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教育扶贫的价值取向、挑战及展望

2019-07-12李卓慧

职业·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扶贫价值取向展望

李卓慧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扶贫工作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在扶贫过程中始终秉承公平效率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契合的原则,并明确价值取向,迎接挑战。针对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扶贫的价值取向、挑战及展望相关问题,笔者提出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真正实现智能化、多元化以及跨界化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扶贫 价值取向 挑战 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这一原则,并尽可能实现精准脱贫,将扶智与扶志两者有效结合。脱贫攻坚战略的制定环节,还体现在教育的扶贫作用,特别是职业院校应积极肩负自身的职责,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进而为教育扶贫工程做出贡献。基于此,要求职业院校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形势予以掌握,真正实现全面精准扶贫,拓展扶贫覆盖面,明确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最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职业教育扶贫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工作的落实环节明确价值取向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明确价值取向方可为日后的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提供方向。简而言之,职业教育明确扶贫价值取向是提高扶贫效果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明确扶贫工作目标,尽力做好工作,进而为全民富裕做出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育人的根本,它不仅体现在经济生产层面,同时也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而职业教育无疑同样具有技术适用性以及职业导向性等诸多功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价值取向,同时意识到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价值取向具有特殊性,因此还要做好方向的把控,避免出现偏颇。

1.社会价值要与个人价值相契合

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育人,这也意味着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与产业扶贫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虽说无法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环节,却可以通过提升人口素质来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能力,提升当地的劳动力专业素质。职业教育与制造业生产关系密切,主要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同时也体现了服务社会的功能,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首先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还应当意识到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特殊性——它直接关系着经济收益,同时也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甚至对社会系统的运作带来诸多影响。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同样属于教育的范畴,属于教育的特殊形式。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教研人员要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体现自我价值。

总之,职业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应重点分析与考察,结合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战略方案,将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切入点,通过技能传授、知识传达、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改善区域范围内人口的精神面貌,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逐步脱贫

致富。

2.公平与效率要统一

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使贫困地区内的人口摆脱贫困,同时还要逐步消除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应当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践行到实处,并帮助贫困地区内的人民摆脱贫困。职业院校在开展扶贫工作时,应当始终为每个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公平是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点,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将其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并给予学员、学生尊重与鼓励,使之参与到扶贫活动中,切实提高学员的文化素质,并改变精神面貌。

二、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挑战

1.扶贫工作与市场需求无法有效衔接

部分学者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职业院校在开展扶贫工作时,常常面临无效的结构性挑战,部分职业院校会通过填充职业教育资源的方式,避免出现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与培训内容无法有效衔接时,培训课程的引导作用就被削弱,这样则更加无法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最终导致贫困地区职业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2.主体动力缺失

职业院校在开展扶贫工作时,需要与当地政府主动沟通,并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到扶贫活动中,将其作为突破口,这样方可增强外部动力,逐步解决现阶段职业教育扶贫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在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时,接受教育的学员往往易被“成龙成凤”观念左右,这样便严重地削弱了职业教育扶贫效果,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就读职业教育的人相对较少,加之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低,这样的发展形势对于培训质量以及学校声誉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这不仅降低了贫困民众对于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还进一步导致职业院校脱贫的动

力不足。

3.监督评价力度不够大

职业院校在开展扶贫工作时,需要做好有效的监督以及科学的评价,以此保证扶贫工作的效率,确保扶贫的效果。但就现阶段的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职业教育扶贫监管机制仍旧不完善,主要看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当下职业院校在开展扶贫工作时,未意识到考核评价的重要作用,在缺少完善的评价机制的情况下,仅通过粗放式的评估与审核标准来判断扶贫水平,会导致许多职业院校的扶贫工作处于浑水摸鱼的状态;第二,现阶段许多职业院校扶贫体系中缺少有效的监督评价机构,不仅扶贫监督严重缺失,还会导致产生诸多问题。

三、职业教育扶贫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发展步伐也加快了,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不少阻碍与困难。所以在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时,应当根据发展形势,以政策为导向,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有效的预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充分的研究。笔者分析后得出结论,职业教育扶贫应向智能化、多元化以及跨界化的方向发展,以不断地拓展覆盖面。

1.管理智能化

进入到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进入到大众的生产生活中,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还提高了生活品质。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时,应当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证职业教育扶贫的精准化,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持续性发展。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扶贫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仍旧将重点放在贫困学生识别这一层面,这就要求相关的教研人员利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于贫困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对比后选择最为适宜的贫困学生,并确定学生名额,避免出现错配以及遗漏等问题。

2.主体多元化

职业教育扶贫是相对繁杂的工程,它不仅仅要依赖职业院校的努力,同时还依赖与政府等部门沟通,真正实现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从而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扶贫开发制度,吸引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企业机构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参与到扶贫中来,并建立和谐的责任担当关系,逐步实现扶贫主体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3.扶贫路径跨界化

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典型的跨界交流。职业教育扶贫使得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具针对性,符合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应积极落实产教融合战略,获取政府的专项政策,进而为扶贫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促使学生毕业后实现其个体价值,彰显其社会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了解不够深入、思维受限、专业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效率不高,扶贫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扶贫方向出现偏差。因此,职业院校需要首先明确价值取向,再总结问题,最后制定针对性的战略方针,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谢德新,陶红.职业教育扶贫与反贫困研究: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J].职教论坛,2017(16).

[2]陈平路,毛家兵,李蒙等.职业教育专项扶贫机制的政策效果评估——基于四省雨露计划的调查[J].教育与经济,2016(4).

[3]廖倩.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地区职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S市职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

[4]高岳涵.西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

[5]谢德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涵义阐释与功能定位[J].职教论坛,2018(6).

[6]黄进丽.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7(23).

[7]彭晓红.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立论依据、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7(24).

[8]胡军,杨和平.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深度贫困区的产教融合与实践效能——以三峡库区为例[J].职教论坛,2018(8).

(作者单位: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扶贫价值取向展望
证监会“扶贫”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