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检修技术
2019-07-14
海南椰岛酒业发展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 5701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
设备出现的故障是随机的,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故障出现肯定有着断路、短路、过载、机械疲损、摩擦生热等等现象,但仔细检查都离不开“通就不痛”类似中医的原理。设备也和人一样总要发生故障,现在还没有永远不出故障的设备。维修人员若没有过硬的检修技术,往往无法迅速使设备正常运行,看似小毛病往往在维修时不慎,反而把问题越修越大,从而严重影响生产。
设备出现的故障没有规律,对应的排除故障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统一的标准,因人因机而异。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把有故障的电气设备比作病人,维修人员就好比医生。我国中医诊断学有一套经典做法:四诊(望、闻、问、切)。电气故障诊断可参考中医诊断手法,结合设备故障的特殊性和诊断电气故障的成功经验,总结归纳为“六诊”要诀。
通常排除故障时,所采用的步骤大致可分为:症状分析→设备检查→确定故障点→故障排除→排除后性能观察。
症状分析是对所有可能存在的有关故障原始状态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判断的过程。在故障迹象受到干扰以前,对所有信息都应仔细分析。“六诊”分别是:口问、眼看、耳听、鼻闻、手模、表测六种诊断方法,简单地讲就是通过“问、看、听、闻、摸、测”来发现电气设备的异常情况,从而找出故障原因和故障所在的部位。前“五诊”是凭借人的感官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有的放矢的诊断,称为感官诊断,又称直观检查法。直接感知故障设备异常的温升、振动、气味、响声、色变等,确定设备的故障部位。同样,由于个人的技术经验差异,诊断结果也有所不同。可以采用“多人会诊法”求得正确结论。这些原始信息可从以下方面获得:
问:检修人员应和医生看病一样,首先要了解详细的发生故障后“病情”。即向设备操作人员或用户了解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的病历和故障发生的全过程。了解情况要尽可能详细和真实,这些往往是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和部位的关键。
看:根据所问了解到的情况,仔细查看设备外部状况或运行工况。如设备的外形、颜色、有无异常、熔丝有无熔断、有无烧焦、开路、短路,机械部分有无损坏。
听:细听设备运行中的声响。电气设备在运行中会有一定噪声,但其噪声一般较均匀且有一定规律,噪声强度也较低。带带病运行的电气设备其噪声通常也会发生变化,用耳细听往往可以区别它和正常设备运行是噪声之差异。
闻:利用人的嗅觉,根据电气设备的气味判断故障。如过热、短路、击穿故障,则有可能闻到烧焦味,火烟味和塑料、橡胶、油漆、润滑油等受热挥发的气味。
摸:用手触模设备的有关部位,根据温度和震动判断故障。如设备过载,则其整体温度会上升:如局部短路或机械摩擦,则可能出现局部过热“如机械卡阻或平衡性不好,其振幅就会加大。手模用力要适当,以免危及人身安全和损坏设备。
测:用仪表仪器(如万能表、钳形电流表、绝缘摇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
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收集故障的原始信息,以便对现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从中推导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区域的线索,作为下一步设备检查的参考。
根据故障现象,结合设备的原理及控制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发生范围,根据症状分析及设备检查,灵活运用“排除故障的方法”,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找到故障点。常用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故障的排除方法:常规检查法、替换法、直接检查法、逐步检查法、调整参数法、原理分析法、比较分析判断法。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应先动脑,后动手,正确分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遵循“先外部后内部→先机械后电气→先静后动→先公用后专用→先易后难→先动后静→先电源后负载→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则。需注意的是,在找出有故障的组件后,应该进一步确定故障的根本原因。先检查电源,再检查线路和负载;先检查公共回路再检查各分支回路;先检查主电路再检查控制电路;先检查容易检测的部分,再检查不易检测的部分。
在确定故障点以后,无论修复还是更换,对电气维修人员来讲,排除故障比查找故障要简单的多。但在排除故障过程中一般不会只用单一方法,往往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故障排除以后,好进行修后性能观察。维修人员在运行前还应作进一步检查,通过检查证实故障确实已经排除,然后由操作人员来试运行操作,以确认设备是否已正常运转,同时还应向相关人员说明应注意的问题。重要的是,在修复后再检查时,要尽量使电气控制系统或电气设备恢复原样。
维修设备除了具备技术、经验外,维修人员设备还需要的心里素质。要有责任心,不能投机耍滑,有安全意识,维修工作保证自认安全。专业知识面要广,掌握或了解计算机原理、电子技术、电工原理、自动控制与电力拖动、检测技术、机械传动及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既要懂电、又要懂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的人,善于分析,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对维修人员来说,胆大心细,即敢于动手,又细心有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心细”就是动手检修时,要先熟悉情况、后动手,不盲目蛮干;做到动手过程中要稳、要准,忌骄忌躁。维修工作的好坏,排除故障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维修人员对系统的熟练程度和运用技术资料的熟练程度。
以上浅谈的设备故障检修常用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碰到实际故障应结合具体情况而灵活应用。由于水平、篇幅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同行专家给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