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教育一个美好未来

2019-07-12刘毅

中国教育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顺德区融创课程体系

刘毅,男,46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顺德区勒流中学校长。曾担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德育绩效评估专家、顺德区兼职督学、顺德区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会长、佛山市物理学会理事、容桂街道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等工作;荣获国家科研先进个人、广东省物理教学大赛一等奖、顺德区第五批骨干教师、顺德区教书育人优秀教师、顺德区优秀德育工作者、容桂街道骨干教师、容桂街道师德标兵、容桂街道先进工作者、容桂街道先進党员等荣誉称号。

24年的工作经历中,他历任班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对学校各个管理岗位都很熟悉。十多年的校长职业中,他一直信奉四句话:“热爱你所做的事情是最好的减压办法”,“站在高度思考是明确方向的保障”,“善于规划是管理策略的基石”,“持续改进是管理战术的核心”。为此,他用真诚、善良的品质、充沛的精力和才智带领着学校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风雨兼程,他始终守望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坚守初心,敢于担当有作为,以“创特色,树品牌,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给学生有未来的教育”为奋斗目标,在实施立德树人的育人征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顽强拼搏,其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管理风格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深受老师、学生的赞扬。

2016年规局是划之我全年国面,“实也十施是三的五开我”真正走进勒流中学担任校长的开局之年。站在勒中新时期发展的起点上,我常常思考,如何在秉承传统办学理念的同时,创建特色发展,彰显特色办学,把学校和学生带到一个新高度?在这个过程中,杜威“教育即生长”的论点启发了我,让我回归教育本真的原点上来思考办学的方向,体悟学校的价值。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成长。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生长可以朝向更多的方向,注重的是过程本身,同时也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一教育本真出发,学校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应该是一方蕴含和谐、包容、发展、创新等元素的沃土。在这里,教师是帮助学生经营未来世界的引路人,而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保持和发扬自己独特个性的同时,在思维、身心、学业、行为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当学生离开学校,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积极自信的态度,是鉴赏力和批判力,是对理想的追求和未来生活的创造力。这就是勒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基于此,我把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探索“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途径上。紧紧围绕“给学生有未来的教育”这一核心,构建了富有勒流中学特色的“融创”课程体系,并确定了“特色项目—特色教育—融创学校”的发展路径。

传承历史、发展未来,勾勒教育新蓝图

勒流中学从创办至今已有71年的历史,“全面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历史的长久积淀和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区综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勒中的发展也出现瓶颈制约:教育教学理念面临着进一步挖掘其内涵的必要性;改革中出现碎片化现象,缺乏理念系统化、体系化的实施路径;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优化、深化;学生培养的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不时出现倒挂。

因此,经过对我校历史发展轨迹和实际情况问题的梳理后,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学校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坚持“全面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办优质发展学校,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办学目标,围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这一核心,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规划了办学的总体思路:深化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创新育人模式,持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能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成为西南片区课改标杆学校。

理解内涵、定位价值,确立“融创”新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未来的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将是普通高中发展面临的基本任务。对于勒中而言,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必须重建“优质”的校本理解,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养等教育内涵上下功夫,通过课程建设和教育品牌的创建,彰显学校更加鲜明的教育特色。

我们围绕“给学生有未来的教育”这一核心,重新挖掘“全面育人,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新内涵,提炼出“融创”这一核心价值并赋予“融创”教育以时代特点的勒中特色。“和谐”蕴含“融”,发展带来“创”,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放眼未来看“发展”,十九大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是要适应创新需求的,因此“发展”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为学生个性发展着想,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勒流中学的“融创”教育以“人本”为主线,以“和谐”为表征,以“融合”为过程,以“发展创新”为归依的现代校本教育。通过坚持“大教育”与“大课程”思想,实现课程融合,教学融汇,师生、生生融和,实现学生的学创融通,让未来的学生学习创造有底蕴,求真悟道明事理,大爱大德有情怀,志向高远有担当。

以生为本,设计体系,探索育人新模式

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融创”教育以“一体两翼”的架构助推学生的培养。“一体”指的是以“融创”课程体系建设统领学校工作,“两翼”是指在三个教育维度上寻找合力:智育与心育并重、人文与科技并举、特色与创新共融。

课程体系作为实现办学理念与教育理念的载体,是学校育人体系建设的一个杠杆,能整体撬动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近3年来,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落实发展策略,学校在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的同时,坚持“大课程”思想,融合国家校本课程、环境、活动、社会等各种育人资源,构建了富有勒中特色的“融创”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融创”课程体系(见图1)以“给学生有未来的教育”为理念,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六个指标,从“融创文化”、“融创课堂”和“融创心育”三个方面完成实践支撑,遵循学生课程选择的多样性、层次性、综合性、发展性原则,建设多元化特色课程。

2016学年以来,学校的课程建设通过梳理与完善,已经逐步落地。拓展型与发展型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保证课时、场地、人员,完善考核与评价方案,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融创”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来。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始终将“融创课堂”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追求真正有利于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校将“粉笔交给学生,把黑板让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规范,加大检查与督促力度;同时给教学以三大抓手:以讲学案为载体,优化学习目标与内容,促进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平台,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合作学习;以思维工具为抓手,提升思维能力,促进探究学习(见图2)。

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和谐共生,制度激发“融创”活力

(一)引入团队概念,培养合作精神

学校管理活动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融创”教育统领下的学校管理制度,引入“团队”概念,构建了发展共同体,致力于实现“走得快”与“走得远”。我们构建了勒中发展共同体(见图3)。在制度引领下,团队之间既存在有序、有度、有意的竞争,也有在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下,形成相互尊重、集思广益、资源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师生的潜能,保证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健康和谐。

(二)探索自主管理,拓宽育人渠道

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班级及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抓住一切机会积极锻炼自己。学校为学生创建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发展”的德育课程以及“助人自助,乐人乐己”的朋辈互助心育课程。通过“一会两节”为学生搭建广阔舞台,全校构建“团委学生会—年级干事—班级干部”三层级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组建学生业余团校、党校和国旗班班长联盟、卫委联盟、心灵委联盟等几大学生干部培养阵地,定期的培训、团辅、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锻炼和发展了责任担当、自信心和沟通协调能力。

图(2)

图(3)

(三)改革管理机构,形成有效竞争

在教师管理方面,结合新一轮行政聘任契机,我和全体行政对内部机构实施改革,在坚持扁平化管理的同时,改革学校行政机构,形成了一核心(党支部)、五中心、三年级的“一五三”管理架构。修订、健全了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程序,保障内部机构始终服务于教学理念的落实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在管理中不断提高学校工作的透明度,积极发挥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学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督导和参谋作用,始终体现人文关怀,创建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改进绩效考核制度及岗位竞聘制度,既关注工作过程,又关注工作结果;既注重影响的“度”,也关注对环节在“点”上的管理监控,在过程监控中实施目标、诊断、评价、反馈,并且渗透“全面质量”的观念,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酬,形成有效竞争,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热情,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活力。

校本研训,专业引领,科研带来发展创新点

人才是兴校之基,科研是兴校之本。学校育人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要形成学校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这是创办特色学校的关键因素。这三年来,学校通过建立有效的常规教研体系和策略,创新了校本研训方法,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聚焦“融创教育”,立足课堂,专注于“问题真、切口小、周期短、过程实、应用强”的小课题研究,建立大课题引领小课题研究的有效机制,让科研成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突破点;通过“校外专家请进来”“开阔眼界走出去”等培训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各种平台;校本教研中,通过推门课、观摩课、评比课、示范课等研修渠道,提高教师理解教学、科学施教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推进“科研兴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着力实施教师队伍梯队建设,通过师徒结对和成立“GCYT”项目团队,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动态提升,以更好服务于学校的特色办学。三年多来,全校教师在省、市、区刊物发表文章,获得国家、市、区各类奖项共计120余人次;全校教师参与省、市、区级课题总计达103余人次,荣获市、区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奖项达100余人次。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涌现出一批有干劲、有思想、能力强的教坛新秀,例如,刚刚入职不到三年的新教师叶子铭、金杰、金晓玲、邱忱昭、邓晓霞等,因教学能力强而深受学生欢迎,还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市区级等各类赛事中脱颖而出,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融创”教育初见成效,特色建设方兴未艾

“融创”教育统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自主成长”德育优化工程,推动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带来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气象。

平台更高。借助北京师范大学的项目引领,开展“融创课堂”特色教学;参与美国伯克利大学WISE科学探究项目实践,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融创”勒中也因多元特色发展得到省、市、区各级部门的认可:近年来,我校成为首批“佛山市特色高中创建学校”;荣获“广东省心理健康示范学校”称号;成为顺德区首批“品牌特色课程基地校”;本人主持的课题《“融创”课程建设》也连续两年荣获顺德区特色项目基金支持,“融创”教育彰显区域特色,逐渐树立品牌形象。

课程更广。构建基于“发展学生全面核心素养”的多元特色化课程体系,实现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潜能型课程的统一。为实施“融创”课程体系,各学科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编写校本材料,制定课程评价标准。在反复学习与研讨过程中,学校《思维训练之思维工具》《趣说聊斋》《顺德历史》《中华武术之武术套路》《珠三角的前世今生》《心育之朋辈互助》等多本校本学习材料精彩呈现,校本研修质量不断提高。勒中校讯报、《星河》文学杂志等传统课程资源,也在营造勒中大语文环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勒中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资源更全。搭建多元化成才平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个性成长。初高教育特色对接,实现课程的延续性;与北师大、广东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学院等高校进行交流对接,实现高中课程与大学人才培养标准的重合性;与北师大三附中等名校结成友好学校,充分利用名校的研究成果和各类教育资源。区教育书法基地校、佛山市武术特色学校、顺德武术运动协会训练基地校等陆续在我校挂牌成立;我校优秀校友卢荫和先生捐资设立“元亨杯”文学创作大赛奖,激励勒中学子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社会专业优势资源的引入,让书法艺术、中华武术、文学创作等特色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为学生高考成才提供了更多资源,开辟更多新渠道。

教学更活。“和谐+个性+超越”的“融创课堂”特色教学;多元化评价,尊重差异,保护个性,赞赏质疑,鼓励超越和创新;采用“导师制、合作制、学长制”三种形式创造和谐学习环境;对部分超前发展的学生给予更灵活的教学安排,对于学科发展不够均衡的学生采取个别或小组辅导方式提升学科平衡。

辐射更广。我校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全国思维教学联盟的优秀实验校、佛山市首批特色高中创建学校、佛山市首批武术高中特色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示范学校、顺德区品牌课程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全国校报校刊“綜合项金奖”“学校报刊建设特别奖”,我本人也荣获了全国“校内报刊建设校长特别奖”。荣誉背后,彰显出学校特色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展望未来,勒流中学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融创”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何从教育理念到实践路径,从机制建设到具体措施落实,这是勒中人正在开展和持续探索的问题,我们深信,在传承勒中优秀的育人理念的底蕴上,“融创”教育将引领我们走向一条更符合时代要求、学生需求、学校追求的理想教育之路。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

猜你喜欢

顺德区融创课程体系
花香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打造“融创”新引擎 为机关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十载同舟,筑梦未来 佛山市顺德福彩助力2020年顺德社工大型宣传系列活动
无锡融创文旅城开业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融创高负债扩张两年并购耗资1500亿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学设计