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14
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中学校 吉林 公主岭 1361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基础教育教学革新需要。初中每一阶段的学科教学正在进行着这场教学改革与实践,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学时,教师重新正视这一教学方式,逐渐尝试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之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高效学习,有兴趣、有激情,省时、省力一举多得,教师减少教学工作量,优化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一、关于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及学习落实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素质教育观念下用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然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标的要求理解不到位、重视不够、学习不透、落实作秀等问题。
1.1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有效落实较差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时,每一节课学生的参与面较差,回答的人次多,发言的学生少,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在状态,教师却不闻不问,不督促,不引导,视若无睹。
1.2 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解读得不到有效评价和指导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然而,当学生的多元解读、个性显示时,教师却不能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有效指导,教学机智和智慧甚少。
1.3 理解“三维目标”不到位有偏差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三维”的,这些目标有核心、有重点,其核心、重点就是知识与能力,否则学科设立没任何意义。
1.4 学习新课标理念落实缺少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运用时自主缺乏,合作浮华,探究虚假,教学效果不理想。
对策措施:
1.教师吃透新课程标准,深入学习新课标及新课改理论,力争《课标》人手一册。
2.结合教科书研读,二者有机结合。联系实际,与本地、本校、本人的实际联系。尤其是重视研究本地资源使用、本校条件利用、本人能力运用,学校支持、帮助、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的部分,以便提高教学成绩,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3.尽全力把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关于教师自身素质、自身建设及自我提高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教学能力欠佳,再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无法得到落实。
判断正项级数敛散性的方法有很多,但每种方法在运用时都有其局限性,所以学者一直在探索,以寻求比较精细且运用相对比较方便的判别法[1-5].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原则,得到了一个判别正项级数敛散性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通项递减的正项级数的一个审敛法.文中的结论结构简单且精细度强于双比值判别法.
2.1 教师自身的基本功有待进一步提高 朗读功夫不过硬,起不到示范引领作用,注意说明的是:再动听的录音朗读,决不能代替教师的示范朗读,决不能代替学生的朗读训练。
板书设计能力有限,设计的不合理,粉笔字写的欠佳。
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合理、不科学,尤其是不从实效出发,形式化,只图美观好看。必须注意: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教学,但是绝不能代替板书,板书是随教学的进程而生成的。
2.2 教师研读教科书不到位,没有吃透教材,缺乏独到的理解、独特的体验、独有的味道、独具的设计。常常是照搬《教师教学用书》、《教材全解》、各种版本教案,或直接下载互联网的教案。
2.3 教学内容的安排不科学不合理。往往过分重视形式,注重人文,缺少学科内容,学科特征旁落在外。
2.4 教学时问题设计散乱、笼统、不明确、不具体,讲述时过程一带而过,重视不够。
2.5 教师缺少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量较少,知识有限。
2.6 教师没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创造有效的教学模式,学习落实下发的初中语文教学基本模式应付,落实时不能灵活运用。
利用一切有效时间,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加强自身建设,通读多种专业书籍,扩大阅读面,提高自身素质,参加通过各种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关注内容安排,注重问题设计,重视教学过程。
三、关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一切教学活动的成效最终目标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3.1 不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一节一节课结束,学生只读只说不写的现象比比皆是。
3.2 不关注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缺少换位思考,以自己为标准,教学盲目,教学脱离学生实际。
3.3 如何使用教辅书缺乏有效指导,听之任之。有的学生有《教材全解》,上课时不看教材,只看教辅书,按照书回答问题,回答的不是自己思考的。
3.4 教学讨论时,不能有效指导学生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表述。
对策措施:
体现新课程标精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利用学习笔记,大力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有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计划有目的注重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有利条件。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初中语文教学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以上归纳分类,有些具体细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采取相应对策,实施并落实,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