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2019-07-12程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摘要    毛竹是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广、经济效益最高的竹类,是山区农户发展经济林的首选树种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毛竹生产中常发的病虫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提高毛竹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S7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1-0120-01

竹林是我国重要的一类森林资源,应用广泛,经济效益明显。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arr.)Mitford cv.Pubescens,属于禾本科刚竹属植物,一般竿高可超过 20 m,粗度达20 cm以上,是目前我国经济价值最高、栽培面积最广、栽培历史最悠久的竹种[1]。毛竹的用途广泛,枝梢可以制作扫帚;笋味道鲜美可以食用,鲜食或者加工成笋片等均可;毛竹的竿型粗大,可以用于制作建筑中需要的脚手架、棚架等。由于毛竹具有一次造林、多年收益的优势,近些年来舒城县毛竹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对促进当地山区经济发展、农户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毛竹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对毛竹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必须加强防治,降低毛竹病虫害发生程度,提高毛竹的产量及品质。现将毛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毛竹枯梢病

1.1    发生特点

枯梢病是检疫病害,是毛竹生产中发生程度较重的病害之一,一般在7月中旬左右发生,可对当年新发毛竹造成严重危害,导致毛竹梢枯萎、断头,对毛竹材质产生影响。枯梢病的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每年5月底至6月中旬病原孢子开始侵染新发的毛竹,经过几个月的潜育,在7—9月逐渐表现出病症。刚开始发生时主梢、枝条的节叉等位置出现病斑,颜色为褐色;最后病斑逐渐扩展,颜色转为深绛紫色。根据发病症状的不同枯梢病有3种类型,按照发病程度由轻到重分别为枯枝型、枯梢型、枯株型[2]。

1.2    防治技术

将毛竹林内发病的枝条等全部清理出去。科学施肥,为毛竹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促使毛竹长势健壮,提高毛竹抗病能力。做好检疫工作,不从疫区调运母竹,并对林间病虫害发展趋势做好预测预报。如果未及时清除林区病原,则可在5月底至6月中旬对准竹冠喷施1%波尔多液等,每隔7 d左右喷1次,连喷3次即可。

2    毛竹丛枝病

2.1    发生特点

毛竹丛枝病即为扫帚病,破坏性非常强,发病的枝条长势衰弱,竹叶形状变小,退化成鳞片状;有的病枝节数增加,大量侧枝丛生,节间缩短,最后呈现鸟巢状。5—7月在顶端的叶梢内可见米粒状白色分生孢子器,一般发病毛竹在数年内枯萎死亡。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为风、雨。毛竹丛枝病在毛竹长势衰弱、林间过于郁闭、管理水平落后的林分内发生严重[3]。

2.2    防治技术

毛竹丛枝病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即为科学营林。因此,要加强营林管理,人工将毛竹林内发病的枝条、植株全部清理干净,砍除长势衰老的老竹,保证毛竹密度适宜,并加强施肥、松土等管理,促使毛竹长势旺盛。在毛竹顶端梢部产生米粒状分生孢子时,选择合适的复配液(如10%吡虫啉等)进行竹腔注射。

3    毛竹黑痣病

3.1    发生特点

毛竹黑痣病也被称为叶疹病,发病后可造成毛竹快速衰退,叶片大量枯萎脱落,降低毛竹笋产量。病原为黑痣菌,一般以菌丝体的形式在发病植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以后温度升高,成熟的子实体释放孢子随风雨传播,7—8月侵染毛竹。毛竹感染黑痣病后,首先是靠近地面的叶片开始发病,产生白色小斑点,之后发病部位逐渐往上蔓延,病斑扩大成椭圆形、圆形或纺锤状,颜色逐渐变深,为橙黄、赤红色等。当林间过于郁闭、湿度大时发病程度重。毛竹发病后导致病叶枯萎脱落,难以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对毛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在温度很高的夏季,染病的毛竹林树冠全部枯黄,部分竹子枯萎死亡。

3.2    防治技术

通过科学营林提高毛竹自身抵御能力。4—5月为黑痣病病原子实体成熟期,之后孢子快速擴散,导致毛竹染病,因而可在冬季或者刚入春时加强管理。首先将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全部清理干净,降低越冬病原基数;如果林间密度过大,则要适当进行择伐,以改善毛竹林内的通风透光性,降低黑痣病的发生概率[4]。黑痣病发生后,初期的防治药剂可以选择12%~13%速保利2 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等,每隔2周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4    刚竹毒蛾

4.1    发生特点

刚竹毒蛾是毛竹上常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重发时可吃光当年毛竹叶,不仅造成大量毛竹死亡,还会降低翌年竹笋产量。 刚竹毒蛾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常群集于毛竹叶片背面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一直持续到10月上旬。越冬虫卵在4月上旬全部孵化完毕,成虫羽化时间多 在清晨、傍晚,趋光性较强。一般在密度过大林、阴坡、山洼等处发生程度重。

4.2    防治技术

可结合实际适当伐林,加强施肥管理,提高毛竹林内的通风透光性,为毛竹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刚竹毒蛾的老熟幼虫常集中结茧,主要分布在毛竹林下的杂灌木或者竹竿上,可以人工将虫茧摘除,集中销毁。由于刚竹毒蛾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因而可在盛发时于毛竹林内悬挂杀虫灯。4—5月在毛竹林内喷洒白僵菌粉,一般防效可超过70%,且效果可持续数年甚至更长。

5    黄脊竹蝗

5.1    发生特点

黄脊竹蝗是毛竹上主要的食叶害虫,1年发生1代,虫卵的越冬场所为土壤,一般孵化时间开始于翌年4月底,5月中旬至6月初为卵孵化的高峰期,50 d左右即可全部孵化完毕。成虫羽化、产卵的高峰期分别在7月下旬、8月中旬,产卵多选择在土质疏松、杂灌少的朝南山坡上。成虫(具迁飞性)、跳蝻(具迁移、群聚性)表现出趋人尿、趋咸等特点,跳蝻上竹的时间多数在1龄末至2龄初。

5.2    防治技术

毛竹上发生黄脊竹蝗时要尽早防治,一般在发病叶片达到10%左右时进行防治,防治的关键时期是跳蝻孵化高峰期 10 d以后,此时跳蝻聚集于杂灌木上采食,防治效果最佳,待其上竹分散开后防治效果不佳。春季和冬季将毛竹林间的草全部铲净,避免黄脊竹蝗产卵越冬,也可以在林间堆沤肥料以杀灭虫卵;毛竹林附近的荒地都要开垦,以免其在土壤中产卵。将新鲜的人尿、敌百虫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地放置在毛竹林间,以诱杀成虫、跳蝻[5]。

6    竹笋叶蛾

6.1    发生特点

竹笋叶蛾1年发生1代,主要以卵的形式存在于禾本科杂草枯叶卷皱的边缘处越冬,翌年2月下旬逐渐孵化,进入到禾本科等杂草的心叶中产生危害,最后表现出枯心、白穗等病症。幼虫在杂草心叶中为害时可蜕皮2~3次,进入4月后,毛竹笋开始出土,杂草心叶中的幼虫即可转入竹笋中,一般首先为害笋尖的小叶,在其中取食并蜕皮1次,之后从小叶中爬出转入笋中为害竹笋。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从笋中爬出进入土壤中结茧化蛹[6]。成虫活动时间多在夜间,对光照有趋向性,羽化时间在6月上中旬。雌成虫每次产卵数量在280粒以上。

6.2    防治技术

毛竹笋发生竹笋叶蛾后,最明显的表现为清晨竹笋顶部没有露珠、色泽暗淡无光泽,一经发现应盡快挖除,并对竹笋穴以及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竹笋叶蛾以卵存在于禾本科枯草中越冬,因而要及时整地除草,降低枯草上越冬虫卵基数。3月中下旬出笋之前,对准毛竹林内下方以及周边杂草喷施杀虫药剂,如菊酯类,每隔7 d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7    参考文献

[1] 林进国.福建省毛竹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2017(6):20.

[2] 高丽红.论毛竹存在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2011(3):193.

[3] 范秀琼.毛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2,29(12):1304-1305.

[4] 史红正.毛竹存在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5(6):125.

[5] 梁道忠.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J].种子科技,2016,34(7):95-96.

[6] 杨海红.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2014(1):84-85.

作者简介   程哲(1969-),男,安徽舒城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3-08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