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2019-07-12闫炜炜
[摘要]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战略任务,只有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常态化,从根本上夯实长治久安根基。因而,新疆文化领域正本清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于针对错误观点、模糊认识、分歧意见,发出权威声音,划清红线底线,彻底消除错误思潮影响,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为统一各族干部群众对若干文化问题的认识提供重要共识,为掌握新疆意识形态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提供重要思想。
[关键词]新疆;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组成部分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3—0098—06
[作者简介]闫炜炜,女,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传播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学、传播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对新疆工作要“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要求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根本工作,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一环扣一环地解决好各种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疆重大问题研究,加强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在挖错误思潮的根子上下功夫。必须坚持政治导向、坚持中华视野、坚持正本清源、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根筑魂,应从中华文化同新疆各族文化相互联系的魂上,深刻认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新疆文化领域正本清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在于针对错误观点、模糊认识、分歧意见,发出权威声音,划清红线底线,彻底消除错误思潮影响,为打赢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要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用正确的文化观来塑造文化认同,形成思想共识。文化认同是构成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它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要素,如语言、文字、习俗、宗教信仰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核心是对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既标识民族特性,又塑造认同心理的特殊功能,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意义深远。因而,只有有了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认同,进而达到国家认同、道路认同等政治上的认同,只有解决了认同问题,社会才能稳定和长治久安。
一、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
(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首先,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因环境多样性而呈现丰富多元状态。中国因腹地开阔,领土广袤,地形、气候复杂,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处在不同空间地域的人们生活的自然条件互有差异,各地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漫长的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人们不同的生存环境必然形成不同的谋生方式和组织形式,从而造成不同区域的人们生产、生活、思维、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最终孕育出风貌各异的文化。如唐魏征撰《隋书》所言:“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硕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此基础上作了更明确的阐释:“首先就风土来看,一般地说,南方气候温暖,土地低湿,草木繁茂,山水明媚,富有自然资源。北方则相反,气候寒冷,土地高燥,草木稀少,很少优美风光,缺乏自然资源。所以,南方的人生活比较安乐,有耽于南国幻想与冥想的悠闲。因而,民风较为浮华,富于幻想、热情、诗意。而其文艺思想,则趋于唯美的浪漫主义,有流于逸乐的华丽游荡的倾向。反之,北方人要为生活奋斗,因而性格质朴,其特点是现实的、理智的、散文的。从而,其文艺思想趋于功利的现实主义,倾向于力行的质实敦朴的精神。”
其次,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从纵向的时间轴来看,夏商周时期,中国已初步形成早期统一国家,到西周鼎盛时期人口已达1300万左右,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疆域最大的文明国家。殷周文明覆盖的地域已扩及黄河长江中下游;春秋战国时期,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已经大体形成;秦汉以后,中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逐渐形成,诸夏文化融合为汉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导文化,继续同周边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唐宋元明清时期,各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交相辉映,终于奠定中国辽阔领土,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从横向的空间轴来看,历史上,在中原和周边多种经济文化之间,不断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方式,进行经济文化互补和民族融合。不同类型经济文化的交流渗透交融,最终形成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例如我们从文学的民族学角度来看,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发展到后来的元杂剧《西厢记》,就是质地互异的文化间撞击融合的结果。《莺莺传》中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还归怨为“妖孽”之说,这种写法在唐朝得到了认可。陈寅恪先生认为唐朝的知识分子最看重二事,一为婚,二为仕。结婚要找大家族,崔莺莺不是大家族出身,所以抛弃了她,这在当时是得到了知识界的默许的。到了宋朝,秦观、赵德麟等人写过歌舞词曲,同情莺莺,但是张、崔的最终结局都是含恨分手,因為在宋朝以礼抑情的文化语境下,结局不可能有变化。女真族入驻中原后,社会伦理价值观,民风民俗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大金国志》和《辽史拾遗》记载,女真族有两种很特殊的风俗,一种是试婚制度,还有一种就是上元节(元宵)的“纵偷”习俗,此日,偷人钱财,偷人妻妾,偷情人,不治罪,这是抢婚制度的遗留。女真族这么一种两性风俗和伦理制度,就给崔、张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大的伦理空间。因此,金章宗时代的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赋予崔、张爱情合理性并推向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后来元代的《莺莺传》异曲同工,少数民族的伦理制度对它起了非常深刻的内在作用。
(二)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历史交融
新疆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既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
时至今日,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中始终保持的世俗化传统充分证明,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根本不是对伊斯兰文化的继承,而是对伊斯兰文化的选择性吸收。例如,每到古尔邦节,喀什维吾尔民众在艾提尕尔清真寺举行礼拜后,都会在寺前广场举行萨玛舞狂欢活动,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古尔邦节节庆活动中都是唯一的。喀什香妃墓廊柱纹饰中的生命之树图案、莲花图案、石榴纹图案、“喜相逢”图案等,体现了中原文化对维吾尔雕刻艺术的影响。维吾尔族传流的绣花衬衣衣领、袖口、开襟上的图案,充满中原文化元素。事实表明,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不断发展的。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是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历史证明: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种认为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没有关系,并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割裂开来、隔绝开来的观点,其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目的在于阻碍新疆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必须坚决批驳,并予以纠正。
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关于文化领域的工作要求
(一)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靈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魂,只有坚守中华文化之根,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才能绽放光彩。比如,历史上维吾尔文化秉承中华文化“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思想,对多元文化吸收融合、兼收并蓄,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在唐、宋、元时期,维吾尔文化受益于中华大一统政治格局和丝绸之路开放环境的影响,进入兴盛阶段。但随着丝绸之路的陆海转向、西方和沙俄殖民主义向东扩张,特别是阿古柏侵略时期,大肆制造民族仇视,大搞文化专制,大肆排斥对中华文化认同,导致维吾尔文化进入一个黑暗时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中央王朝对新疆有效治理、社会稳定的时候,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就畅通,经济文化就繁荣兴旺,反之,各民族文化就萧条甚至倒退;凡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对多元文化吸收融合、兼收并蓄、多元一体的特征越明显,新疆各民族文化就越进步。同时,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要生存、繁荣和发展,决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母体。必须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在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中,实现与时俱进、自我革新;必须破除狭隘保守观点,摒弃孤芳自赏心态,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兼容并蓄、开放多元理念,自觉融入到现代化中;必须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存精,既依托历史、尊重传统,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既弘扬民族文化优秀基因,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走向现代化。
陈寅恪先生研究北史和隋唐史的时候,曾总结出“文化大于种族”的结论。从新疆各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来看,虽也有因各民族统治者统治治理失败而造成彼此失和、兵戎相见的分裂局面,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始终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民族关系就是受共有的大传统(中华文化)一直制约着小传统(新疆各个民族的文化)的使然。中华大文化是国家统一完整、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这在丝绸之路开通的一千年间、自汉朝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对新疆行使有效管辖之后的历史轨迹中便以时强时弱的态势出现,而各少数民族在其自身文化的转型进程中,也会不自觉地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与巩固提供动力源泉。这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种“华夷一体”“共为中华”的思想是中国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向所致,也是新疆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定势和价值取向。
(二)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繁荣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历史经验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文化接触、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只有达到语言文字的互学互通,才能促进文化的互鉴互融,使各民族文化吸收丰富营养,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发展繁荣。这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研究员认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主要体现为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多元性,而中华文化的一体性或同一性主要表现为九个方面,其中的两个方面就是各民族、各地区选择普通话和中文作为共同交际的语言和文字;中文是大多数民族通用的文字,不仅现代如此,古代也一样。
在新疆,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是汉族和维吾尔族,因而汉语和维吾尔语也就成为了新疆使用人口最多和社会功能覆盖面最广的两个民族。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民族语言中的借词来反观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图景。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词典》中大约收有240个汉语借词。维吾尔语中引用了大量的汉语词语,从而丰富了维吾尔语言词汇,致使维吾尔语成为“以丰富的汉语借词为词汇学特征的语言”。如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都统、衙门、茶、白菜、辣子、菩萨、国务院、总理、书记……汉语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据《汉语外来词典》统计,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坎土曼、冬不拉、阿訇、伊玛目、肉孜节、刀郎、麦西来甫、达瓦孜、馕、巴扎尔、袷袢等。在维吾尔文化发展史上,凡是多语并用、交流频繁的时期,也是文化勃兴、焕发光彩的时期。据《突厥语大词典》记载,高昌的不少回鹘人会读写汉文。近代考古也发现,高昌回鹘时期大量宗教文书和典籍,都是用回鹘文、汉文等10多种文字刻印的。在元代,大批畏兀儿人移居内地生活,普遍学习使用汉语,涌现了一批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农学家、翻译家等,助推维吾尔文化出现了一个高峰。我国现存的正史——廿五史中的《辽史》《金史》《宋史》三部巨著的编撰工作,就是由一批汉文字修养高的畏兀儿史学家和其他几个兄弟民族的史学家共同完成的。今天,许多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也是用汉文字发表或出版的。当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越来越走向世界,汉语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成为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在新疆这样一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十分薄弱的地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与使用是实现族际交往的重要途径,是繁荣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历史经验,重点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国国情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三)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
一是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新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将其融于教、涵于制、行于众、化于境。“融于教”,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和面向社会大众的社会教育体系;“涵于制”就是让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制而行”“转化入制”;“行于众”即每个人都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的主体,领导干部更应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化于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于日常生活环境、网络环境和文化环境。
二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多渠道、广覆盖宣传推广中华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在宣传载体和手段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和覆盖各基层的社区(村)讲台、道德讲堂、群众夜校等有效载体,开展宣讲活动。在全区主干道和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宣传展板,并利用各基层单位、沿街商户LED显示屏不定期开展中华文化相关内容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在政府门户网站及微信平台设置专题专栏广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节日”,以新闻媒体为平台,以举办综合访谈类节目、展览、比赛、征文、微电影等,生动呈现全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便增强宣传效果。
三是要用好文化阵地,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遗址、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阵地保护和建设,并免费开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民仍然能够记得住文化的“乡愁”。注重各族群众认同和实际效果,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四是要加大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力度,提倡世俗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提倡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相互欣赏、美美与共。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筑牢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各族群众热爱新疆的美好情感。
正本清源,努力清除新疆文化方面的错误思想,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战略部署,也是聚焦总目标,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现实需要。要通过遵循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崇尚和合,讲究辩证(和而不同)的文化集成的不可分割,积极搭建起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