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研究
2019-07-14孔杨
孔 杨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体育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体育教学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关注度的逐渐提升,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和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促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它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都能真正受到最佳和最全面的教育,促使每个劳动者个体都能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2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不仅要具备极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极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正好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包含非常丰富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及心理素质,这些能力都是学生以后学习和步入社会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逐步完善,这也表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更加全面。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自然而然会得到有力提升。总体而言,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充分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紧密贴合了教育改革的潮流。
3 制约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的因素
3.1 缺乏合理的教学体系
合理的教学体系是制约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如今依然有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不健全、不合理,尤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是极其缺乏的,根本没有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开设一些当下比较热门的体育运动课程,另外教学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所采用的教学评价过于片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现。
3.2 体育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充分重视体育教学,高职院校普遍认为要想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就应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技能教学与文化课教学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体育教学,所设置的体育课程非常少,这种方式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运动需求,再加上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潜意识地不重视,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到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课程,长期受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深深影响,素质教育怎么可能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
3.3 缺乏健全的体育教学设备
如何才能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加强建设体育教学设备,但是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一直在增加,原来的体育教学设备和体育教学器材根本满足不了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更别说是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了,虽然教育部门给高职院校提供了资金,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时根本没有重点关注体育教学设备,过于陈旧的体育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4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策略
4.1 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体育教学的实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深深影响,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都存在很大问题,要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就必须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增强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尤其是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目标,深入挖掘和思考体育课程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应该把体育教学作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一任务,建立科学且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此切实发挥出体育教学的真正价值。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和了解体育教学的精髓,从内心里明白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高职学生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渗透这种思想,引导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切忌把自身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更不可以替学生做任何决定,而是要打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提升体育课程的完整性,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促使学生真正重视体育学习,以此才能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4.2 注重榜样教育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可以运用体育先进事例实施榜样教育,如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促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等等,以先进事例树立学生的榜样意识,锻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体育精神,切实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众所周知,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思想品行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如果学生能从体育教师身上体会到积极向上的力量,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加强榜样教育的效果,如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如果体育教师不怕苦不怕累,对教学工作严谨负责,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认真给学生示范动作等等,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自身做到了这些,学生才会言出必行,从而达到榜样教育的目的,推动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实现。
4.3 积极改进体育教学评价模式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中,教师依然侧重的是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成绩。这种评价模式过于片面,根本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体现的仅仅是学生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和身心状态下的体育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忽略了评价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和态度水平等,根本无法体现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改进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应该有效整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情况,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首先体育教师应通过摸底测试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把学生这次取得的成绩和刚开始的成绩相比较,这样的评价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也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主动性。
4.4 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都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而如何实现素质教育?高职体育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树立符合现阶段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因此,在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时需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善于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特别注重学生体育个性的发扬,千万不要一直使用以往传统过时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而是把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切忌单方面顾及一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育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体育运动技巧,加快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的进程。
5 结 语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其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同时贯彻落实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从而切实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