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脱欧不意外

2019-07-13徐晓飞

百家讲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戴高乐法国欧洲

徐晓飞

二战后的欧洲几乎是一片废墟,要在这片废墟上找出唯一还在正常运转的国家,大概就只有英国了。在当时的世界舆论看来,英国只要愿意,就可以成为西欧的领导者。但英国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维系其廣阔的殖民地,继续以一个域外国家的身份参与欧洲事务,而不是将自己完全变成一个欧洲国家。

当时已经竞选失败成为反对党领袖的丘吉尔,在1946年的一次发言中提出: “重建欧洲大家庭的重中之重就是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合作关系……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欧洲理事会,法国和德国在这其中必须要扮演领导地位……英国、英联邦国家、美国以及苏联都会是这个新欧洲的伙伴和支持者。”很明显,丘吉尔没有将英国视为新欧洲的一部分。因为在英国人看来,英国不管怎么说都是没有被纳粹占领的战胜国,和欧洲大陆上那些国家不是一个等级。

法国自然注意到了英国对欧洲联合计划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尤其是当美苏冷战的趋势逐渐清晰之后,法国和英国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法国选择摈弃国恨家仇联合联邦德国,而英国则选择加固与美国的合作。1950年5月9日,法国政府提出舒曼计划,正式提议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与钢铁生产融合到一起,成为日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雏形。在此事的筹备阶段,法国外长甚至都没有咨询英国政府的意见。

这在当时的英国看来,不是机会而是威胁。彼时的英国依旧活在大英帝国最后的荣光之中,对于法国与德国关系的拉近感到些许不满。在战后整个40及50年代,英国在面对外交路线抉择时最终选择了自己垂垂老矣的帝国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表亲,而将自己视为欧洲的域外国家。

到了60年代,形势则完全反了过来。此时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于是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可英国对欧洲所展露出的那点兴趣碰上了一位新的欧洲领导人,一位对英国毫不感冒的领导人——他就是法国总统戴高乐。戴高乐主政期间,法国研发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完成了与联邦德国的正式和解,退出北约联合指挥部,同时法国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戴高乐对欧洲未来的构想,自然也会落在他重建伟大法国的蓝图中。在1962年夏天的一次私人谈话中,戴高乐毫不掩饰地表示:“欧洲是法国夺回自滑铁卢后就丧失的世界第一地位的途径。”

在这样一个欧洲里面,自然没有英国的位置。因为在戴高乐看来,英国过于高傲,和美国的关系也过于紧密。1961年,英国保守党政府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戴高乐将其比作美国人送来人侵欧洲的“特洛伊木马”。这使英国在整个60年代都无法实质性地推进任何与欧洲一体化相关的议题。

1973年,戴高乐去世三年后,保守党政府终于如愿以偿地将英国带进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就从此抛弃过去的高傲、接受自己作为欧洲国家的身份。正如戴高乐所预言的,英国终究和欧洲不怎么合拍。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不到一年,带领英国加入共同市场的保守党就被号召重新谈判入欧条款的工党击败。为什么保守党会失败?因为英国民众,甚至许多保守党内部的议员,都认为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后将会变成欧洲的一个省。

1975年,新的工党政府和欧洲各国领导人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调和了英国在欧洲农产品市场与英联邦农产品市场之间可能存在的价差,同时赋予英国更大的经济自由和不同于其他成员国的自由。在这一背景下,1975年举行的公投中,英国人民大比数地支持英国继续留在欧洲共同市场中。

事实上,这一公投的大比数通过也意味着英国民众想要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欧洲成员身份。这一独特的英伦思维在此后一直影响着英国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及欧盟内部的行为逻辑。当英国人觉得自己每年往布鲁塞尔交的经费太多时,1984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在与布鲁塞尔经过谈判后为英国争取到了经费减免。但当时的许多英国人对此并不买账,认为布鲁塞尔做出的让步并不够多。

整个90年代,英国与欧洲最大的新闻是英镑被迫撤出欧元的前身欧洲汇率体系。该体系初建时,英国并没有加入。因此当英国在1990年决定加入时,许多人都将此视为英国迈开步子融入欧洲的开端。但事与愿违,1990年的另一大新闻是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为了吸收消化民主德国的人口和经济,印发了许多马克,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德国政府因此决定提升利率,这就给当时维持低利率的英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美国著名的投资经理人乔治·索罗斯看准这个机会做空英镑,英国政府最终难以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因此撤出欧洲汇率体系。舆论普遍认为此次汇率暴跌给英国带来了超过30亿英镑的损失,英国人甚至打趣称ERM代表的是永久衰退机制。此后英国再也没有尝试重新加入这一体系,自然在2002年也没有选择使用欧元替代英镑。

进入新世纪,英国和欧洲之间最大的矛盾则是2004年欧盟史无前例的大扩张: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前共产主义国家加入欧盟。由此而来的140万东欧移民也成了新世纪英国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这140万的移民中,大约有92万来自波兰,波兰移民自然站在了英国民众与这些东欧移民冲突的第一线上。在此次脱欧公投之前,来到英国从事低端职业的波兰人就经常受到来自英国社会的歧视:波兰人多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英语水平都不高,只能从事诸如水管工之类的较为低端的工作。许多英国底层民众更是对来抢饭碗的波兰人没有好感。对来自波兰等东欧国家的移民的恐惧及抵触是许多英国人在公投时投票脱欧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英国脱欧虽然在当时出人意料,但仔细回顾战后英国和欧洲之间曲折的历史,似乎英国民众做出脱欧的选择也变得合理起来。英国从来就不自认为是纯正的欧洲国家,有自己曾经的殖民帝国,现在还和英联邦国家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和美国更是关系特殊。这一切都使英国难以毫无保留地拥抱“欧洲”这个身份认同。

猜你喜欢

戴高乐法国欧洲
莫奈《睡莲》[法国]
罗斯福不待见戴高乐
名言趣画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囧囧有神”的武器
法国浪漫之旅(二)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法国凯乐美我涂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