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角下高职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探析

2019-07-13罗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5期

罗莹

【摘要】“一带一路”方针的提出不仅仅强调的是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等的交流,同时也重视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语言则是交流的重要媒介。基于此,高职院校应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做好“一带一路”视角下的教学工作。本文密切联系“一带一路”的发展方针,对高职院校国际教育的具体教学进行了分析,包括教学现状和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 汉语国际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047-02

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可以看作是“一带一路”推行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突破口,可以为“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实以及加强沿线国际的交流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当前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时,还存在忽视区域特征、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一带一路”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以搭建与高职教育特点、汉语国际教育要求更为契合的教学体系。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时,需要结合当前“一带一路”的发展要求,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目标,要将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深入分析“一带一路”的发展要求可知,各个国家需要不断增强交流,因此作为对外交流人才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人员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要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交流习惯,并且要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出自己过硬的综合素质。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科学的培养目标且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单一

分析现在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目标可知,其在目标中忽视了知识和能力的“模块性”分布,虽然响应了汉语国际教育改革的号召,但是并没有真正有效的调整课程体系,没有进行整体模块的优化,仅进行个别科目的增减,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各个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分布不均衡,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要求。

以实际的高职院校中汉语国际教育的课程设置可知,其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大部分院校在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时,都会在大一对留学生进行全面的汉语知识的灌输,大二到大三主要是学习各种专业课。在针对留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主要的不合理之处在于课程设置较为单调,一般为汉字课、听力课、口语课等课程,整体乏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配比不合理。

(二)缺乏区域化特征

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群体是留学生,高职院校在接收学生和培养学生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没有贯彻“区域化”的培养标准。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没有抓住教学对象的自身特点和其所处的人文环境的特殊性,未能构建起汉语国际教育的“区域化”培养体系。

(三)缺乏合理的实践教学

结合高职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可知,当前的汉语国际教育和“一带一路”的联系还不够强,导致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需求的实践课程较为缺乏,留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仍然不能够掌握相应的实战经验。教师资源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高效的教学手段,不能够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这些因素都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未来并不能满足有关对外汉语人才的能力要求。

三、“一带一路”视角下高职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有效路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当前“一带一路”发展形式良好的背景下,开设了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教育课程和针对汉语教师的省培班,为了更好的跟紧社会形式,更好的为“一带一路”发展服务,广东轻工职業技术学院一直在不断的探索更加适宜的发展路径。

(一)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调整留学生班的课程设置

结合“一带一路”的发展要求来调整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目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院校主要开设的汉语留学生班包括春季班和秋季班,面对留学生这一学生主体,教研人员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为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交际水平而调整课程设置。要尽可能了解留学生的汉语能力水平和个人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留学生班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根据不同地区留学生的要求调整课程比重。

1.调整课程设置

在设置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课程时,教研人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要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除必备的基础课程外,应尽量缩减理论课程时长,可以适当的增加实践课程,包括社会调研、教学技能实践等课程,这样可大大提高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要将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教材的编写也更加注重实用性。

2.创新教学模式

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需要认识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要转变当前的“内向型”的自主发展模式,将其转变为“外延式”的联合培养模式。外延型的联合培养模式强调的是要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合作,实现共同办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各种合作办学活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该积极跟进省内优秀的高校,加强学习与合作,借鉴其学科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课程,对学生进行精准教育。此外,还可以利用当前较为盛行的微课形式,包括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和慕课等网络开放课程(MOOCs),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新模式,促进院校课程体系的数字化构建。

(二)以遵循区域特征为基础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活动

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各个沿线国家区域化特征是较为明显的,不仅仅体现在语言差异上,还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语言又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循沿线国家的区域化特征,进行留学生的定向培养。高职院校在进行定向培养的过程中,想要真正的与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获取各个国家的相关资料等,还可以与沿线国家开展远程合作教学,确保学生对沿线国家有充分的了解。高职院校可以搭建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在线教学平台,对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进行在线调整,同时还能够虚拟实习基地,为留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支持。

(三)以增强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

在高职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教学,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要对留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学课程进行拓展,除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语言特点和汉语教学现状等。要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加适配的交流技巧,使其掌握更加全面的交流技能,能够适应实际交流的要求;二是要积极的在校内以及校企合作平台上搭建留学生的交流实践平台,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对沿线国家的环境进行模拟,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增加其对沿线国家汉语交流实际情况的了解,并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汉语交流要求;三是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搭建海外实践交流基地,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在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等教学基地开展实践交流活动,真正的提高留学生的交际能力。

结语

“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进,为各个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汉语教学,必须增强与“一带一路”的联系,使其为沿线国家的健康发展助力。高职院校要不断调整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明确教学的区域化特性,并注重实践教学,以全面推进汉语教学与“一带一路”方针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安亚伦,段世飞.“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汉语国际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06)

[2]张亚蓉.“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模式构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3]代丽丽,朱宏.面向“一带一路”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