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07-13赵清

电脑迷 2019年3期
关键词:瘟病根茎茎秆

赵清

山东省郓城县李集镇林业工作站

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无柄;叶舌膜质。

1 生姜种植培土方法

生姜种植培土很关键,直接影响到生姜的质量和产量,生姜的根茎培土如果不及时,会使生姜根茎裸露在外面,生姜就会停止生长,生姜种植最好采取3次培土,才能保证生姜更好地生长。

1.1 第1次培土

生姜的根茎一般会有3~5个杈,当它还没有露出地面时,要及时培土,厚度为2cm,然后用农具将生姜种植沟两侧的垄土划到种植沟内后,便可进行浇水,不仅可以使生姜的根茎旺盛还能有效防止杂草生长。

生姜培土不可过厚,否则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导致生姜生长比较缓慢。

1.2 第2次培土

生姜第2次培土要在第1次培土20d后进行,要比第1次厚1cm,培土厚度为2~3cm。此时,可将生姜种植沟两侧的垄土,用小锄或钩子等农具平入生姜种植沟内即可。此次培土也不可过厚,否则容易造成生姜的根茎生长困难,影响产量。

1.3 第3次培土

第3次培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要在第2次培土的半月后进行,厚度为7~8cm,将原来垄上的土全部培到种植沟内,使原来的垄变成沟,沟变成垄。如果发现生姜芽露出来要及时进行培土,保证生姜更好地生长。

1.4 生姜培土要点

每次培土时要结合施肥和浇水,先施肥再培土最后浇水,切记施肥不能直接洒在植株根茎上,会造成烧苗。

2 防治生姜红叶

姜田不少生姜叶片变成了红色,有些甚至是整条茎秆的叶片都发红,下部老叶严重,向上逐步减轻,这种情况在姜田里以点状分布。

2.1 生姜红叶的原因

虽然叶片变色,但是叶片很完整,没有出现病斑,茎基部也没有发现病斑,而在靠近地表的茎基部发现了虫眼,因此生姜叶片变红可能是害虫咬食茎秆造成的。

通常危害姜茎的害虫是姜螟,菜农通常称之为“截虫子”。姜螟幼虫钻入姜茎中咬食,最终造成茎秆空心,导致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使得生姜叶片变色,最终枯黄凋萎。姜螟一旦大面积为害,对生姜产量影响很大,应重点防治。

2.2 生姜红叶治防治方法

有的姜农虽然使用了杀虫剂,但是与杀菌剂混合,只是喷洒于叶片上面,中下部茎秆没有接触药液,因此中下部茎秆成为害虫为害的重点。

姜农单用杀虫剂,可选择混加有机硅助剂,二次稀释后重点喷洒中下部茎秆,也可与甲维盐混用同时杀灭成虫,避免其在生姜上部产卵繁殖。

3 生姜花皮病的防治方法

种植生姜的农户都知道,生姜花皮病是非常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生姜的生长,生姜花皮病是在生姜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的病害,花皮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生姜的生产质量,农户应重点防治。

3.1 生姜花皮病病因

生姜花皮病即生姜线虫病,很大原因是由于重茬造成的,而且随着生姜连作和大规模的种植,这种病有加重为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

3.2 生姜花皮病怎么预防

3.2.1 实行轮作 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这样病情可显著减轻。

3.2.2 选用 无病虫种姜和深翻土壤。

3.2.3 土壤消毒 可利用二溴乙烷、溴甲烷等药剂在种植前2~3周施于离土表13~20cm深的土中,施药前应保持土壤湿润,施药后压实,以达到熏蒸线虫的目的。

3.2.4 药剂防治 应用杀线虫剂在种植时或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视病情进行沟施或穴施。杀线虫剂有触杀型杀线虫剂如10%益舒宝,内吸型杀线虫剂如涕灭威、呋喃丹、灭线磷、克线磷等。

3.2.5 生物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清除病残体集中处理以及采取合理施肥、灌水等措施可减轻病害。

4 姜瘟病防治技巧

姜瘟病又叫姜腐烂病,是一种发生普遍、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毁灭性病害,已成为不少地方严重制约生姜生产的关键问题。生产上主要是提前采取多种农业措施,辅以药剂防治,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4.1 姜瘟病控制蔓延防治

1)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四周0.5m以内的健株一并去除,还要挖除带菌土壤。

2)病穴及四周撒施消石灰消毒,每穴用量1kg或每穴用漂白粉0.125kg,然后填补无菌土。

4.2 姜瘟病灌根防治

1)用90%姜瘟宁300倍液,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康发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400~800g兑水,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等灌根。

2)药剂交替使用,每穴灌根药液量0.5~1.0L,间隔7~10d灌根一次,连续灌根3~5次。

3)也可用叶枯宁、氧氯化铜、波尔多液、琥胶肥酸铜等药剂灌根。

4.3 姜瘟病药剂防治

1)发病初期,用20%叶枯宁13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8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2)药剂交替使用,掌握每667m2喷药量75~100 L,间隔5~7d喷一次,连续喷药2~3次。

5 如何防治死苗

在生姜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的侵袭,其中烂姜死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5.1 姜瘟病害

多由种子和土壤带菌,防治没跟上造成的。预防方法如下:

5.1.1 晒种 种姜收获后,先晒几日,再放到20~30℃条件下处理7~8d,促使伤口愈合,可减少贮藏期姜瘟病的发生。

5.1.2 浸种 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在催芽前用0.2%硼砂+0.5%磷酸二氢钾+50%多菌灵800倍+杀毒矾800倍混合液浸种。

5.1.3 避免连作 生姜根系不发达,连作根茎小,易发腐烂病,因此,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5.1.4 土壤消毒 整地时每667m2撒75~100kg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5.1.5 病后处理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全田用杀毒矾500~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100个单位灌窝。严防病田的灌溉水流入无病田中。

5.2 过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当造成肥害

生姜应以施腐熟农家肥为主,一般在整地时每667m2施腐熟猪牛粪3000kg、过磷酸钙30kg、钾肥15kg作基肥;苗高30cm左右时施一次肥,每667m2施猪粪水750~1000kg;夏至前后姜苗发到3~4根苗时,每667m2用腐熟枯饼50~100kg拌灰300~500kg点蔸,或施猪粪水1000~1500kg,施肥后盖一层细土或土渣肥;大暑前后每667m2施猪粪1000~1500kg、尿素4~5kg。

5.3 田间积水造成渍害

渍害多因土壤耕作层浅,排水沟浅和白沙土雨后沥沙板结不透气造成,高温高湿致使烂姜死苗。

预防方法:在霜冻前翻挖姜田深35~45cm;同时挖主沟深55~60cm、边沟深50cm的排水沟,做到排水通畅,雨停沟干,种植沟窝无积水或暗渍。选择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黏壤土种植,避免用易沥结的白沙土种植。

5.4 虫害

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

6 生姜地使用除草剂技巧

生姜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杂草的危害,在选择除草剂时一定要谨慎。

6.1 建议用药

6.1.1 播种前 用异丙甲草胺、甲草胺喷雾。

6.1.2 播后苗前 常用噁草酮、扑草净、除草醚、丁草胺、扑草净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沙土地用药需减量。

6.1.3 苗后 氯氟苯氧乙酸定向喷雾。

6.2 除草剂的正确使用

6.2.1 掌握除草剂用量和浓度 在使用除草剂时,药液要均匀喷洒,行走速度、手动控制喷幅的宽窄、快慢也要均匀。

6.2.2 除草剂使用技术操作要点 “一平”:地要平。施药田块要精细耕作,保证地面平整,无大土块,无坑洼;“二匀”:药在载体上要混均匀,喷雾或撒毒土要均匀;“三准”:施药时间准、施药量准、施药地块面积准。如:每667m2用33%除草通乳油150~180mL,加水60L,于生姜播后苗前喷雾。

6.3 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对发生药害的田块应加强管理,结合浇水,增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加强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发育,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50kg/667m2,或应天2号多功能生物制剂600倍液,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猜你喜欢

瘟病根茎茎秆
姜瘟病有效防治方法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科学家开发出麦瘟病田间快速检测新方法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犬瘟病
如果根茎能说话
综合防治应对姜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