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籍之美”
——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与审美
2019-07-13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621000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621000)
一、“书籍装帧”——中国现代书籍艺术设计的开篇
中国书籍文化历史悠久,书籍雏形可追溯至五、六千年前西安半坡遗址陶器上的文字记载。几千年来,中国书籍发展从未止步,从古代商周时期的文字载体——甲骨、玉版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的“著于竹帛谓之书”——竹简、“牍,书版也”——木牍,以及清汪士锦在《释帛》中描述的缣帛都承载着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史。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纸术的发明以及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也彻底改变了了中国古代书籍的形制,从卷轴装、旋风装到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再到中国古籍装帧最主要的形式——线装,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古代书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推陈出新,衍生发展,其印刷技艺和艺术审美为世人瞩目,焕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19世纪末期,西方金属凸版印刷术以及石印技术传入中国,传统雕版印刷随之被淘汰,中国书籍装帧形式渐渐脱离了古籍线装本,步入现代铅印平装。20世纪初期,“装帧”一词由中国古籍制度范式从西方引入,从此,中国书籍的发展正式从“记载”发展到了“装帧”。民国时期的书籍充分体现了“装帧”引入后的设计改变——从古籍盛行的线装装订转变为现代平装本常采的锁线装;从传统右翻阅读转变为西式左翻阅读;文本编排从由右至左的竖式排版更新为由左至右的横式排版;书籍封面从单调的书名标注变为更具设计感的图文并茂方式,并且封面设计引入了装潢手法。鲁迅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艺术设计的开拓者,提出书籍装帧需“天地要阔、插图要精、纸张要好”。不仅讲究印刷纸张,同时也要求设计封面及书籍内页版式等。鲁迅在《华盖集》(北新书局,1926)中曾写道“较好的中国书和西洋书前后总有一两张空白页,上下天地也宽,而近来中国新排的书则大抵没副页,天地头都很短,想要写一点意见或别的什么,也无地可容。”在鲁迅先生的推动下,先后涌现出大批学贯中西的书籍设计艺术家,如丰子恺、司徒乔、陶元庆、光良等等,为中国书籍设计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语言,使中国书籍艺术更加多元化,为中国书籍艺术翻开“装帧”的新篇章。
二、中国现代书籍装帧之美
中国书籍设计发展到20世纪中期,50年代装帧设计以封面为主,少有顾及内外整体设计,造成出版工作者对书籍装帧范畴局限于书籍封套设计,这种局限性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形成了装帧设计的一种思维定势。60年代出版业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进入低潮期,设计作品受文革思潮影响陷入一片“红色”浪潮中,思想的禁锢、设计的局限使得书籍装帧行业止步不前。70年代末随着文革结束,出版行业得以复苏,书籍装帧设计逐渐起步,但发展缓慢。在商品化浪潮的影响下,八九十年代初,中国出版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书籍装帧设计倾向于强化商业氛围,力求达到出版业的利益最大化,弱化了书籍的阅读功能和书籍装帧的艺术性。
20世纪末,随着书籍装帧艺术概念不断更新进步,国际间交流日渐频繁广泛,受西方和日本书籍装帧设计影响,中国书籍设计行业不断推陈出新,优秀设计作品层出不穷,步入现代书籍装帧崭新时代,“书籍之美”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现代书籍装帧之美——整体之美
“整体美”是现代书籍设计的重要审美特征。德国莱比锡书展(Leipziger Buchmesse)对“世界最美的书”的第一评判标准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和谐。现代书籍设计需要遵循的整体美,体现在书籍的内涵与形式之间、外部与内部之间、页面与页面之间的整体美。
著名当代书籍设计艺术家吕敬人认为:“书不是一件漂亮的摆设,书籍设计师不仅要满足书的外在,还要关照到它的内部。”(引自《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1页)。在以吕敬人为首的中国新生代书籍设计艺术家的倡导之下,摈弃了中国书籍设计市场固有的“书籍设计=封面设计”的局限思维,更加注重书籍的整体性,让外在与内容统一的概念深植人心,“书籍的整体设计”观念得以确立。
现代书籍设计包含三个方面:装帧设计(Book Binding)、编排设计(Typography Design)以及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书籍的整体美体现在:设计师从书籍的文本内容出发,在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控,在微观上进行细节刻画;从无序到有序;从时间到空间;从设计概念到本体物化;从理性思考到感性遐想;从书籍的物理形态到文本的语境传达表现等方面。现代书籍设计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并存的设计领域,通过书籍设计师的设计传达给读者整体之美。
2.现代书籍装帧之美——意境之美
明代书藏家朱承爵曾言:“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存馀堂诗话》)现代书籍设计作品亦与古代诗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书籍设计对文本进行物化的同时,有着更加重要的使命感——利用书的形态、五感、页面信息传播遐想。根据文本的题材、类别、体裁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语言,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前提下,将书籍饱满的文本、丰富的情感以生动的意境传达给读者。
书籍设计师通过设计使作品突出文本主题、反映背景、烘托气氛,使得整本书从视觉、质感、逻辑、编辑等各个方面相互交融,由内而外,由表及里融为一体,将书籍文本内容准确地传递给读者。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意境之美”通过设计师的“造境”手法在装帧形式中得以实现。现代书籍设计师与过去装帧从业者有所区别的是:设计师从书籍的文本内容中感悟出书籍的最佳表达方式,运用版式编排语言对其进行视觉传递表达。
书籍作为视觉阅读品,“视感”的传递是首当其冲的。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籍都无法忽略视视觉给读者带来的第一感官感受。现代书籍设计中“编排设计”成为书籍整体视觉传递的核心部分。设计师通过对书籍文本的理解,同时与作者、编辑、出版人等商议讨论,从而最终植入视觉化设计,使得书籍内涵与灵魂在视觉设计中得到最合适的传递,最终提炼出符合书籍内容,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的情感思想。读者可以通过视觉感官精准得到书籍文本信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设计所带来的“意境之美”。日本平面设计师杉浦康平认为,书籍设计的本质是体现两个个性,作者的个性和读者的个性。设计的作用是为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可以沟通无碍的桥梁。现代书籍设计师通过将美学观念和感性思维的融合,为读者创造并凝结成一个个精准表现书籍内涵的视觉意境,烘托出充满美感的意境。
3.现代书籍装帧之美——艺术之美
“艺术美”是现代书籍装帧的最高审美标准。纵观近年来“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的获奖作品,书籍设计的艺术性焕发着无穷的魅力。21世纪以来,“艺术美”在书籍设计师的不懈探索和尝试中不断发展创新,中国书籍设计行业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书籍设计师对艺术美的追求与推崇,对开创二十一世纪中国书籍装帧艺术事业有着重要的倡导意义。现代书籍设计绝不是单独的一门设计学科,而是和各个艺术领域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综合性造型艺术。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师在自我性格表现中游刃有余,打破传统装帧行业的枷锁,把书籍作为艺术品来呈现。因此,将各个艺术领域进行整合,为书籍设计服务,是当代书籍设计师最大的课题。现代书籍装帧师从“装帧师”到“书籍设计师”职责的转换、书籍设计美学观念的发展,帮助一批批现代书籍设计师找到新的装帧审美标准,通过精巧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书籍的艺术之美。
三、小结
书籍装帧设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前行,受民族文化,政治环境,时代背景等客观因素影响,关于“书籍之美”的标准也随之不断变化更新,形成一个个时代环境下特有的审美意识。符合“书籍之美”标准的装帧设计必然能满足各个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标准,必然能通过书籍装帧传递出书籍的文化内涵,必然能架起一座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以最美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书籍的传统和未来、书籍的内涵和意境,即为书籍装帧设计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