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钟落潭镇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
2019-07-14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逐渐升温,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而对于教育实践的研究往往是学科交互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对于返乡创业的研究和主要概念进行梳理后对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进行调研以及分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增添优化思路,促进职业院校创业人才的培养。
一、主要概念
1.1 高职院校 首先对高职院校的概念进行界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属高职范畴,主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就读人员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学制三年,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具有如下特点:具有较强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1.2 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的概念理解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返乡”,在本文中特指肇庆籍大学生返回生源地;第二部分是“创业”,根据蒂蒙斯的创业模型,创业包含了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三要素,因此本文的创业特指返乡的学生通过识别家乡的创业机会、进行资源整合,创建新的事业。
1.3 肇庆籍大学生 肇庆市的经济水平处于广东省的中游水平,相比广州、深圳和珠海,学生对创业所需的各类外界环境因素诉求较为强烈,总体而言,肇庆的提供的创业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融资环境、协同创新体制。肇庆大学生受到市场影响的最大因素是供需情况。肇庆籍大学生是指生源地为肇庆市的学生。
二、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以及分析
2.1 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 所有被采访人普遍认为科技产品类、服务型类是希望涉足的行业,两者之和的比例竟可达到59.00%,几乎接近了六成的比例,可见科技、服务类产品颇受年轻人创业人士的青睐。整体呈现出:毕业后返乡创业意愿不高、财经管理专业比较热衷创业、相对于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政策以及教育诉求。
2.2 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影响因素 从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得出,影响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包含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专业、性格;客观因素包含了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在主观因素中,个人创业意愿排在首位,但肇庆籍大学生愿意返乡创业仅占28%,其中,财经类毕业生的创业比例较高。在客观因素中,家庭环境得到首位因素,仅56%家长支持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家庭精神支持程度与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呈正比,因此,提高返乡创业率需进一步更新本地人观念。
三、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家庭支持力度不足 在被采访的毕业生之中,发现已经毕业了在10年以内的人居大多数,青年军为主力,毕业3到5年以内的人占72.5%。毕业后,家人支持其回家乡创业的比例仅有56%。
3.2 教育尚待完善 在调研的过程中,对大学期间是否设立创业教育课程时,其中需要设立创业教育课程的比例达到86.50%,目前广东省高校创业课程几乎全面覆盖,但是针对返乡创业的专门课程仍在起步阶段,课程尚待进一步细化。被访问者认为,能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尤其是实战类分享创业教育课程获得经验的帮助更大。
3.3 政策了解不够深入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呼吁大学生创业,肇庆高新区的发展亦离不开年轻人的创新,肇庆市同样出台了创业鼓励政策,但在大学生返乡创业这方面与高校的衔接仍旧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地方创业政策缺乏进入高校的渠道,另一方面高校对返乡创业的学生止步于政策的宣传,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
四、肇庆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的优化对策
4.1 落实政策 针对返乡创业政策的多样化和本土化特点,政策的落实需要校地进一步加强,通过地方政策进高校以及高校开设特色创业课程结合,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进一步结合。
4.2 制度保障 促进校地合作不仅需要人财物的落实,制度的保障体现在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以及地方环境等。肇庆市的发展规划对创业学生具有一定吸引力,但不及珠三角发达城市,因此在完善制度保障时需进一步参考同等水平中较好的城市,以及进一步融入湾区建设。
4.3 优化教育体系 进一步优化创业教育体系,首先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提升大学生振兴家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其次课程体系构建需进一步深化调研,细分学生的创业需求;最后在返乡创业的教育中,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如建设大学生校地创业实践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