地证书、检验检疫证书等,从而顺利办理通关单。同时,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商品经营者,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办理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来满足监管要求。为减少政策实施给国内进口商品库存和价格带来的冲击,海关总署等部门制定了监管“过渡期”,并不断延长过度时限和适用试点城市的范围。《电子商务法》提出针对跨境电商推进“综合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为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的长效监管机制指明了方向。
可以看出,这部在流通领域中率先针对电商行业制定的法律,尽管仍存在某些瑕疵,仍比较客观地考虑了电商出现和快速发展给市场竞争带来的变化,融合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和提升全球化经营水平等多重目标。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法》的出台还标志着流通法律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难预见,这部法律对今后行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违法成本的提高,电商企业的经营行为将更加趋于规范,竞争的焦点也有望由价格战转向兼顾品质、服务等多个方面。
专家指出,商业实践与创新无止境,流通法律体系建设也没有终点。当前,针对传统商业形态的相关法律制度依然缺乏,业态业种的融合发展与市场竞争的许多新做法,对制定更具综合性的流通法律提出了现实需求。同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商业实践,既为构建信用体系、优化市场秩序提供了机遇,也对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带来了挑战。未来商业经济的繁荣有序,期待着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之保驾护航。
(执笔人 张昊)
热点三服务消费大潮来临,餐饮业全面进入数据营销时代,资本角力于小型便利商业竞争加剧
中共十九大之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高频热词。2018年,随着大众消费进入零售新时代,消费升级持续带动消费模式升级,如何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热点。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家务劳动社会化、市场化的逐步普及,服务消费开始展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新兴服务业多点开花。
一、服务消费展现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尤其是,服务消费异军突起,不断提质扩容,呈现出旺盛的经济活力。
家政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热度不减。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全面二孩”政策深入实施,家政服务需求旺盛,尤其是母婴照护、居家老年人看护、小时工等家政服务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新兴服务业发展态势强劲。在消费结构升级和业态业种创新的大背景下,文化、体育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惊喜。各类商业性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在国内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政策导向精准清晰。除了前期中央及各部门出台的扩大服务消费相关文件外,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当前七大消费增长点,其中就包括文化旅游体育消费、健康养老家政消费、教育培训托幼消费等服务性消费。该意见还明确了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另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超过40%。无论是传统服务消费还是新兴服务消费,其市场表现无不传递出人们强烈的消费意愿、消费需求和旺盛的消费能力。专家认为,随着服务消费的提质扩容,生活服务消费成为消费领域新的也是潜力最大的增长极。
二、O2O引领餐饮业转型升级
餐饮行业的O2O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线上线下正在加速融合。无论餐饮企业是借助O2O平台进行营销推广,还是自建微信公众号或APP进行服务提供与关系维护,线上线下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有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美团点评、口碑分别以1713.2亿元与1670亿元的交易额排名市场一二名。
从最早的点评网等信息查询,到互联网外卖等线上下单、线下交易,再到现在的移动端和餐饮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和交互(手机点餐,餐厅收银系统接单),中国餐饮业不断出现新的技术与发展风向。然而业内普遍认为,无论O2O走的再远,线下永远是根本,产品与服务体验才是用户最看重的方面,是真正凝聚用户实现消费落地的地方;而线上的作用则是帮助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提供搜寻消费信息、开展性价比较、实施电子结算等方面的便利,同时借助大数据开展精准营销。
在智能化商业时代,餐饮企业应该意识到,服务业如何在参与感、价值感上获得消费者更多的认可,将“客流”沉淀为“客留”,是首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智能化餐厅,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体验,也可借此掌握大量用户口味、喜好等大数据,为日后的精准营销奠基。种种迹象表明,餐饮业已全面进入数字化营销时代。今后餐饮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制定和调整经营战略,提升运营效率。同时,由于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还可以大大减少服务员、收银员,降低人工成本。
《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数据显示:快餐是餐饮行业的最大赛道,是餐饮创业者进入最多、也是店铺数最多且高速增长的品类。快餐作为大众餐饮的主力业态和需求日益增长的朝阳产业,对餐饮市场的增长起到并将继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中式快餐产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餐饮行业门店数量合计为578.6万家,其中,中式快餐店占比达到了44.5%,店铺数高达257.3万间。但从餐厅数量来看,快餐店虽有庞大的门店数量,却没有与之相应的营收规模,这是所有主打快餐的餐饮品牌所面临的困扰。
专家表示,在相当多的消费者眼中,快餐是刚需,而对于快餐品牌企业而言,如何在满足这种刚需的同时,最大化地提升顾客体验,提升时间和空间价值,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大众在餐饮和食品消费方面关注的重点。此外,健康营养的餐食则会引领消费观念升级,并将与食品安全可追溯功能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健康轻食正逐渐成为餐饮行业的下一个千亿风口。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快餐品牌如何转型升级、再创辉煌,或者如何赓续传统、生存下去,将成为品牌餐饮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选择。
三、社区商业成新蓝海,多样化竞争决战“最后一公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商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有分析统计显示,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6%~67%,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200万~1400万人口进入城市,中国将形成约2万个新的社区。而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商业也将迎来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
有业内人士将2018年称为中国社区商业快速发展“元年”。万科、金科、印力等纷纷布局社区商业,长期以来“社区有商业无中心”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2月7日,“中联东吴-新建元邻里中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获批。这意味着,曾被行业誉为“最难啃的骨头”的社区商业资产证券化终于“松动”,将无疑给投身社区商业发展的企业注入“强心剂”。
另外,社区商业的生活服务业态业种创新发展迅猛。在新一轮创新浪潮下,消费者对服务提出更加宽泛的细分需求,推动各种综合医院、专科诊所、萌宠体验馆、美容美甲等新兴服务业态业种成为社区商业打造“高品质生活场景”的新鲜血液,未来服务品质提升将成为社区商业吸客、留客的有效手段。
有专家将定位于“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商业总结为“51015”,即凡是步行5分钟可到的便利店,10分钟可到的超市、餐饮店,骑车15分钟可到的购物中心,均可归为社区商业的范围,可见,社区商业的核心本质就是便民。
社区商业的发展正向着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方面积极拓展。品牌房企如能通过增加社区商业营业用房并使之适应消费需求,为居民带来便捷、丰富的生活保障,将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新一轮的社区商业热潮中,专科诊所、综合医院、宠物店、月子中心、医美机构、婚礼策划等新型服务业态备受追捧,成为社区型购物中心打造“一站式生活场景”的关键角色。
专家认为“居民服务”或将成为社区型购物中心新宠。例如将市民服务中心、婚姻登记处等纳入,从而孵化出生活服务领域“美好生活新物种”,形成新的业态业种增长动能。随着国家居家养老政策的提出,与养老有关的社区商业服务业将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大数据也有望成为社区商业地产领域革新的核心力量,通过场所端、品牌端、消费端、企业端、市场端的链接,构建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的社区商业环境,助力优质社区商业项目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执笔人 王琰)
热点四商业创新转型叠彩纷呈,为行业未来发展带来新气象
近年来,传统零售行业的经营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实体零售商积极转型,提升经营效率,以满足消费者业已变化的消费习惯。许多零售商通过应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赋能,加快转型速度,推出了不少新的商业模式及零售业态。
一、零售新物种频现
零售新物种指代某种新的商业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注重供应链重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运作,以达至低成本、高效率的营运目标。2017年以来,零售新物种出现于多个商业领域,其中生鲜零售成为先行者。例如,阿里巴巴2016年开始孵化新业态超市盒马鲜生,永辉超市在2017年推出了超级物种,京东在2017年推出7FRESH等。这些零售新物种都开启了无界零售格局下的“超市+餐饮”模式,且店内采用了诸多黑科技,如人脸识别技术,智能货架,自助收费系统等,以优化门店管理和购物体验。2018年上半年,零售新物种再次升级,在“超市+餐饮”模式上加以改造。例如,美团的小象生鲜开设了“美食课堂”教授简单烹饪方法;永辉超级物种孵化了“永辉私厨”和“超级研习社”,前者提供私人定制餐饮服务;而后者则为公司培训人才,提供多功能餐饮场景。
二、跨界融合呈现新面貌,“零售+”全面开花
同质化仍然是目前国内多数零售企业面临的问题,即商品与营销模式大同小异。近年来,不少大中型零售企业通过跨界合作,借助多种业态模式和业种相互组合,适应市场变化了的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例如,借助“零售+餐饮、+娱乐、+文化、+医疗、+IP”等,满足消费者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从过去大型零售追求的“一站式购齐”转向“一店式全方位消费”。此外,大型零售企业也在跨界发展,国内零售业已经有不少跨界项目。例如,无印良品2018年在深圳和北京推出无印良品酒店;江南布衣旗下家居品牌JNBYHOME联同青年旅行文化酒店“瓦当瓦舍”在杭州建成一家酒店。企业间的经营融合也在向纵深发展,如苏宁易购继与大润发在2018年9月达成跨界合作后,双十一期间,又与欧尚中国的65家合作门店又在全国开业。跨出传统经营范围也渐成气候,如海澜之家继2017年10月上线了海澜优选生活馆后,于2018年3月跨界试水化妆品;五星电器在2017年推出强调生活方式提案的“五星集家”等。
三、通过创立自有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
现如今在中国,许多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为此,一些传统超市及电商通过推出商业自有品牌,既满足了消费者这方面的愿景又为自身赢得了更高的毛利率。例如,麦德龙中国在2018年5月发布全新旗舰自有品牌METRO Chef、METRO Professional和METRO Premium,预计到2020年,麦德龙自有品牌产品将增至4600多种,销售额占比将从2017年的14%增加至20%。盒马鲜生也大力发展生鲜等产品的自有品牌,推出了盒马味道、盒马工坊、帝皇鲜等自有品牌商品,预计未来三年其自有品牌产品将占到50%。此外,物美2018年7月推出生鲜自有品牌“每日鲜”;同年2月永辉超级物种门店与永辉生活APP上线自有品牌“超级U选”,之后又将旗下40多种自有品牌纳入“超级U选”;沃尔玛2017年10月发力自有品牌“惠宜”;大润发于2017年7月推出自有品牌服饰。总之,自有品牌在大型零售企业方兴未艾,具有不可限量的光明前景,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商品自营的主要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商也推出自有品牌及自营平台,并严把商品质量关,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例如网易在2016年推出网易严选,2017年5月阿里巴巴上线淘宝心选,6月蜜芽推出自有品牌兔头妈妈甄选,京东在2018年上线自有品牌京造等。社交电商也加入了自有品牌的商战。小红书在2018年推出了自有品牌有光REDelight 。它们有些通过ODM模式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化身买手和品控员,挑选供应商,并监控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选择、产品设计、打样、规模生产、销售等,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电商所选的供应商可帮助提供原创研发产品,第三方品牌产品或品牌制造商产品。同时,电商也通过线上的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推出更适合市场的适销对路产品。
四、舍弃传统门店模式,以快闪店面貌出现
近年来,零售行业兴起快闪店热潮。零售商或品牌商以租短期店铺方式售卖限量商品,无需承担高昂的租金,就可实现营销目标或试水新产品、新科技,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及消费体验,从而让品牌产生话题并引起关注。一方面,实体零售品牌商推出线下快闪店,例如2018年4月百丽旗下鞋履品牌思加图于深圳推出快闪店,并与社交娱乐平台抖音合作,增加与消费者互动;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很多线下快闪店,例如2018年初京东与服饰、家电、家装等行业的品牌商合作,在全国各地推出JOY SPACE快闪店。京东还于双11期间加码JOY SPACE快闪店的系列化拓展,包括大中型快闪店,扶贫快闪店,渠道联合店等多种模式。天猫也于2018年双11期间,在上海开启全城快闪活动,开设中山公园龙之梦的玛丽黛佳品牌快闪店、虹口龙之梦的密丝佛陀品牌快闪店、正大广场的食品行业快闪店,以及静安大悦城的天猫美妆行业快闪店,等。
业内人士指出,线上快闪店也是一个新的趋势,很多奢侈品品牌除了以实体店形式推出快闪店之外,还试水线上快闪店,例如BURBERRY,VALENTINO,CALVIN KLEIN等都趁七夕推出了网上限时店,以吸引年轻顾客。
五、线上线下融合加速,“零售到家”异军突起
从近几年趋势看,由于电商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光顾实体门店的频次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年轻消费族群此种现象更为明显,甚至有些年轻人所有消费交易都使用智能手机达成。为了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消费习惯,许多零售商除了提供店铺服务外,亦开始寻求零售到家服务并主要通过线上业务实现。鉴于自建电商平台代价太高,实体零售商通常采取与京东到家、饿了么、美团等合作的方式,形成线上线下O2O互补渠道。这样的趋势在一、二线城市已经非常普遍,三、四线城市也在加速跟进。
专家认为,零售业创新和升级改造的浪潮将在2019年得以持续,并成为业界技术竞争的主要手段。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许多零售商开始回归零售业的本质特征,重塑核心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以及更加个性化、更为便利的购物体验。
(执笔人 林诗慧、李晓怡、陈皓欣)
热点五扩大进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球采购助力消费升级彰显新机遇
2018年11月5日—10日,我国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举办。作为2018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活动的收官之作,本次进博会共吸引了全球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以一年计,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明确表示,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专家认为,随着近几年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面对当前反全球化的某种逆流,主动扩大进口十分明智,既表达了我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姿态,也是满足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品质的有效举措。此外,扩大进口还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体系提升、消费结构升级、供应链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等产生连带积极影响。
一、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扩大进口,有利于适应消费升级并促使供给体系优化
近年来,我国“主动扩大进口”的信号不断释放,三年六降关税,涵盖了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汽车、电子设备、文化娱乐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进口关税接连调降,扩大进口的政策加速落地,我国关税总体水平已降至7.5%,仅2018年出台的降关税措施,就将减轻企业和消费者税负近600亿元。
专家指出,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进出口贸易正逐渐从以往偏重出口,转变为主动扩大进口。这种转变得益于国内日益增长、不断提档升级的消费需求。居民消费已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从实物商品拓展到服务商品,这些变化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动力和发展趋势。
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母婴产品、保健品和美妆个护商品,分别位居我国进口商品的前三位,表明中国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已进入普通家庭消费。此外,对国外商品的购买范围也由传统的奢侈品拓展到一般生活消费品。
从供给与需求的结构上看,我国目前存在着低端供给相对过剩、中高端供给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即国内目前的生产供给还不能充分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其中一部分需要通过进口解决,为此也需要主动扩大“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大量的国外最新商品与服务进入中国,有助于改善国内高品质消费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有效利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提高我国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进而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量的国外商品和服务的进入,还能通过竞争机制,倒逼国内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款式设计、工艺改进方面进行提升,加速生产转型升级,从而最终提升国产消费品品质和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对零售业而言,扩大商品进口,创造新供给,还有利于增加自营制市场份额,改变商业备受诟病的“二房东”经营方式。同时,还有利于在更大力度的市场开放中,加速从学习模仿走向创新引领,从低价竞争转到高性价比竞争,从数量争先到适销度最优,从而带动消费回流,扩大国内消费总额。
二、跨境电商迎来新机遇,海外品牌加速进入中国
11月初,由中国国际商会、德勤、阿里共同发布中国进口消费市场报告指出,随着跨境电商等渠道的兴起,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渗透率(通过跨境电商购买进口商品人数占网购消费人数的比率)从2014年的1.6%迅速攀升至2017年的10.2%,各大跨境电商的消费者人数骤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已经进入全球100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列。
专家认为,过去三年来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消费者跨境购买的习惯逐渐养成,加之各类消费品降税力度加大,跨境电商将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的机遇。而且,随着企业进口成本降低,跨境物流技术发展、效率提升、通关便利化、质量可追溯、跨境体验等问题的不断解决,跨境电商无论是品类还是国别选择上都将更加多元化。
专家指出,自2014年7月中国跨境电商进口保税模式诞生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量已达到35个,商家运营模式也日渐成熟;物流、仓储、通关等方面进一步简化流程、精简审批,完善了通关一体化、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从而使得跨境电商的购物体验和物流效率得到大幅优化,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选购商品。
此外,专家还指出,随着中国跨境电商多种资源与平台优势的显现,众多海外品牌与零售商已将跨境电商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渠道,以期更快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从跨境电商发展历程看,进口零售电商已由代购和海淘为主进入以B2C跨境综合电商为主、多种模式并存。海外品牌商以跨境电商模式进入中国,不仅可以借助现有平台的系统化资源优势,还可以在运营、物流、清关等方面获得支持,在目前相对成熟的模式下,品牌企业能够更简单、更便捷地建立品牌线上销售通路,同时降低试错成本。
三、全球采购考验零售企业综合运营能力,机遇大于挑战
作为世界上市场消费总量第一的大国,中国已从原来的“卖全球”到今天的“卖全球”与“买全球”并存。体量达数万亿的巨型新增“蛋糕”,频频释放的政策利好,人们对品质消费的渴求,都对零售企业的商品综合经营能力、自身供应链建设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在这方面已有一批目光深远、捷足先登者。
进博会期间,苏宁集团海外采购的订单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5000个海外品牌将被引入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京东集团为主体直接签约并采购总金额近千亿元人民币;阿里则预计未来五年会实现全球2000亿美元的进口额,采购计划涉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特色进口品类;永辉与近十家来自全球的生鲜、食百供应商达成了采购合作;此外百联、光明、绿地、家乐福(中国)、沃尔玛等众多零售企业也都达成了相关采购协议,其全球供应链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专家指出,国际化战略尤其是全球化采购一些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几年前就开始尝试,在如今的政策利好背景下,是否拥有国际化采购基地、强大的自采团队和完善的供应链,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苏宁为例,2014年苏宁就推出“全球买手”战略,并积极开展海外供应链建设,目前其全球买手团,已深入到147个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海外基地精选优质好货,跨境电商业务则已覆盖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京东也在开展几年全球采购后与约20个国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跨境物流网络已覆盖了十余个跨境口岸、110多个海外仓,近千条全球运输链路以及中国全境,并覆盖全球224个国家/地区;保税清关时效已缩短至分钟级;进口商品配送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已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最快履约记录1.5小时。此外,京东还通过运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跨境商品全程跟踪溯源,使物流动态可视化、透明化。
专家认为,中国的消费升级正成为全球消费市场增长的新动能。在中国保持世界制造大国地位,并向世界消费大国延伸之际,进口市场的扩张将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浪潮,且对中国流通业是一次重大机遇。目前中国已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购物消费数字化程度很高的群体,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电子商务,利用全球商品资源,与消费者对接、互动,从而及时、准确、高效地满足消费需求已经基本可以实现。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中国民生的持续改善,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疑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执笔人 杨金龙)
热点六政府减轻税费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商业经营成本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实体经济面临一系列压力。2018年,国家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落实原有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出台了多环节、多领域、重点突出、受益面广的税费优惠政策,以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包括降低一般工商电价在内的总规模达1.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目标,随即各政府部门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使全年减税降费总规模达到1.3万亿元以上,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也对商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且意义深远的影响。
一、主要通过调整增值税率降低企业税负水平
2018年政府预计减税超过8000亿元。对商品购销企业(指批发和零售企业)而言,主要来自于增值税的降低。自2018年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减为16%、10%;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调减为10%;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16%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2%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商品购销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大幅上调至500万元。增值税率的降低将有效降低商品流通企业的税负。
同时,从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3500元/月统一提高至5000元/月,并设立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确保扣除后的应纳税收入起点明显高于5000元。个人所得税的降低,为每一个纳税人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必将对扩大消费起到明显作用。
二、降低多项涉企收费,减轻企业非税负担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的非税负担水平,还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并将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符合条件的地区可从2018年5月1日起再下调工伤保险费率20%或50%;将阶段性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期限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停征排污费和海洋工程污水排污费;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再统一降低25%;将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标准上限,从不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降至不超过2倍;同时,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这些非税收费的降低,也将实质性的降低商业服务企业的负担,促进全行业轻装前进、健康发展。
三、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2018年,政府将小微企业的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税费减免政策,这对于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的商业服务行业是明显利好。这些政策包括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自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自2018年9月1日—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等。
四、多项措施确保降低商业电价
我国商业用电价格远高于大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价格,电费开支在商业服务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是一个反映多年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商业电价过高,造成商业服务业电费成本负担过重,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且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后劲。
按照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下降10%的目标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陆续印发了《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电力行业增值税税率调整相应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的通知》等文件,通过推进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改革,将电力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7%调整到16%后,又出台降低省级电网企业含税输配电价水平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标准,取消电网企业部分垄断性服务收费项目、全面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等10项措施,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分别出台了落实降低电价的地方文件,部署安排降价事宜。电网企业则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各项一般工商业电价减负政策,基本完成了商业电价降价工作,并力求做到工商企业用电成本降到明处、落到实处。
为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国务院关于开展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的通知》明确将“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平均降低10%情况”列入督查重点,工信部则开展了对全国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政策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工作。
专家指出,综合分析已出台的全部措施,按年度测算,合计可减轻一般工商企业电费支出1000亿元以上,超过10%降幅目标。其中商业服务业的电费支出减少应在几百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11月1日亲自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加大减税力度,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而且要简明易行好操作,增强企业获得感;要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稳定缴费方式,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研讨制定下一步减税降费的方案,新政有望年内落地。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进一步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将为商业服务行业进一步减轻负担、固本强身,更好地服务生产和消费注入新的动力。
(执笔人 李祥波)
热点七数字化加快零售效率提升引领供应链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2018年,随着“新零售”的尝试与探索趋于理性化,线上和线下的零售创新更加聚焦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数字化转型则显现出提升流通效率的巨大潜力,成为零售业寻求转型突破的不二法门。可以预见,2019年,数字化将加速赋能零售效率提升,并要求和带动渠道上游的供应商与生产商做出适应性调整。总之,数字化零售或将全面重构供应链体系并引领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数字化零售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大数据积累及其智能化运用,成为企业深挖消费需求进而推动供需精准匹配的技术途径,同时,也显现出由线上赋能线下、通过数据联动全面提升流通效率的光明图景。一方面,互联网聚集了海量的消费者信息,通过对大数据算法的开发运用,可以高效识别市场的真实需求和潜在动态,实现精准营销、智能推荐以及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等。无论是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还是韩都衣舍、酒仙网等不同领域的线上零售商,上述做法均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另一方面,随着线上流量红利逐步消失,单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零售商已经面临增长瓶颈,相比而言,线下零售商深耕多年并且可以面对面接触消费者的天然优势再次凸显,只是缺乏数据整合与应用能力的重大缺陷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线上零售开始利用大数据资源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赋能线下零售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并由此为自身寻找“双赢”空间。如,阿里巴巴依托自身积累的大量消费数据及其数字化能力赋能线下智慧门店,通过全面勾画用户“画像”进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货、场重构,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商品组合。京东则通过开放大数据能力,帮助合作品牌的线下门店进行数字化改造,将大数据用于智能选址、选品、补货、定价等,精准洞察和应对消费需求。总体来看,互联网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线下零售,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速度加快,合作范围扩大;二是正在打破以往只将线下作为补充渠道的做法,实现各展其长、平等合作、深度融合、共享双赢;三是数据联动不仅将重构线上与线下零售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将通过消费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从整体上提升流通效率。
为了抢占数字化零售的高地,2019年将会有更多的技术被运用到零售领域。然而,专家们提醒,技术应用需要谨慎考虑其适用领域和落地空间,以及相关的成本和风险等。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物联网、AR和VR技术、5G通信技术、地图技术、室内外定位技术、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零售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渐增强,但是零售技术投入不能仅仅停留在消费场景的翻新和购物体验的丰富,获取并积累数据资源,在数据分析基础上使数字化零售服务于供需之间的高效率匹配,才是更为重要的目的。当前,以各种前沿技术投入为基础的“无人零售”尝试,已经出现不少失败的案例。例如,2017年9月,主打智能货柜的办公室无人货架番茄便利被果小美合并,2018年2月,无人货架的先行者领蛙被迫出售给便利蜂;2018年初,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停止运营;邻家便利店也因资金断裂以及内部管理问题关闭了北京的160余家门店。在众多数字化零售的布局与实践中,无论是阿里的“新零售”、苏宁的“智慧零售”、京东的“无界零售”还是其他,新技术都主要是作为分析与决策工具起作用的,本质意义在于以数据为生产资料、以算法为技术工具,通过数字化驱动赋能零售效率的提升,即通过准确辨识消费者的核心痛点以及快速变化的异质性需求,提升零售企业商品配置的精准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效益。
当前,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背景下,数字化零售对于需求的终极目的是,更好地适应未来消费升级的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更有效地满足和服务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诉求。然而这一过程对于供给侧而言则意味着必须提升效率。着眼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理论,数字化零售除了提升流通效率,还应进一步带动上游供应链的适应性调整,引领经济增长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供应链层面的创新应用持续迎来了政策性利好,流通领域对于带动供应链整合的重要意义也引起了高度关注。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5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重点聚焦于流通领域开展城市试点,加快推进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建设。
目前来看,流通领域对供应链优化的积极作用,突出表现为数字化零售对供应链体系的重构。在供应链的有效运行中,高效率的信息传递和实时反馈,对于上下游的产业链协同发挥着重要的联结作用。零售环节由于直接接触消费者,具有得天独厚的大数据采集优势,借助对于海量交易数据和消费信息的高质量分析与反馈,数字化零售可以直接带动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供应链优化重构。例如,韩都衣舍在基于大数据算法构建C2B零售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项目“智子”,对历年累计的海量商品数据进行几十个维度的探索,从中发现精准产销所必须的相关数据,再通过数字化零售的信息交互系统,驱动上游柔性化生产机制的形成。以小米有品、网易严选、淘宝心选、京东京造、苏宁极物等为代表的精品电商也纷纷改变传统的采购与分销模式,通过研究消费者大数据为顾客精选商品,采用ODM模式直接与上游生产厂商对接,显著提升了供给效率,并使商品库存极大降低。在对物流配送具有更高要求的生鲜食品领域,除了体现出大数据对于精选货品和精准采购的作用,更多则是表现出数字化零售对于构建智能补货、优质直采和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可追溯等特殊功能。盒马鲜生依托阿里大数据工具划定门店范围,针对不同的消费偏好在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商品直采,并通过线上和线下业务的数据链接,构建出快速送达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每日优鲜则在消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地直采,并结合订单密度合理配置社区前置仓,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化补货,解决冷链物流难题。
从近年来的商业实践看,数字化零售有助于引导整个供应链体系数据的开放共享,通过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信息的互联互通,使合作企业及时有效地实现产业协同,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从而使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促进产销良性循环。2018年11月,康师傅借助阿里零售通协助百万小店开展数字化升级,并拟带动包括经销商、代理商、批发企业和小店老板在内的全部供应链伙伴实现流通效率升级,就是这方面的积极尝试。中粮福临门与京东新通路的战略合作也与之类似,有助于通过零售数字化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造福节点企业、社会与民众。
专家分析,在政策利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及商业科技和大数据逐步应用的趋势下,数字化加速赋能零售效率提升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以零售数字化升级为驱动,2019年数字经济重构供应链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提供空间和契机。与此同时,这一趋势也要求零售企业以更积极、更理性的态度拥抱数字经济带来的变革,并在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执笔人 谢莉娟)
热点八百货商超创新转型主旋律不变资本入局便利店是蛋糕还是陷阱有待观察
2018年对于百货商超而言,创新转型依然是不变的主题。在竞争压力不减反增的大环境下,业态调整和盈利模式的转变已成必然之举。与此同时,一些资本的入局也使得百货商超创新转型得以提速,但路径选择和转型前景究竟如何,尚有待更长时间与更多实践的检验。
2018年,传统百货业的日子依旧难过。从2018年上半年主要百货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45家上市公司中营收出现下滑的有12家,占比26.67%;净利润出现下滑的有20家,占比44.44%;其中,有5家百货公司出现了亏损,占主要百货上市公司数量的11.11%。显然,整个百货行业继续面临十分严峻的生存挑战。
为了摆脱困境,传统百货业多年以来一直在寻找“破茧”重生的道路,孜孜以求于创新转型。在这方面,2018年中国百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
首先,不少百货店开始重新定位自身业态。以开业11年的南京新世界百货为例,它将自身的定位从“特卖场”调整为“潮流迷你Mall”,力求做一个有时尚标签与消费综合辨识度的商业实体。基于自身“潮流迷你Mall”的定位,南京新世界百货对商场内的业态布局进行了彻底调整,摒弃了传统狭隘的百货思维,采取多种业态混合布局,强化消费者体验,引入餐饮、休闲娱乐、生活配套等多类服务业种,从而融合了购物中心和原有百货的各自优长,成为一个更贴近消费者综合需求、更好玩、更有趣的商业经营场所。为了强化其独特定位,南京新世界百货还引入了“新界8拾8”主题文创街区,作为对核心客群细分及需求所形成的具有鲜明主题的体验式商业空间,期待凭借该空间的社交属性与主题体验,在“潮流迷你Mall”中有效植入“客流发动机”。
其次,数字化也成为传统百货的经营利器。在众多零售业态中,百货实体店一直被视为是较难实现数字化改造的,但也有一些行业龙头企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例如,背靠阿里巴巴的银泰百货,其新商场业务全部是在阿里云中运行的。在针对银泰百货数字化会员身份识别、行动轨迹分析时,阿里云的EDAS提供了很好的可伸缩架构能力,甚至在最核心的数据传输服务和线上线下数据同步方面,银泰百货也是将阿里云数据传输服务作为整体数据同步方案。
除了传统百货业通过创新转型,大型商超也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发展新业态,尤其是进军社区店、便利店等小型业态,成为不少大型超市在2018年展店的发力点。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900亿元,门店数量从2016年的9.4万家增长至10.6万家,增速达13%,在各种实体零售业态中发展最快。一些传统商超在关店的同时,也在开店,不过新开的门店业态更趋于多元化、小型化,便利店成为争相布局的主要业态,这也使得商超与便利店之间从错位竞争变成同位竞争。很多传统品牌商超也都在布局自己的“小而美”业态,例如物美便利店、永辉的永辉生活店、世纪华联的city life店等。
除了房租、人工等成本上升促使大型商超开始走“小而美”路线,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也是其转型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开始向便利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比起“大而全”的大卖场,“小而美”的小型业态更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自2017年无人零售风潮兴起以来,资本也将目光投向无人零售,而原本利润率低的这类零售业态是并不受资本青睐的。2018年初无人零售热潮褪去,已经开业的也正处在试验阶段,故一直表现稳中向好的便利店便在资本眼中显得更具投资价值。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11月,至少有8家区域型便利店获得资本青睐,宣布获得融资的有好邻居、见福、芙蓉兴盛、邻几、云兜、每一天和中商便利,融资金额近20亿元。此外,无人便利店小麦铺在去年下半年连获两场融资,共计约3亿元。
在资本巨额投资驱动下,便利店行业开店速度明显加快,增速比2016年快了近10个百分点。一些新兴的二线城市以及便利店密度偏低、尚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北京,业已成为便利店开发者们重点关注的目标城市。
专家认为,在风光的数字下,也隐藏着一些风险。实际上,传统零售行业一向微利,便利店更是一直被称为“弯腰捡钢镚儿”的生意,意思是辛苦受累也只能挣小钱。截至目前,实现盈利的品牌便利店也是寥寥无几。尽管在资本的助推下,不少品牌便利店开店速度是过去的几倍,但供应链建设、人才培养、选址等问题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外,品牌便利店还要考虑资本可能退出的问题,一旦经营不能如期达标导致资本退出,很可能面临群体性关店。2018年8月1日,邻家便利店向供应商发布《告知函》称,从8月1日起停止公司总部各项业务,已经开业的168家门店也将陆续停业。突如其来的倒闭潮缘于资金链断裂,其母公司P2P金融平台资金出了问题。无独有偶,9月18日,131便利店称因资金周转问题已不能正常经营,将在9月20~25日之间与合作商进行对账,对账后给各供应商出具回款承诺函。
从2018年全年的情况来看,虽然传统百货业日子不好过,但仍然积极创新转型,在新技术的助力下,慢慢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有专家指出,多年来,百货店以出租柜台为主的经营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回归自营已呼吁多年。但如何规避采购风险、怎样培养一流的“买手”团队,却始终是个无解的难题。然而,随着大数据的应用与积累,加上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和分析能力,实现买手制自营的难题或将最终得以破解。展望2019年,业内普遍认为百货行业两极分化会愈发明显,好的越好,差的越差,业内洗牌与整个零售行业洗牌同时进行。对于大型商超而言,在成本、政策、消费需求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转型“小而美”的趋势将得以持续,而大店也将在调整中寻找新的市场定位。专家提醒,尽管资本在2018年“押宝”便利店,但便利店也需要建立自己的“造血”机能,通过开拓经营、创新服务,极大增强自身“体制”,从而最终获得自我发展、财务自由的能力。
(执笔人 冉隆楠)
热点九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成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我国农村宽带覆盖率已超过90%,宽带用户近1亿户,乡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已超过90%。宏观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完善,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推动着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目前,农村电商已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深度融合,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商务、农业、扶贫等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工作,相关企业踊跃参与,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农村电商交易量持续高速增长,在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商贸、增就业、创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14年至今,由商务部等部门牵头实施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已经连续开展5年,累计扶持1016个县,中央财政投入资金约200亿元。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龙头企业和供销、邮政等行业纷纷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开拓步伐,电商业务不断向各地农村渗透延伸。截至2017年末,阿里巴巴已在全国24个省市建设242个“淘宝镇”、2118个“淘宝村”、49万个农村活跃“淘宝店”,其农村电商网络架构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发力,推动着农村电商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展现。2017年全国农村地区实现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比上年增长39.1%,农村网店达985.6万家,比上年增长20.7%,带动就业超过2800万人。2018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达到6322.8亿元,同比增长34.4%,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906亿元,同比增长39.6%,统计显示,水果、茶叶和坚果销量较大。扩大农产品进城的愿景,终于借助农村电商“之手”取得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协同推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步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随后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继续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具有广泛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2014年以来,扶贫、商务、农业等部门纷纷将电子商务作为农村扶贫的重要技术手段,推动实施“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三合一模式,电子商务进农村逐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步伐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截至目前,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中,国家级贫困县737个,占示范县总数的72.5%,占国家级贫困县总数的88.6%,其中支持深度贫困县137个,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2.4万个,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800多万人;2014—2018年,示范县中的贫困县数量逐年递增,分别为15个、90个、157个、237个、238个,占示范县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6.8%、45.0%、65.4%、91.2%、91.5%,数量及占比均快速扩大。农村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深入融合,推动农村市场竞争日益规范,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现象逐年减少,农产品、工艺品、旅游产品等农村产品外销渠道得以打通,有效带动了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2017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207.9亿元,高出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速13个百分点。
专家预计,2019年及未来一段时期,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将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农村地区的人口仍将维持在6亿到7亿规模,负责生产提供全国绝大部分的农产品,广大农村无论是工业品需求,还是农产品供给,工农业产品的城乡贸易都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乡村振兴战略则进一步为电子商务进农村提供了难得契机和良好机遇。
专家认为,下一步随着农村地区信息网络、道路交通、商业场所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必将更加强劲,并表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新趋势。
一是,“自上而下”模式逐步转向“自下而上”模式。农村电子商务前期是由政府主导、国家投入、官方推进的“自上而下”模式,目前正在逐步转向由市场主导、社会投入、企业拓展的“自下而上”模式。政府的作用更倾向于事先引导、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专业化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将快速成长壮大,致力于在品牌培育、物流服务、农产品上行等方面持续发力。
二是,“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协同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初期主要是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通过电商进入农村市场。近年来,以农产品专业户和专业生产合作社为主,形成了一大批运用电子商务销售自产农产品的经营主体;一些城市的电商企业或实体连锁零售企业,也开始使用电子商务购销农产品,从而最终实现了工业品和农产品双轮驱动、城市和农村双向贸易的大流通格局。有专家认为,下一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将扩大对农产品进城的支持力度,政策可能向品牌培育、供应链、冷链物流、标准规范、安全追溯等方面倾斜。
三是,农村电商平台将从单纯的商品交易向农村综合服务转型。以开展商品交易为主的农村电商平台,在大幅提高农民产品购销便利化水平的同时,将逐步对接民政、旅游、银行、通信等部门,增加金融信贷、代扣代缴、旅游咨询、移动支付、证件办理、治安管理等综合服务功能,同时探索网订店取、共同配送等新模式,向乡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平台转型。
四是,农村电商继续加速“由东向西”的渗透。东部地区工商业基础和网络覆盖等条件较好,居民收入及运用信息化设备的水平也较高,因而电商发展起步较早。然而近年来,中西部尤其不发达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已快于东部,由此带动电商服务企业也加速向西部和不发达地区农村转移,包括其分支机构、技术研发、专业人才等也纷纷走向西部,从而促进了农村发展后进地区工农业产品的双向贸易,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五是,“小而散”的行业结构将逐步优化升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企业超过3万家,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小而散”的特征明显。虽然有少数城市电商和实体零售商在开拓农村市场,但目前仍处于事业初创阶段,规模化与规范化程度都不够。有专家预测,未来农村电商领域必将经历一场整合和升级,大型农村电商地位将逐步凸显,龙头作用也更强,中小微企业加快分化淘汰和转型,最终会形成以少数规范化电商大企业为引领、专业合作社电商为骨干,农民专业户或电商经纪人为基础的金字塔式农村电商市场结构。
(执笔人 王水平)
热点十快递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物流业不断满足消费升级新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快递业势头最为强劲。2017年全国的快递量超过400亿件,而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就超过了300亿件,单日快递超亿件已经成为常态。2018年“双11”期间快递日货单量再次刷新纪录,11日当天快递包裹量超过10亿件。今年以来,面对越来越多的快递包裹,物流配送时效性非但未受影响,而且越来越快。专家指出,出现这样的结果完全得益于物流信息化,亦即智慧物流的发展。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智慧物流不仅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还大大提升了物流服务质量。具体来看,智慧物流促使物流企业不再一味地低价竞争,随着消费者对物流服务质量的看重,物流行业中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其竞争方式已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服务体验,增强了消费者对物流质量的满意度。
一、提质增效,智慧物流唱主角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347.4亿件,同比增长26.8%;快递业务收入实现4246.3亿元,同比增长24%。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尽管我国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和营业额在快速增长,但行业利润却越来越低,降本增效成为近几年物流行业的重点工作,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抓手就是智慧物流的建设与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企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占比已经超过营业额的5%。例如,顺丰控股一贯重视并积极开展智慧物流建设,重点放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学习、智能设备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让机器解放双手、让人工智能助力决策、让智能设备汇集数据之源,让物流进入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精细化的新时代,例如,韵达正在开展智能预测、地址归集、加密传输、OCR文字识别、图像识别、智能体积测量、无人机、无人仓等建设;又如,德邦也研发推出了智慧收派、电子面单、电子发票、数字化指挥中心、智能手持终端设备等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再如,圆通与申通也在积极进行智慧物流方面的投入与应用。显然,智慧物流技术已成为物流行业竞争的制高点和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智慧物流初步实现了提质增效。
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部分指标显示:快递运输环节平均时限为37.33小时,同比缩短0.73小时;寄达地处理环节平均时限为9.50小时,同比缩短 0.24小时;投递环节平均时限为5.04小时,同比缩短1.09小时。由此可见,“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效率显著提高。
物流行业时效提升还体现在“双11”电商大促中。2018年天猫“双11”开场仅30分钟,全国多地消费者就收到了刚刚下单购买的商品;“双11”期间,菜鸟和快递公司仅花费2.6天就完成了1亿件包裹的运输,而在五年前的“双11”,菜鸟和快递公司合作要花费9天才能完成同样工作量。此外,京东物流也让消费者体验到晚上下单,第二天一早就收到货物的快捷服务。
二、时代变化,价格战逐渐淡化
近几年来我国快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战是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客户越来越重视快递服务的时效性、安全性以及服务体验,提高服务质量正在成为快递企业赢得商誉口碑的最重要因素。
物流企业不再一味进行价格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目前的快递价格已经很低,快递企业已无法再在价格上“挖潜”。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快递服务平均价格5年间从18.5元/件下降到12.7元/件,下降幅度31%。如此低的价格,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极其微薄,为了给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双11期间甚至必须上调配送费用,才能保障终端配送环节的服务。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物流企业不得不转变竞争策略,从价格战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并由此发端,在物流快递行业开展了激烈的服务竞赛。2018年上半年,圆通采取多种措施重点保障快件时效并提升服务质量,客户投诉率逐步下降,平均有效申诉率则为百万分之4.94,较上年同期降低25.9%,服务满意度显著改善。
三、重视建立核心竞争优势,专业服务能力决定未来
服务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物流服务更是包涵诸多内容。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怎样的服务才具优势?什么样的服务能力才能引领未来?
有实力的现代大型物流企业将努力方向锁定在精细化、有高附加值的专业服务上。
目前,我国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不仅提供物流服务,还开始拓展金融业务,发展供应链金融,向供应链其他环节延伸相关业务。例如,顺丰提供的服务除了快递仓储等物流主业外,还包括很多增值服务,比如包装、逆向物流、报关服务等;在金融方面,顺丰打造了独立的品牌顺手付。顺丰的物流服务类型很丰富,物流服务产品线很宽,大陆及港澳台的业务产品即有顺丰即日、顺丰次晨、顺丰标快、顺丰特惠、物流普运、重货快运、重货专运等;国际业务有国际标快、国际特惠、直运+、国际小包、国际重货、国际电商专递、海购丰运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德邦快递的主营服务产品线划分也很细,即有3.60特惠件、标准快递、特准快件、电商尊享、重包入户、精准空运、精准卡航、精准城运、精准汽运、整车运输、德邦仓管家;国际业务有国际小包、国际快件、国际卡航等。其中,德邦快递的主要业务仍是大件快递,做零担业务起家的这家公司在大件快递领域已具备独特优势。
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曾多次指出,为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自由选择,是快递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如今,快递物流的差异化竞争局面已经出现,我国不少快递企业不仅按照时间需求推出不同时效的快递服务,还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不同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例如,2014年顺丰推出冷运业务,随后几年快速发展,2018年上半年其食品及医药冷运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达15.28亿元,同比增长47.7%。申通进入冷链市场较晚,但业务发展趋势良好,2018年半年报显示,冷库仓储方面,申通拥有平均库存SKU达700余个,库存利用率84.25%,库存准确率为100%;配送方面,总发货为2700余车次,配送准确率达98.9%,客户投诉仅0.1%。
2018年,我国一些物流企业又切入同城即时配送领域,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如顺丰与圆通率先推出了2小时内同城送达业务,抢占了同城即时配送的先机。据业内人士分析,该类业务并没有很特殊的技术要求,预计其他快递公司也会跟进,未来该领域的竞争将会很激烈。
专家认为,2019年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科技进步推动的智慧物流将大行其道,并掀起更大的创新浪潮。2019年将是物流科技落地年,越来越多的成熟物流科技将更广泛地应用到企业之中,如现代化的分拣设备、传输设备、大数据支撑的信息化平台等,无人仓、无人机在发达地区及现代物流企业中也会更多地投入使用;同时,现代化的先进物流企业将一如既往地加大研发投入,一些试用的高科技产品也将加速落地,进入正常应用阶段。
第二,现代化物流企业的供应链运营管理能力会更强,对供应链的协调掌控能力也将同步提高。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的组织技术已进入全球供应链管理时代。先进的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转型成为重要趋势,供应链能力也将成为检验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近两年,我国物流企业对供应链业务很是看重,同时该业务也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业内专家认为,2019年物流企业将会在供应链服务领域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三,借力扩张,多方融合协同发展将成常态。自2018年开始,顺丰、圆通等物流企业开始与物流同行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比如顺丰与UPS、DHL、普洛斯、夏晖等物流企业的合作,彰显出相互借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特点。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这种合作趋势会更加明显。
(执笔人 蒋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