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下施工变形监测中现代测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9-07-14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监测数据控制点监测点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1231

大型地下工程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监测流程与数据分析流程的支持,从而为形变治理措施提供建设性意见;对此,应用测绘技术展开合理监测意义重大。PS-INSAR(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技术)技术主要用于测量K+1幅SAR单视复数影响数据,在敷设定标与PS探测等测量工作基础上,利用DEM展开差分处理获得反映地表变形的相关数据,为变形治理方案制定提供了价值参照。

一、制定测绘技术流程

PS-INSAR技术应用要求较大,需要有可操作性的监测技术作业流程支持,确保监测工作有序科学展开。监测工作结束后需加强分析监测结果,比对同期水准监测结果资料,并通过调查等方式验证监测结果,最终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完整性。再利用PS-INSAR技术处理监测数据,以生成沉降监测报告,从而为施工提供数据依据。PS-INSAR技术流程分为三大部分,一是SAR原始数据成像处理。二是差分干涉处理,包括选择公共主影像、剪裁研究区范围、SAR影像配准等,被差分干涉处理为相位图、相干图与幅度图。三是PS-INSAR处理,包括选取PS候选点、筛选PS点、提取PS点相位、DEM误差纠正、相位解缠、大气效应估算去除与地表形变等。

1.1 识别监测点 从PS-INSAR时序分析工作入手分析,通常从SAR影像中选择相位稳定、散射性较强的像元,按照一定规则展开后续时序形变反演。在区域地表监测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失相关现象;对此,面对部分失相关或完全失相关的情况,在SAR影像上如何准确识别监测点,就成为了技术时序分析工作落实的重要影响要素[1]。

1.2 选择监测点 在PS-INSAR时序监测工作中,首先要确保高探测率,即最大程度提取高相干点监测目标。其次应当减少不稳定点的选取;对此,应当谨慎选择高相干点目标,以确保其满足密度与可靠性两点要求。

1.3 分析误差 在PS-INSAR监测中难免会出现地形误差与轨道误差等,尤其是系统热噪音的问题,直接影响变形信息精确度;对此,应当加强误差分析,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性。

1.4 处理监测结果 通常情况下,可利用拟稳平差法或CR技术处理PS-INSAR技术监测的相对形变监测结果。在其基础上,根据沉降监测点情况研究形变基准,确保参数信息的精准性。

1.5 区域地表形变监测 加大多时相遥感数据与水文地质、多时相地形资料等的整理分析力度,获得准确SAR数据后,利用数据平台处理PSINSAR数据信息,以获取真实完整的区域内地面沉降监测数据。通过分析监测数据能够了解其变形的时空发育规律,实地调查验证后对监测结果精度进行全方位评价,进一步补充沉降机理并说明沉降原因。

二、水准测量内容分析

2.1 分析监测点数 针对于工程本身的监测,监测范围应当是基坑开挖的2倍左右。根据周边建筑情况合理布置监测点,每栋房屋监测点需布设6-7个。人力资源与时间等成本随着水准工作量的增大而增加;对此,应当合理控制监测范围。

2.2 分析重点监测区域 单纯的点测量能够明确项目建设中需要监测的区域与布设点区域,针对于未布设的区域无法展开有效监测,只能根据主观经验施加防范,不仅会增加工程量,也会增加工作漏洞隐患。

2.3 分析高程控制点不稳定性 基坑降水是基坑工程建设比必不可少的环节,当降水期间影响超过监测范围,会增加施工安全质量隐患。对此在降水措施实施前,应当加大前三期高程控制网水准数据的分析力度,了解区域内控制点的不稳定性状态与程度。在其基础上,严格按照规范选择前三期高程控 制网点与观测,要求控制网点与基坑开挖保持一定距离。控制点越不稳定,地裂缝发生率越大,降水措施展开的安全隐患较大,甚至会连带周边地裂缝放大地裂缝活动的联合效应;对此,应当严格围绕高程控制点不稳定性分析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尽可能地避免地雷锋影响。

总结

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能够获取地面沉降变形监测结果,通过分析监测数据能够得到变形的时空发育规律,对沉降机理解释与治理方案制定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PS-InSAR技术的监测过程与数据处理步骤展开了分析,以获得真实完整的变形监测数据。

猜你喜欢

监测数据控制点监测点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顾及控制点均匀性的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精度分析
秦皇岛河口湿地环境在线监测数据应用研究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某垃圾中转站职业病危害预测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基于小波函数对GNSS监测数据降噪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